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砖瓦年代学的奠基之作——评《山西文物建筑砖瓦材料调查与研究》
17660

砖瓦年代学的奠基之作——评《山西文物建筑砖瓦材料调查与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12:592

几十年来,古建修缮和保护,古建文化的传承传播,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文物大省山西近年来在古建修缮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随着工作深入,在木构之外,过去一直不为人重视的砖瓦开始被研究者关注。数年来,山西省文物保护专家王春波先生带领的团队,开展了山西砖瓦领域的研究拓荒工作。这本书就是在研究报告基础上完成的。目前为我国针对文物建筑砖瓦材料领域的第一部研究专著,可以称为砖瓦年代学的开山之作。

《山西文物建筑砖瓦材料调查与研究》

著者: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砖瓦课题组

出版社: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三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月

定价:268元

全书分七章三附录以及图版。第一章是研究史和研究内容,重点在样本的采集和检测,同时逐步建立砖瓦材料的数据库。这也是砖瓦研究的基础。第二章是历史上的砖瓦制作工艺综述,结合《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的有关记载,研究了山西历代砖瓦制作基本特点。第三章是现代山西制作砖瓦工艺调研。选取运城和忻州两个传统工艺制作砖瓦样本。然后又调研了以梭式窑和隧道窑为代表的现代窑制作工艺。比较之下,作者认为目前传统砖瓦做法工艺流程仍为采土,闷泥、练泥,制坯,与古代《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的描述基本相符,一脉相承。但为提高效率和产量而简化或省略了闷泥与练泥过程,这样的复制砖瓦耐久度不如古砖瓦。第四章样本采集成果。此处记录采集样本砖瓦512件,来自山西文物建筑储存丰富的十个地市,但缺文物建筑储存量较低的阳泉市标本,是个遗憾。

第五章砖瓦制作工艺演变研究。在第一节里研究认为条砖样本尺寸与《营造法式》制度类似,长宽比为2:1,宽厚比为3:1,基本延续到现在,元之前的砖一般较薄。第二节讨论瓦样本制作工艺特征。谈到瓦凹面布纹存在于多个时代,这样看,这一特征的时代性就不够明显了。第三节讨论砖样本制作工艺的外观特征。包括绳纹砖、粗线条砖、几何纹砖、手印砖、手指印砖等。作者认为手印砖上的手印是工匠标识或一种操作习惯动作,起源于唐,流行于金、明时期。第四节小结,作者比较后认为现代市场上的砖瓦保存部分传统工艺,大规模生产,有些突出问题应该改进,如色泽、密度、尺寸的控制。这些问题显然是需要认真地研究和认知,尽快推广到古建修缮行业当中。我在山西访问古建时,多次看到旧砖瓦被成批量地废弃。其中一个可能就是新砖瓦的尺寸和传统制作标准不符。

第六章古砖瓦物理性能分析,发布实验数据。数据表明古砖瓦的外观和抗冻、抗渗、力学等指标均不明显逊色于现代砖瓦,一些数据还明显高于现代标准。

第七章仿制砖瓦性能分析。从数据小结可以看出,仿制砖瓦在性能上与古砖瓦性能相当大体。但晋南隧道窑制砖瓦指标要低于梭式窑和古砖瓦。

正文后三个数据表附录可作为古建修缮行业,特别是砖瓦行业的重要参考。特别是第一个样本信息表,把512件样本信息做了汇总发布,是山西古砖瓦研究的基本数据。图版部分展出样本图和基本信息,更便于读者文图对照了解古砖瓦特征。这部分图版70多页的内容,是按照时代顺序排列的。但数量太多,应编制一个索引,方便读者按照时代,地点,尺寸等多个关键词进行检索。

作为一个纯文科背景的人,我对砖瓦的认识是粗浅的,多年来在山西各地看到很多古砖瓦或千百年来仍忠实履行自己的建筑职责,或废物利用,或被现代遗忘。我知道绳纹砖一定是早的,但其粗细、疏密却与时代密不可分。这本书的研究数据,是文物建筑保护研究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第一部有理论和数据支撑的为砖瓦业写的书。砖瓦是基础建材,之前一直少人问津。而今,大量的文物建筑保护和仿古建筑,都急需这样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研究著作。本书作为砖瓦之学的现代开山之作,意图初步建立起山西文物建筑砖瓦材料的年代学谱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此书会成为砖瓦年代学的奠基石,让行业和后人收益。为今后的文物建筑修缮,对补配青砖、青瓦的使用要求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

在关注古建木构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如果说木构是古建的骨骼,那么历代的砖瓦就是古建的血肉。这样看,这本理科技术派的著作,也将成为多学科视野下古建文化更新过程中的里程碑。希望本书作者团队建立的古砖瓦数据库能继续丰富下去,不断完善。社会各界的古建爱好者会由此开始关注作为古建组成部分的古砖瓦,这也是一项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遗产。

作者:刘勇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谢雨檬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