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探古滇国 寻益州郡——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2022十大考古#
发掘单位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蒋志龙
一、遗址概况及往年工作
河泊所遗址位于滇池东南岸的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附近。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东北1公里处便是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泊所遗址最初被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被认为属于新石器时代。2008年滇池盆地区域系统调查对该地点进行了复核,确定其年代属于青铜时代,并且是滇文化的核心居址区。2014年开始,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泊所片区进行了系统的勘探及发掘。勘探确认了河泊所片区原始地貌为“台地-水域”相间分布的模式,发掘从2015年开始,截止目前共进行了9次,揭露面积7000平方米。
二、2021-2022年发掘区概况
2021-2022年的发掘地点位于上蒜第一小学附近,该地点位于河泊所遗址中心区东南方向,其东北部800余米处便是石寨山墓地。从2021年开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地点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两个年度发掘的面积共计2600平方米。发掘区分南、北、西三块,北部的发掘区位于上蒜一小北侧,南部的发掘区位于上蒜一小内,西部发掘区位于北部发掘区的西侧。
2021年的发掘区集中于小学的北侧,共布设10×10米的探方23个进行发掘,实际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2022年继续在2021年发掘区的东北角布设250平方米进行发掘,同时在西侧及小学内部分别布设200平方米和150平方米进行发掘。
三、2021-2022年发掘收获
2021至2022年河泊所遗址考古发掘揭露了主体为两汉时期的堆积,出土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骨器等制品2000余件。其中,最大的突破在于出土了大量封泥和简牍,并发现了道路、疑似的大型建筑基址和大量的建筑遗存。
1.封泥
两次发掘出土封泥837枚,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官印封泥,共358枚,占出土封泥总量的42.8%。其次为私印封泥,共248枚,占出土封泥总量的29.6%。另外还有道教封泥4枚,无字封泥45枚,残损严重无法辨别的封泥182枚。
官印封泥不仅包括“益州太守章”、“益州长史”、“楗为太守章”等郡级官吏的封泥,还包括“建伶令印”、“滇池长印”、“谷昌丞印”、“同劳丞印”等益州郡下辖属县的官吏封泥,目前益州郡下辖24县中有20个县的县级官吏封泥已被发现。这些私印封泥多与官印封泥同出,可能是某些官员的具体姓名。封泥主要集中出土于北部发掘区东北角河道边缘的灰烬堆积中。
灰烬堆积一般为炭屑和红烧土相堆叠,沿河道的边缘呈斜坡状分布。
灰烬堆积的形成可能和大量有机质材料燃烧有关,封泥可能是燃烧后陶化,然后保留了下来。在南部发掘区的H18中也有少量封泥发现,H18出土大量简牍,封泥可能与简牍的封缄有关。
2.简牍
简牍集中出土于南部发掘区的H18当中。
灰坑H18位于发掘区的东北角,揭露部分平面呈扇形,其余部分延伸至探方的北壁和东壁之下。灰坑分5层,第1、第2和第5层出土简牍较多,第3和第4层出土简牍相对较少。除了H18之外,在北区东北角的河道区域也出土了少量的简牍,这些简牍出土于J4和灰坑H387、H391当中。
目前两个灰坑已清理完毕,水井以及出土简牍的河道堆积尚未完全清理。简牍出土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即与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系,就简牍的清理和保护达成合作,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清理工作在荆州文保中心的指导下规范开展,截止目前为止,简牍的粗洗已基本完毕,发现的带字简牍1500余枚,不带字的简牍18000余枚。
带字的简牍中以“滇池以亭行”的封检牌、以及两枚记录“始元四年”、“建伶县”相关事件的简牍最为典型。这些简牍的多为公文文书。
3.道路
道路发现于北部发掘区的中央,方向为东西向,路面由瓦片、碎陶片及小石子铺设而成,较为坚硬。道路南北两侧各有一条沟将路面打破,路面残存主体宽4~5米,原路面宽度12米左右。道路主体区域路面分为三层,各层之间土堆积厚2~20厘米不等。上层路面发现有铜泡钉、盖弓帽、铜箭镞等车马器和兵器。道路向发掘区外的东西两侧延伸。
4.疑似的带沟槽的大型建筑基址
面积达450平方米(尚未清理完毕),在西北角也发现有建筑基址。同时,出土大量的瓦和砖块,占全部陶器的80%。瓦包括板瓦、筒瓦和瓦当,瓦当为圆形,纹饰包括云纹及文字两种,当心有一乳钉,部分当面有涂朱现象。其中一件可能是“长乐未央”瓦当残件,瓦有筒瓦和板瓦,筒瓦长近50厘米,重量达4千克。砖块多为菱格纹砖,也有少量文字砖和云纹砖。还有铺地砖等。
发掘工作照
作者:云南省考古研究所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