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新发现 | 山东博兴龙华寺遗址“北朝、隋、唐佛寺基址”的发掘与收获
17816

新发现 | 山东博兴龙华寺遗址“北朝、隋、唐佛寺基址”的发掘与收获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31:160

龙华寺遗址位于山东省博兴县城东街道办事处的张官村、冯吴村与崇德村之间,三村坐落在遗址上。

2018年9月-2019年8月,2020年8月-2021年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博兴县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莱州市博物馆、沂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勘探发现的四号夯土台基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发掘。

发现并确定北朝、隋、唐时期的佛寺基址一座。清理造像坑4个、铁器窖藏坑1个、铜钱窖藏坑2个、水井2眼,并发现了大量精美文物。

寺院可分为三期。

早期寺院布局:由北侧讲堂、南侧大殿、院落组成,发现南部山门外活动广场,大殿南侧山门部分被晚期道路及边沟严重破坏。首先将计划建造寺院的范围,整理地面,用土上垫,并大面积地夯打加工,以应对当地地势低洼多水涝灾害的特殊情况,基础东西长84、南北宽79米。在北面修建夯土台基式讲堂基址,台基的夯打,从南侧开始夯打成东西长条状,两侧修整,后向北扩展六次,向南扩展一次,夯土的外侧呈斜坡状,未见版筑痕迹。台基顶部东西长22.4、南北宽9.1米,底部东西长24.8、南北宽12米,残高0.7米左右,南北两侧呈斜坡状。南侧中部有一道凹槽,东西长8米,宽0.5-0.6米,深0.3米,凹槽底部的两端有柱洞,西柱洞直径0.25、残深0.35米,东柱洞直径0.25、深0.18米,可能为门道设施起取后留下凹槽。台基的顶面、南北坡面和西侧坡面有厚的草木灰、烧土层,可能是大殿顶部因火烧毁塌落形成,也存在铺垫的可能。在南面修建大殿基址,平层夯打而成,底部东西长29.06、南北残宽11.17、基础高0.6-0.75米,台基残高0.55-0.75米。

造像埋藏坑

中期寺院布局:北面为讲堂,东西有配殿,讲堂和配殿间由廊庑相连,南侧为大殿,再向南为山门。讲堂、东西配殿、南侧大殿皆为夯土台基高台式瓦顶建筑。在早期寺院基础上扩修而成,将早期讲堂基址南北加宽,修建东西配殿。讲堂基址南北宽16、东西长25、残高0.55-1米,南侧保留有台基底部的三角状牙砖,门道向南,位于偏东侧,门道宽2.95米。东侧配殿南北长20、宽11、垫土高0.2-0.5、台基残高0.6米,分三段从南向北夯打而成,上面有瓦顶建筑。西配殿破坏。南侧大殿东西长26.5、南北残宽10.6米,基础厚0.7米,台基残高0.6-0.7米。讲堂、大殿、东西配殿台基皆用砖墙包边。

中期寺院基址(下北)

后因大水,东侧配殿上的瓦顶塌落在南侧和西侧院落地面上,在瓦层上面淤积二三十厘米厚的淤土。起取讲堂、大殿、配殿台基四周保护砖墙重新修建寺院,残留有起砖后形成的沟槽。在淤土上垫土平整,形成唐代的院落地面,用砖铺南北向道路。

晚期寺院借用中期台基,基本布局同中期。讲堂基址南侧保存有用砖平铺的东西长条状散水和南侧的顺砖状牙砖。大殿台基四周用砖砌筑护坡,北侧牙砖分为二期:早期的牙砖为三角状,叠压在砖砌护坡的下面;晚期的牙砖为顺砖,和斜坡状护坡一起砌成。

出土铜钱
石质仰莲底座
铜鎏金造像
白陶佛像
兽面饰件

出土较为丰富的文化遗物,有白陶造像及残块100余件、石造像及残块200余件、铜造像2件、锡造像1件,石造像半成品1件,还出有大量的陶、瓷器、铁器、铜钱及板瓦、筒瓦、瓦当、鸱吻等建筑构件,出有鸱吻模具1件,发现有残石碑和造像题记等。

早期寺院的建造年代为北齐;中期寺院的建造和使用年代应为隋代;晚期寺院的下限应为唐代中期。

寺院基址的发掘,是该遗址考古发掘的第一座寺院基址,对寺院的布局有了基本认识,对寺院的建造、使用、维修、废弃的时代、原因、过程有了基本认识,为北朝至隋代寺院研究增添了一批新的科学资料。精美的鎏金铜佛像、大量的白陶造像、石造像、锡佛像以及造像题记和碑刻的发现,对探索研究龙华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英军、张淑敏、马超、杜晓军、翟松岩、刘文涛、李振光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