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2021年的成果回顾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回顾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一年的工作,具有特别的意义。今年,我们在学校、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系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多家考古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鼎力相助下,努力发挥积极作用,继续为建设复旦大学考古学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们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和多个省、自治区、地级市的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发掘和整理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苏峪口、甘肃省礼县四角坪、河南省汝州市张公巷、浙江省杭州市跳头、祝家桥、李家塘等遗址出土的遗迹和遗物,还在河南省漯河市开展了考古调查。通过这些发掘、调查和整理,获得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学生们也受到了很好的锻炼。
我们的生物考古平台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们在原有180余平方米实验室面积的基础上,又向学校争取到150余平方米的面积。我们新添置了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序仪、建库工作站、服务器等仪器设备,价值1000余万元。现在全部仪器都完成调试,古DNA实验室、蛋白质组学实验室和质谱仪实验室都进入正常运转状态,为顺利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中国知网》上发表了即将刊登在《西域研究》生物考古专栏的5篇论文,围绕新疆地区的相关遗址和遗存,从人骨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同位素分析、古DNA研究等角度开展专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生物考古各个主要领域聚焦一个地区开展针对性研究,这在全国还是首例。
我们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共建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用科技考古手段全面提取、分析和研究陕西考古出土遗存的各种信息,解决陕西文化演变、文明发展中的重大学术问题,推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研究水平居于全国前列。我们与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建设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考古工地实习、接触考古与文物材料以及参与研究课题的机会,双方合作开展发掘与研究工作,解决杭州市文化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学术问题,推动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水平的提升。此外,我们还与国内的多家考古研究机构合作,围绕多个重要遗址出土的遗存开展共同研究,全面获取古人遗留下来的珍贵信息,并凝练其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强强联合,进一步提升研究能力。
我们今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欧人才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共5项,已经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冷门绝学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都在顺利进行。我们还在多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和科技部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承担了重要任务,课题制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研究。
我们正式引进北京大学毕业的李唯博士到科技考古研究院工作,加上新招收的4位博士后,科技考古研究院现有19位研究人员,相比2017年9月科技考古研究院成立时仅有3人,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进步。
我们出版的属于复旦科技考古文库的专著有《哈密盆地史前居民食谱》,还出版了考古发掘报告、专著和图录,如《丽水保定窑址》《第一批禁止出境文物》《秦与戎》《Late Pleistocene and Early Holocene Microblade-based Industries in Northeastern Asia:A Macroecological Approach to Foraging Societies(晚更新世与早全新世东北亚的细石叶工业:觅食社会的宏观生态学研究)》《Animal Classification in Central China:From the late Neolithic to the Early Bronze Age(中原地区的动物分类: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另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西域研究》《南方文物》《文物天地》及《中国文物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论文和相关文章45篇,我们在SCI/SSCI等收录的国际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23篇,今年继续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两位数的英文论文,这在国内的考古研究和教学机构中依然是名列前茅的。我们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同时,在国际学术界以文会友,为在国际学术界建立复旦大学考古学科的品牌,为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努力突显科技考古研究院文科、理科、工科和医科相互交融的学科特色,认真教书育人,积极开展研究,继续为在国内外学术界扩大复旦大学考古学科的影响,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考古发掘与研究
我们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宁夏贺兰山苏峪口窑址进行了主动发掘,此次发掘揭露出丰富的作坊遗迹,清理了厚达2米多的废品堆积,出土大量各种类型的高质量精细白瓷。作坊遗迹主要由窑炉、瓷土粉碎石、贮泥池、辘轳坑、釉料缸等构成,基本可以复原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瓷器产品均为细白瓷,质量高超。器物种类十分丰富。苏峪口窑址的文化面貌与审美迥异于灵武窑,亦与北方地区的定窑等白瓷窑场有巨大差异,是一个全新的窑业类型,可以称为贺兰窑。其产品与西夏王陵、贺兰山地区的西夏离宫遗址等区域出土的精细白瓷基本一致,并且出土了多个官字款匣钵,可确定这是西夏宫廷用瓷的烧造地,具有西夏“官窑”的性质。
发掘宁夏银川苏峪口遗址
张萌博士认为,除目前主导的文化历史框架外,对细石叶技术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人类行为适应的趋同与辐射,进而考察石制品特征和组合呈现的差异与变迁。对“细石叶社会”的研究可以在细石叶技术类型学和技术适应之外进行社会考古学研究,把社会网络、觅食方式和技术组织结合起来,置于环境变迁的背景之下,构建起旧石器时代社会考古学,不仅需要对长时段技术和文化变迁的动力有所了解,而且需要发展出考察石器技术演变背后的社会组织方法论。
王辉教授的代表性成果有两项:1.指出火烧沟墓地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四坝文化墓地,绝对年代集中在公元前1800-1500年之间,墓地出土的随葬品种类丰富,是深入研究四坝文化的重要资料。该墓地出土的数量众多的铜器在器型和组合上皆暗示了公元前两千纪前半段河西走廊和欧亚草原青铜文化之间的联系,也揭示了甘青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的发展和变迁。2.王辉教授的团队在《秦与戎》中系统总结了秦人、秦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西戎考古学文化的特征,秦戎关系等学术界关注的重大学术问题研究的新进展,全面展现了早期秦文化研究中的工作模式,体现了文物保护和实验室考古取得的重要成果。
魏峻教授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认为我国古代的红蓝宝石贸易至少经历了公元8至10世纪、13世纪晚期至14世纪早期,以及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阶段的红蓝宝石贸易规模的大幅度拓展与郑和下西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在系统收集和分析考古发现反映出的红蓝宝石贸易分期、阶段性特征、宝石之路演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东西方贵重商品交流的模式及其影响。
袁靖教授认为,科技考古就是以考古学的研究目标为指引,把考古学研究的问题作为导向,应用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对考古遗址进行勘探,对遗址所在区域进行调查和取样,对出土的多种遗迹和遗物进行观察、鉴定和测试,对各类与考古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以获取更加丰富、更加全面的古代人类活动的信息,经过归纳、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拓展考古学研究的领域,深化考古学研究的内容,提高考古学研究的科学性,体现考古学研究的价值。
生物考古
在人骨考古方面:1.孙辰爽研究生配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机场三期工程、西安白杨寨墓地等多个考古项目的田野发掘,在现场进行了骨骼提取、特殊葬式的三维信息采集及年龄、性别的初步鉴定。目前已提取人骨400余具,涵盖汉代到唐代的大、中、小型多种等级墓葬。随后在室内对人骨样本进行清理、体质测量和观察、病理特征的观察记录、三维信息采集分析等,为后续各项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2.熊建雪博士生对甘肃省张掖市黑水国遗址汉代居民及周边时代相近的其他遗址的居民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黑水国遗址汉代人群在青壮年期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死亡年龄整体偏年轻化,尤其是女性。这可能与黑水国遗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对较差相关。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黑水国汉代人群消费了较多的肉食资源。从遗传学上看,黑水国汉代居民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差,男性主要源于中原地区的汉族,而女性更多的源于本地。从西汉至东汉,黑水国人群与当地人群的融合程度逐渐加深,无论是饮食结构还是人群结构都表现出更多的本地化。
在考古现场清理人骨
在动物考古方面:1.朱旭初博士在董宁宁、王运辅、李志鹏、王娟等老师们的指导下,初步完成四川省会理市猴子洞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整理工作,确认老挝弓背蚌、牛亚科、鹿科、麂、家猪、狗、熊等10余种动物。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至明清时期,鹿科动物和牛亚科、家猪的比例有此消彼长的趋势,与成都平原商周时期的遗址以家养动物为主的特征相比,同时期的猴子洞遗址渔猎活动显然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2.董宁宁博士对河南省禹州市瓦店、登封市王城岗和新密市新砦三个遗址的动物骨骼数据进行再分析,尝试通过考察动物遗存的考古背景解读古代社会的动物民俗分类。她发现,年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古人进行动物分类的重要标准,尤其在仪式性活动中表现明显。而古人对“野生”和“家养”这两个概念的有意识区分并没有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驯化过程同步。这一时期的动物分类不仅关乎动物本身,更是古人世界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3.戴玲玲博士通过动物考古研究,发现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安徽省亳州市后铁营遗址的猪群里既有家猪,也有野猪,甚至还可能包括返野猪、家/野杂交猪等。她还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探索后铁营遗址的家猪饲养和管理策略,发现当时是以一种较为松散的方式对家猪进行管理,而非圈养。这个遗址的猪骨所占的比例出现明显增加,可能与这一时期家猪饲养技术的发展有关。
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整理动物遗存
在植物考古方面:生膨菲博士配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20-2021年对浙江省杭州市跳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在62处遗迹收集土壤样品1000余升,开展植物浮选工作,发现大量植物种子和木材。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跳头遗址的碳十四年代大致为公元前1770-1610年,属于马桥文化时期。当时的生业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种子中水稻最多,还有少量黍、大豆和小麦。另外,还出土有楝、八角枫、中华猕猴桃、花椒、甜瓜、乌桕、葡萄属、葎草、樱桃、梅、桃等20余种植物种子。
在植物考古实验室观察植物种子
在同位素分析方面:1.胡耀武教授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三项:a.将在考古中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首次命名为“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简称为“同位素生物考古学”),详细介绍了其概念、研究简史、分析原理和研究目标;b.通过对新石器时代的广西邕宁顶蛳山、桂林甑皮岩、临桂大岩、四川大邑高山古城等遗址出土的人骨和动物骨骼以及更新世的广西巨猿动物群和东北亚地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牙齿的C、N和/或C、O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人骨的污染机制,揭示了先民群体及个体的生存方式、健康和生活史以及古生物的独特摄食行为;c.总结了长江下游地区全新世海岸线的变迁以及对史前遗址分布、动植物资源利用的影响,梳理了已发表的人骨同位素数据,探讨了先民的生存策略对文化发展和人口增长的积极作用。2.董惟妙博士发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盆地属于青铜时代的柳树沟遗址、天山北路墓地、属于早期铁器时代的艾斯克霞尔南墓地的先民均表现出对动物资源的强烈依赖,牧业经济一直处在非常强势的地位。但是遗址之间的植物性食物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各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密切相关。
同位素实验室的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
在古DNA研究方面,文少卿博士在分子考古研究领域主要取得了三项成果:1.基于复旦大学生物考古平台华大测序仪,使用了四个从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60年的样本,比较了国产MGISEQ-2000和Illumina X-Ten对古人类DNA基因组的测试性能。结果发现,两种平台对于大多数参数(重复率、测序偏倚、θ、δS和λ)的差异不大。国产MGISEQ-2000在内源性和文库复杂度方面表现较好,可用于古基因组测序研究。2.结合分析已发表的所有欧亚大陆人群的Y染色体古DNA数据,发现吉尔吉斯人的父系遗传结构呈现出双起源模式:与青铜时代西伯利亚人有关的R1a1a1b2a2a-Z2125谱系比例最高,其次是与中世纪尼伦蒙古人有关的C2b1a3a1-F3796谱系。这两个主要的谱系最近的共祖时间大致为13-14世纪,证明蒙古帝国的扩张对中亚基因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隋唐时期依希根M6石圹墓出土的一匹殉马首次同时开展了古DNA、古蛋白和Y染色体分型研究。古蛋白质组学结果明确其为家马。古DNA结果揭示该殉马极有可能为小型的蒙古马,与依据跖骨全长推算的马的肩高基本一致,其父系世系不属于现有的欧亚大陆西部常见支系,应为欧亚大陆东部新分支,母系线粒体世系为蒙古马常见支系F1,毛色为栗色。蒙古马出现在阿勒泰地区的隋唐墓地中,可能反映了当地人群选育蒙古马来适应山区环境。
古DNA实验室的二代测序仪
古DNA实验室的全自动建库仪
袁靖教授在对国内生业考古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强调今后要继续推动单个遗址的生业研究,注重开展包括动植物考古、古DNA研究、同位素分析和环境考古在内的多角度分析,以求更加全面地认识当时的生业状况。要继续推动专题研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探讨生业与社会的各个方面,以求深化研究的内涵,拓展研究的领域。要继续推进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继续推动青年学者在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求提升研究的科学性,保证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陶瓷器考古
陶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是秦小丽教授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内容。她站在陶器研究的世界性前沿对中国庞大而丰富的陶器资料进行研究,围绕陶器生产技术、陶器的属性与功能、陶器分类与定量分析、陶器与社会演进、陶器与技术组织、人与陶器、陶器的风格与装饰、陶器的稳定性与变化进行论述,形成体系化的认识,这样系统的研究及论述在国内尚属首次。
陶器考古团队
在瓷器考古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成果:
1.沈岳明教授和郑建明教授组织研究生参与杭州密渡桥、祝家桥、德寿宫、河南张公巷、广州扶浮岭商周墓地、南京西街六朝建康城等商周、汉唐和宋代遗址的实习,对出土的陶瓷器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2.沈岳明教授的团队完成了浙江丽水宝定窑址群调查材料的整理与报告的编写工作,出版了复旦大学第一本考古报告;博士生郝雪琳与杨金东分别完成杭州东蜀山与老虎洞墓地资料的整理,在《文物》上发表了相关简报。3.鲍怡博士在采用多种科技考古研究方法重点研究夏商周时期原始瓷的同时,对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浙江省杭州市凤凰山汉墓的原始瓷材料进行检测,进一步认识不同时空范围内的原始瓷特征,丰富了原始瓷数据库。另外,鲍怡对隋唐时期浙江地区德清窑址的瓷器进行检测,参与探讨当时的瓷器流通和贸易状况。
整理杭州密渡桥遗址出土瓷器
参观河南汝州张公巷窑址
作者: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 0000
- 0003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