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出水遗物点调查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清澜港位于海南本岛东北岬角,文昌市东南部,与七洲列岛遥望,距海口港96海里,距湛江港137海里,东北距铜鼓咀14海里。港内北部是八门湾,有文教河、文昌河从湾东西两侧流入,港域狭长,南北长约5海里,宽约0.2~0.3海里。港内水深6.35米。潮汐通道东侧有岸线5500米,基本处于天然状态,西侧有岸线3500米,已占用岸线1500米。清澜港作为一个泻湖型的天然良港,港内几乎没有风浪,淤泥也比较少,自然条件极其优越。港内海湾呈葫芦状,面积约67平方公里,有海滩红树林8万多亩。
清澜港素有“琼州之肘腋”“文昌之咽喉”的美称,地处重要的海上航线节点,明代曾在此设清蓝守御所,后改成“清澜”,海湾因此而得名。清澜港建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方舆纪要·卷105·文昌县》记载:“清澜港‘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县东下场溪西,二处合流,至此与海潮相会而成港’。明置千户所于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形成自然的渔商小港,时称“陈家港市”,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在安知乡青蓝都(今“清澜”的谐音)建造青蓝守御所。清康熙元年(1662年),青蓝所城被大水冲塌,修葺后改为青蓝巡司驻署。
如今,清澜港作为国家一级开放口岸港口,海南第二大渔港,是海南“四方五港”重要港口之一,集商、渔、军、公务等综合性于一体,是连接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三沙市后方补给基地和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的中转枢纽。
调查经过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海南水下文物专项调查时,调查队根据走访当地渔民所获线索,曾对位于清澜港港门外侧的线索地点进行了潜水探摸,但因能见度低,水流急、涌浪大,经过4天12潜次的探摸,仍未能确认沉船遗址的准确位置。2010年,海南省文物局组织水下考古队对该地点进行了复查。2012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地点及其周边海域滩涂又进行了调查勘探。2021~2022年,为配合海南本岛东部传统航线调查项目,又再次对该海域进行了走访复查。
海底埋藏
出水遗物点海域水深仅3~4米,海底均为淤泥沙,能见度极低。该地点恰处在清澜港的港门,外为大海,内是港湾,如同口袋的袋口,因此潮汐涨落明显,水流流速较大。其水浅处受涌浪拍打,水下队员来回摇晃影响了探摸效率。经反复搜寻,未能发现沉船船体构件或凝结物。从出水遗物看,器类单一关联,符合沉船船货特征;器型完整、釉色完好,基本没有珊瑚胶结,磨蚀程度较轻,符合泥沙底埋藏特征。由此推测,沉船船体可能埋藏于海床以下。该遗物点地处港门,水流急迫,小件器物搬运距离较远,故沉船位置与遗物出水点有一定距离,下步须结合物理探测扩大搜寻范围。
出水文物
该地点(WCQLS:I),共收集到青花瓷器10件。其中,碗8件,盘1件,碟1件。
碗
分五型。
A型,3件。QLSI:01,敞口,折沿,深弧腹,圈足,口沿内外、内外底分饰弦纹,内底及外壁描绘写意花草。(图二:1、2;图三)
B型,2件。QLSI:04,敞口,浅斜腹,圈足有鸡心点,内底一圈莲瓣纹,中绘法螺,四壁符号纹。(图二:3;图四)
C型,1件。QLSI:06,器型小,敞口,折沿,内底饰鸳鸯莲池,构图饱满。钴料呈色较其他发黑。(图二:4;图五)
D型,1件。QLSI:07,直口,深弧腹,内底绘11道弦纹组成的漩涡纹,内外壁绘缠枝花草。(图二:5;图六)
E型,1件。QLSI:08,涩圈,内底方形纹。(图二:6)
盘
1件。QLSI:09,蓝釉,涩圈、内底脱釉,内壁施蓝釉、外壁饰青花花草纹。(图二:7;图七)
碟
1件。QLSI:10,方形,葵口,内壁饰青花仙鹤。(图八)
另,有釉陶器盖1件,脱釉,桥型钮,捏成。
窑口与年代
这批青花瓷器,胎薄、火候高,釉白、钴料发色纯正,内外满釉,多弦纹装饰。经比对后判断,其为明代晚期福建漳州窑系产品。其中,A型、B型碗,在漳州诏安秀篆窑址中有同类器出土,D型碗在安溪窑中有同类器出土。蓝釉盘与平和五寨窑出土蓝釉器类似[1]。整体上,这批瓷器年代应在明万历前后。
结 语
清澜港位于海南本岛东北部,地理位置重要,这一天然良港最晚在宋代时已见于史料记载。作为一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航线上的重要节点,靠泊、补给,贸易,中转,不一而足。清澜港遗物点的历次调查和所获出水文物,为研究这一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由于作业海域的恶劣海况,我们始终未能确认沉船遗址的准确位置。为慎重起见,暂命名为清澜港沉船遗物点。从出水器物本身而言,均是青花瓷器,产地窑口一致,为明晚期福建漳州窑产品,非海南本地窑口,且有同类器型。应该说,出水瓷的特征明确,应是由海路而来,是一条沉船的船货。
综合该地点的水文海况,初步认为,渔民提供的线索点应不是沉船沉没即沉船遗址形成的原生地点,水流、涌浪,尤其大的台风可能使船货散落搬运了相当的距离。清澜港内的八门湾有文昌、文教、横山等八大河流注入,带来了丰富的泥沙,沉积速率快,很可能将沉船掩埋于海底。这批瓷器,保存完好,釉色清亮,比南海诸岛珊瑚砂底埋藏环境中保存的器物品相好很多,说明其长期埋于泥沙,隔绝空气和海水,处于厌氧状态,氧化慢。笔者推测,很可能是在大的台风搅动水流后才部分出露于海床。因此,该地点探摸发现的难度很大,下一步还要扩大范围,并利用物理探测手段进行。
同样在文昌市境内,清澜港东北的铜鼓岭脚下宝陵港早在1990年代即发现了一处南明时期(清初)的沉船遗址[2],出水了大量铜锣、铜钱、瓷器,包括较多的永历通宝。清澜港遗物点的年代大致在明晚期万历及以后,与宝陵港沉船同属一个时代。明晚期隆庆开海禁之后,我国海上对外贸易交往迎来了继南宋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在这一时代刻度内,相继发现了汕头南澳I号,文昌宝陵港I号、清澜港遗物点,西沙北礁III号遗址和遗物点。以上几处同时代的沉船地点,以点连线,串联起明代晚期南海北部海区的历史性航线。航点与航线,驿站与航路,为我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材料。
注释:
[1]福建省博物馆,《漳州窑》,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P.28,P.94。
[2]《海南文昌宝陵港沉船遗址》,《福建文博》1997年第2期。
附记
此次考古调查得到了海南省文物局、文昌市文体局、文昌市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参与历次调查的水下考古队员有:黎吉龙、蒋斌、李钊、符洪洪、姜涛、蔡敷隆、黄康、张聪、韩飞、陈明华、朱纬、王尚博、黄志健、陈葵花。摄影韩飞,绘图张聪。
作者:陈明华 李钊
作者单位: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 0001
- 0000
- 0002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