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
17418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58:340

01发掘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02 项目负责人

韩建业

一、遗址概况及考古工作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坐落于泾河一级支流蒲河左岸的董志塬西部,地理上属于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塬是黄土高原上最大的一块塬地(图一,1-2)。

图一 地理位置与地形图

1958年调查发现,1981年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199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先后对遗址进行了两个阶段6次考古发掘,发现了较为丰富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座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墙建筑F1。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和202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佐遗址进行重点勘探,在九座夯土台外侧发现相邻的两重环壕,在F1周围发现大面积建筑遗存。

为了解南佐遗址的年代分期、聚落形态、生业经济、社会状况等基本问题,进而探究黄土高原尤其是陇东地区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谱系、聚落形态、文明化进程、文明模式、人地关系,客观认识其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地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南佐遗址展开第三阶段的考古工作。新阶段发掘主要集中在宫殿区(图二),共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确认南佐遗址是一处仰韶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碳十四测年距今约5100-4700年。

图二 宫殿区发掘区

二、考古工作主要收获

1.发现了由9座夯土台及其环壕围成的约30万平方米的聚落核心区。

考古调查发现南佐遗址总面积600多万平方米,勘探发现外侧可能还有环壕(图一,3)。遗址核心区有9座呈倒“U”字形排布的夯土台,“九台”外侧有两道环壕,环壕和“九台”围成约30万平方米的聚落核心区(图三)。勘探发现其中一座夯土台约40米见方,残高5-7米(图四)。通过解剖发掘,发现夯土台西侧壕沟局部宽约20米、深约10米,壕沟侧壁和底部以2-4米宽的夯土逐层加固形成护壁。

图三 遗址核心区九台及环壕
图四 一号夯土台

2.发现了年代最早、布局严整的“宫城”。

在“九台”中央偏北(图五)发现一座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长方形宫城,东西宽约55米,南北长约67米,外围有宫墙环绕,西墙外发现东西向夯土条带自南向北延伸,可能为外宫墙,宫墙外为大型环壕,宽约15米、深达12.5米。加上外侧壕沟,“宫城”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

图五 宫殿区布局(加环壕)

宫墙南门正对主殿F1中门,南门外还有瓮城结构及其错位的大门。“宫城”以主殿F1为中心,东西两侧分布两排侧室(侧殿),东侧从北往南为F3、F5、F6、F16等,西侧从南至北为F11、F9、F8、F10、F12、F13、F14等(图六)。

图六 西偏殿

墙体均为夯筑,地面和墙壁涂抹草拌泥和白灰面,房屋有门道可出入,室内面积12~23平方米,建筑面积20~46平方米。F5、F11、F8、F10、F12地面还发现涂抹白灰的圆形火塘(图七、图八),其中F5火塘直径约1.2米。早期宫殿停止使用后,整个“宫城”区大部分区域被夯填平整,以便在上面营造新的建筑。

图七 东西侧殿细节照
图八 西侧殿F8、F10

3.发现了5000年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大型宫殿建筑。

在“宫城”中央为主殿F1,南北长34.8米,东西宽20.6米,室内面积约5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20平方米,夯土墙体宽约1.5米,残高约2米。主殿由“前厅”和“殿堂”两部分构成,东西墙外侧还有散水台(图九、图十)。

图九 F1全景
图十 大殿F1局部细节

前厅内有三排柱洞,殿堂内有两个直径约1.5米柱洞、一个直径约3.2米的大型火坛。前厅和殿堂之间的墙中开三门。地面和墙体表面均先涂抹草拌泥,再涂抹白灰面,白灰面至少有6层,反映了反复修缮使用的过程。F1废弃后前厅用黑褐色与浅黄色土相间夯填(图十一)。

图十一 F1前厅及版筑夯填

4.在“宫城”内出土了大量制作水平高超的仰韶文化晚期遗物。

在F1东侧的祭祀仪式性空间F2(图十二)和宫殿区其他区域出土了大量高等级祭器甚至礼器。

图十二 F2空间及陶器分布

有白陶、白衣陶、黑陶、朱砂彩绘陶、彩陶等制作水平非常高的陶器,包括数百件大小不一箍白色泥附加堆纹的小罐(图十三,下),带盖白陶簋(图十三,右上),白衣陶簋(图十三,左上),高近70厘米的大型彩陶罐(图十四,上),9件带盖塞的大小接近的小口平底彩陶瓶(图十四,下),圜底缸、双腹盆、带盖子母口缸等器物(图十五),有较多表面涂朱砂的石镞、骨镞(图十六),以及陶塑人像(图十七)、绿松石(图十八),在F1底部和宫殿其他区域还发现了土坯、陶砖等建筑材料(图十八)。

图十三 F2出土陶礼器
图十四 F2出土陶礼器
图十五 陶器组合
图十六 带朱石镞、骨镞
图十七 陶塑人像
图十八 组合图

5.发现大量碳化水稻。

在F1东侧空间、F2祭祀空间以及宫殿周围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稻米(图十九),如此大量水稻的集中出土在黄土高原地区前所未见。在宫殿区还发现大量猪骨等(图二十)。

图十九 炭化水稻遗存
图二十 猪下颌骨

三、多学科合作研究进展

南佐遗址考古工作一开始就将多学科合作研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碳十四测年、动植物考古、同位素考古、陶器残留物分析、陶器科技分析等诸多方面。

碳十四测年标本主要是植物种子(水稻、粟黍),也有少量为动物骨骼和木炭,38个测年数据基本在距今5100~4700年之间,在仰韶文化晚期范围之内。植物考古工作浮选出约60万粒碳化水稻,加上未浮选部分总数估计可达数百万粒,还发现了大量粟黍等作物的碳化种子,水稻和粟黍及狗尾草的锶同位素差异明显,显示很可能不是同一产地。木炭鉴定结果显示主要以栎属、榆属、松属、竹亚科为主,这些树种是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主要组成树种。动物以家猪为主,占比可达到85%,其次是鹿,家猪的C、N同位素分析显示以C4类作物为主。陶器残留物分析显示彩陶平底瓶可能装过谷芽酒,白泥堆纹罐盛放或烹煮过肉类。朱砂彩绘陶分析显示红色颜料为朱砂,使用之前经过研磨,残留物的裂解组份中检测到脂肪酸,表明颜料在涂覆工艺过程中使用了脂类粘合剂。

此外,还对白陶、黑陶、白衣陶、朱砂彩绘陶、彩陶等进行包括岩相、成分、原料、温度、制作工艺等诸多方面的科技分析。白陶胎质细腻光滑,有的胎厚仅2-3毫米,原料为高岭土和瓷土,有的表面有涂层,原料可能来自于长江中下游和海岱地区。黑陶表面黑色层与胎体分界线明显,采用渗碳工艺制成,渗碳层厚度人为可控,与良渚文化的磨光黑陶工艺类似。陶器烧成温度绝大多数高于1000℃,最高能达到1116℃,明显高于同时期其他地区陶器温度,表明已达到很高的烧造水平。

四、主要认识和价值意义

考古发现表明,南佐遗址是距今5000年左右黄土高原上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总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发现了九座夯土台及环壕围绕的3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数千平方米“宫城”,五千年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夯土墙宫殿式建筑,还发现了大量制作水平很高的白陶、黑陶等器物和大量的炭化水稻等。“九台”和大型建筑的庞大体量、台外壕沟和夯护水利设施之巨大规模都前所未见,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公共权力的存在。

从聚落布局来看,“九台”对称分布且位于聚落中央,“宫城”位于“九台”北部中央,主殿F1位于“宫城”中央,“九台”至北台、主殿火坛、主殿中门、宫墙南门构成大致南北向的中轴线,东西侧室对称分布,总体上构成一个封闭式的主次分明、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宫殿格局,在宫墙外侧还发现相当于护城河的大型壕沟。聚落布局如此严整,前所未见。新发现的“宫城”更是开中国后世都城宫殿建筑布局之先河。

南佐遗址白陶、黑陶、绿松石、朱砂、双腹盆、圜底缸以及大量水稻等的发现,表明南佐和长江中游、海岱地区甚至更南方广大地区存在广泛联系。

南佐都邑性中心聚落的发现,证明距今5000年前后陇东地区已经进入早期国家或文明社会阶段,对于客观认识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尤其是陇东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对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编辑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