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 | 交流发言·新时代考古成就
2022年8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南沙区人民政府支持的“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
25日下午交流发言第一阶段的主题为“新时代考古成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主持。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郭京宁,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芬,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马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郭伟民,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南汉二陵博物馆馆长易西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委员、公共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国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赵古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等12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言。
新时代北京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郭京宁
2014年,北京市实施《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这是全国首次以省级政府令的形式践行“先考古、后出让”理念的重要举措。实行以来,北京市共完成各类考古勘探2173项、考古发掘828项、发掘总面积79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5万余件(套),项目数量和面积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些项目既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冬奥场馆、世园会等国家重点工程,也包括棚户区改造、医院、学校、轨道交通等市属建设项目。考古工作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为配合中轴线申遗、老城保护、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建设开展了多项考古工作,在正阳桥、澄清下闸、密云古城墙、大庄科长城、净德寺遗址、汉代广阳城遗址、大兴旧宫西周早期遗址、唐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墓、清代固伦和敬公主和庄亲王园寝等遗址都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收获。琉璃河遗址考古实证了北京三千余年的建城史;汉代路县故城明确了位置、分区、规模,彰显了副中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为研究辽代冶铁技术乃至中国古代冶金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考古材料;金中都外城墙、马面、护城河等防御体系的揭露,确认了其形制、结构与营建方式,城内里坊的考古发现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对圆明园大宫门等遗址的发掘为后续的保护和展示奠定了基础。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扎实提高田野考古工作水平;立足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重大课题项目的引领作用,探索北京文明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文明演进路径;加强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研究;做好北京考古和文物保护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
新时代河北考古工作回顾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张文瑞
新时代河北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启动了“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通过调查发掘,基本构建起旧石器时代近200万年发展演化时空框架。“以泥河湾盆地为重点的华北早期人类适应与演化模式研究”纳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康保兴隆遗址年代跨度距今8700~5500年,丰富了裕民文化内涵。尚义四台遗址距今7700~7400年,是以素面小平底筒形罐和素面大口罐为组合的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尚义四台文化,为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增添了新的内容。崇礼邓槽沟梁遗址发现了四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对于研究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交流与融合,构建我国北方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具有重要意义。肃宁后白寺遗址丰富了先商文化研究内涵。商时期发现两处大型贵族墓地,为研究商代历史、文化格局发展演变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满城要庄遗址弄清了城址的范围,充实了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内涵。故郡遗址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填补了战国中山国早期历史、文化研究的缺环。雄安新区大量战国和汉代墓群的考古发现,建立起该地区战国两汉时期文化发展完整序列。邢窑遗址将瓷器烧造历史提早到了北朝时期,发现隋代组合窑室和唐代三彩瓷片,极大丰富了邢窑遗址研究内涵。金代太子城遗址轴线建筑与附属院落等级分明,完整的平面布局与清晰的功能分区为研究金代行宫建筑布局提供了范例。开元寺南遗址确立了唐、五代时期真定古城子城的存在,揭露了一批宋金时期民居建筑和街巷、排水遗迹。对研究唐、五代、北宋、金、元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孙波
已有考古资料显示,海岱地区从公元前3800年前后社会开始加速发展,聚落之间特别是一些核心聚落内部出现了不平等现象,社会分化加剧。这在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的泰安大汶口遗址、邹城野店遗址等都有生动反映。表明这时期已经进入了社会复杂化的车道,到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此趋势开始加剧,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早期还很孤立的中心聚落大大增加,凌阳河遗址、焦家遗址、岗上遗址、西康留遗址、垓下遗址等表明区域社会也已开始崭露头角,一些中心聚落业已发展为最早的城址。公元前2300年左右迈入龙山时代,海岱地区人口快速增长,聚落繁盛,中心聚落普遍建筑城址,发展出了新的区域性中心,并且连接成组,如鲁东南沿海地区的丹土—两城镇与尧王城遗址,鲁北山前地带的城子崖—丁公—桐林—边线王遗址等。与此同时,海岱地区与中原文化区的互动达到高潮,文化交流和人群迁徙更加频繁,新的文明要素不断汇聚,社会发展持续积蓄力量,终于在龙山时代晚期的公元前2000至公元前1800年前后,大举挺进中原,在鲁西豫东一带留下了与中原文化深度融合的文化体,进而参与到了二里头早期国家文明的形成过程,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大本营,在黄河流域真正形成了二里头—岳石文化的东西二元格局。
章丘焦家遗址2021-2022年考古工作新进展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 王芬
在焦家遗址已开展五次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丰富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确定了大汶口文化中期城址,焦家古城是黄河中下游目前发现的最早城址。截至2022年,焦家遗址共发掘3290平方米,发现墓葬344座(其中大汶口文化338座)、房址143座、灰坑1367座、灰沟16座、陶窑2座。近两年取得一些新收获,解剖大汶口文化城址的南城门,发现道路遗存。城墙为版筑夯打而成,集束棍夯留有清楚的夯窝迹象。另外还发现一处约2万平方米的人工堆筑土台。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双人合葬墓、晚期有“毁墓”现象的大型墓葬、人祭现象等增加了对当时社会关系的认识。另外,比较丰富的龙山和岳石文化遗存为探讨焦家空间格局和聚落演变提供新材料。
2020年焦家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该考古团队扎根田野考古,以聚落考古为核心,以科技考古为支撑,秉承环境、生业、技术与社会的思路框架,开展环境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合攻关,探索从田野考古到社会研究的方法和路径,在文明探源视角下进行全方位、多视域的个案和比较研究。
赓续宁夏考古百年华章——新时代宁夏考古回顾与展望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马强
从1923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P.Teilhard)和博物学家桑志华(E.Licent)调查发掘水洞沟遗址至今,宁夏的考古工作业已近百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几代宁夏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在祖国西北大地上进行科学系统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逐步建立了宁夏地区乃至西北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考古学时空框架。新时代宁夏考古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相继开展了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鸽子山遗址、沙塘北塬、周家嘴头新石器遗址、姚河塬西周遗址、张家场汉代城址、开城元代安西王府基址、贺兰山苏峪口西夏瓷窑址等考古发掘项目,进行了彭阳红河流域、隆德渝河流域、六盘山东麓、贺兰山东麓、罗山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和宁夏石窟寺专项考古调查等,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研究成果,深化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祖国西北区域的这些重要发现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拓展边疆考古纵深 实证多元一体格局——新时代新疆考古成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李文瑛
“十三五”以来,新疆考古工作列入“考古中国”项目框架,多单位参与、多学科协同,实施主动性考古发掘70余项,时代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宋元时期,所获成果丰硕。通天洞遗址的发掘,填补了新疆旧石器时代考古空白,深化了对我国境内发现的莫斯特文化的来源、时代、生计方式等史前考古重大问题的认识。呼斯塔、吉仁台沟口、海子沿等夏商时期天山地区青铜时代大型聚落遗址的发掘,丰富了新疆史前文化内涵,为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聚落中的高台大墓、房址、燃煤、粟(黍)麦、青铜冶铸、马、四轮木车等遗存的发现,也为深入研究欧亚草原社会与文化、早期中西文化交流补充了新的资料。以汉西域都护府、唐安西、北庭都护府军政建置相关核心城市为重点,开展的南北疆10余处城址及其他军镇设施遗址的发掘,推进了对乌垒城、疏勒城、北庭故城、朅盘陀国故城、孛罗城等一系列西域历史名城的持续探索;唐“沙堆烽”故址的发掘,出土800余件(组)纸文书和木简,填补多项历史文献空白。这些成果,对于实证历代中央政权管辖治理西域、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喀什莫尔佛寺、奇台唐朝墩景教寺院、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的新发现,则深度印证了新疆历来多种宗教交融并存格局。
长江中游文明探源工程巡礼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郭伟民
自2006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阶段开始,长江中游纳入研究范围。长江中游文明探源工程的工作主要是聚焦距今5500至3700年,围绕环境、考古学文化谱系和年代、农业和手工业、社会组织状况的研究。考察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的特点与路向,进而研究长江中游参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方式与途径。
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是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稻作农业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社会复杂化。从聚落形态来看,从一般村落到环壕聚落,从环壕聚落到城壕聚落及其集群;聚落之间及聚落内部均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长江中游史前社会发展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与延续性,重要聚落往往都延续千年以上,如城头山从汤家岗文化到石家河文化持续2000多年,石家河从土城下层到肖家屋脊文化持续近3500多年,鸡叫城从彭头山文化到肖家屋脊文化持续4000多年。表明稻作农业支持聚落持续稳定发展所呈现出的极强凝聚力和生命力。这正是长江中游史前文明进程模式对中华文明的卓越贡献,中华民族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也由此而得到体现。
长江中游史前文化与社会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通过区域间的交流互动而融入长江黄河各个文化区系之中,甚至成为中国史前时期重要文化因素。从精神层面而言,长江中游史前社会很早就与周边发生交流,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既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也将自身的文化传播出去。高庙文化白陶及其图像纹饰甚广,兽面獠牙、八角星纹、凤鸟等在长江、黄河流域众多文化遗存中都有出现,意味着其创造的精神文化层面的观念与信仰被普遍接受,成为中国史前文化中宇宙观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长江中游地区军权和神权虽然表现明显,但与周边社会相比较,似乎又并未特别突出。饭稻羹鱼的自给自足生活是其稳定的经济基础。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似乎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厚植羊城文化底蕴 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新时代广州考古工作概述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南汉二陵博物馆馆长 易西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和文物保护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根本遵循,完善文物保护法规制度,加强文物考古队伍建设。《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明确“先考古,后出让”、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等规定。考古人员编制倍增,“考古院 博物馆”模式拓展了广州考古发展平台。
新时代十年,我们在考古之路上砥砺前行。一是严格落实“先考古,后出让”的考古前置制度,积极开展基建考古,发掘金兰寺、陂头岭、南石头监狱等数十项重要遗址。二是强化学术科研导向,围绕岭南文明探源、广州城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等课题开展工作,多学科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三是牢固树立文物保护理念,对莲花书院、南石头监狱等重要遗址实施原址保护展示,为现代广州树立重要历史地标。四是加强考古成果传播,广泛开展公众考古。精心策划考古专题展览和公众考古活动中心,着力打造“公众考古体验探索营”等品牌活动,充分利用考古资源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努力把火热的考古工地变成生动的历史课堂,不断激发公众的考古热情,提升考古工作影响力。
考古是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工作。广州考古人将认真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做好广州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研究、传播和传承,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广州力量。
新时代公共考古回顾与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委员、
公共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 刘国祥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非凡成就,自史前至历史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各种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中国考古学综合研究水平和加强国际化合作研究的路径。随着“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的实施,考古工作规划水平显著提高,考古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以此为基础,新时代中国公共考古事业蓬勃发展,成就斐然。除了常规性撰写和出版考古科普读物,向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当地中小学生开放考古发掘工地,举办公共考古论坛、考古新发现成果展览、大学生暑期考古课堂、中学生考古夏令营外,各类考古电视节目不断涌现,如《考古进行时》《考古公开课》《中国考古大会》等,这些节目的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可视性强,能够满足广大公众对考古知识的需求。此外,以三星堆新发现直播为例,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的传播速度、广度和深度超越以往任何时期,真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公共考古的特点,在世界公共考古领域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
考古新发现博物馆建设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 赵古山
当前我国考古研究在世界考古舞台中开始崭露头角,以“考古”为主题的博物馆也在不断增加。为进一步融入全国文物保护利用大局和博物馆发展大局,助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向国际国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与考古文化,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正谋划建设“北京国际考古新发现博物馆”。该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A5楼,建筑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共有四层,其中展厅有三层。它的建设将致力于构建极具中国特色的考古展览传播体系,打造国际文物展示交流平台。“北京国际考古新发现博物馆”将认真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挖掘考古新发现价值,有效利用考古新发现成果,让文物活起来。在此基础上,博物馆将结合独特的政策、区位、文物等优势资源要素,以考古特展为重要抓手,逐步扩大自身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文物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强化观众服务能力,以特展策划回应观众对于博物馆的新需求。开馆首展“12K数字展——触梦三星堆”作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重点推介项目和三星堆博物馆数字化展览的国际首发项目,是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央视频)等机构联合打造。展览将以12K超高清微距的形式打造一个细腻逼真的三星堆奇幻世界,引领国际化传播,引发观众对时空和人类自身的思考。
求真务实,统筹推进新时代考古学科建设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 马健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和国家对考古工作和文博事业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并将加强考古学科建设、培养壮大考古队伍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内容。
西北大学考古学科聚焦国家战略、结合自身优势,分享交流了加强考古学科建设的发展举措和特色做法。科学研究方面,学科始终面向科技前沿、依托区位优势,以7支学术团队为核心,不断凝练特色方向,开展重大项目联合攻关,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周秦汉唐考古、丝绸之路考古、创新文物分析技术与新型保护材料研发等领域产出了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文博行业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人才培养方面,学科积极对标国际顶尖高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教学体系改革,强化考古、文物保护、文物与博物馆“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现已培养培训专门人才6000余名,毕业生71%建设西部、80%走进基层。为更好推动考古学科高质量发展,希望高校与科研院所能够进一步深度融合,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等方面,共享优势资源,深化交流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同时,建议在重大考古发现遗址联合建设教学科研基地,不断探索出学科与行业科教一体、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湖北考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方勤
2021年12月20日,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和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揭牌,新组建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被国家文物局纳入“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考古机构”。新时代的省考古院在入选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等方面在全国居前列位置,并获评了3项重大、2项重点、17项一般的国家社科研究项目,并承担了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之“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夏商周时期)”等重大国家科研项目,基建考古工作中的课题意识以及多学科合作意识也不断增强。新时代的湖北考古,将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一是加强文明探源研究,进一步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继续深化长江中游文明进程课题研究。二是推动考古成果的宣传转化,加大已建成的湖北考古博物馆的推广,加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宣传工作,发挥考古工作在彰显中华文明中的积极作用。三是积极推进公众考古,加强考古成果的宣传推广,彰显荆楚文物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提炼展示中华民族精神标识。谱写考古故事的湖北篇章,让文物在荆楚大地活起来。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谢雨檬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 00015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