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两周(一)
18213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两周(一)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37:572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华民族璀璨悠久的文明,更见证了一代代中国考古人执着的探求精神。这100个项目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送“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专题!

(专题文字内容根据申报材料整理)

北京琉璃河遗址

遗址简介

琉璃河遗址是西周时期燕国的始封地和早期都城,是我国在西周考古史上发现的少数同时并存诸侯国城址和诸侯墓地的遗址。

将近六十年的发掘历程中,琉璃河遗址一共揭露了四百余座墓葬、三百余座灰坑及车马坑、祭祀坑、夯土建筑等。由考古发现可知,琉璃河遗址的主体被城墙、城壕包围,分为城内和城外两大区域。城内被划分为宫殿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城外则为墓葬区(不乏高等级贵族墓葬)。

遗址出土有青铜器、刻字甲骨、玉器、漆器、原始瓷器等大量精美文物。其中伯矩鬲、堇鼎已成为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成为北京悠久历史的重要符号。20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带有“匽侯”铭文青铜器,证明了现今的琉璃河地区就是早期燕国都邑遗址。80年代出土的青铜器克盉、克罍中 “命克侯于燕”等铭文证明了《史记》中关于分封制的记载。90年代首次发现刻有“成周”的卜甲,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重要材料。大量陶器反映出本地土著、姬姓周人和殷遗民等多种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

琉璃河遗址遗迹类型丰富、遗物内涵复杂,不仅是北京三千余年城市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渊源,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例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1193号大墓发掘现场照片

夯土建筑遗迹

伯矩鬲

克盉

克罍

主要发掘单位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房山县文教局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谢元璐、黄景略、邹衡、蒋忠义、郭仁、殷玮璋、靳枫毅、冯浩璋、王巍、柴晓明、田敬东、赵福生、刘绪、王鑫、郭京宁、王策 等

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

遗址简介

燕下都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位于河北省易县城东南2.5公里处,界于中易水和北易水之间,是我国现存较完整、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的大型战国都城遗址。

燕文化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重要的一支文化体系,它跨越华北与东北,与其它北方文化交互作用,总终为秦汉帝国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

燕下都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极大的丰富了燕文化的内容。燕下都遗址规模宏大,保存较好,且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为研究我国东周时期的都城形制、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风貌,以及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绝佳的研究资料。

燕下都遗址还反映出战国时期城市的规划理念和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从出土的建筑构件可分析出当时宫殿规模之宏壮,显示出当年燕国的建筑技术和施工组织水平。燕下都武阳台是宫殿区中心主体建筑,是燕王处理政务,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是燕下都遗址数量众多的建筑台基中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

燕下都遗址出土遗物、遗存数量多,极为丰富多样,城市核心区周围分布着许多兵器、铸铁、制玉、烧陶遗址,表明当时燕都经济文化的繁盛,对研究我国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特别是研究燕国考古学文化的内涵及与其它考古学文化的相互关系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考古工作者运用类型学方法对出土的大量 陶器、铜器及其他器物所进行分类排序,可以为燕国所属广大区域建立年代学标尺。

燕下都遗址平面图

张公台宫殿建筑夯土台基

双龙饕餮纹半圆形瓦当

透雕龙凤纹铜铺首

战国铜人像

主要发掘单位

燕下都考古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马衡、傅振伦、孙德海、石永士、陈应祺 等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

遗址简介

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上三汲乡的战国中山王墓为战国诸侯王墓。1974至1978年,河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中山晚期都城灵寿城故址,并先后发掘了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三十座,其中王陵两座。

中山王墓及6号墓墓室为中字形,南北均有墓道,墓壁抹草泥并用白粉涂饰。而中山王墓椁室内出土最重要的为“兆域图”铜版,正面为中山王、后陵园的平面设计图,是迄今为止世界现存最早的铜质建筑设计平面图。

中山国王墓考古是20世纪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战国诸侯王墓进行的代表性考古发掘之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出土的大量精美器物充分显示了战国中期中山国手工业生产高度发展的水平,同时也为中山国的历史提供了很多新的实物资料。

出土的铁足大鼎、方壶和圆壶三器,外表镌刻史料价值很高的长篇铭文,共有1099字,不仅确切表明墓主为中山王,而且记明中山王的世系及有关史实,填补了两千余年来中山国研究的空白,是研究中山国史的重要资料,对中国战国时代研究具有深远影响。从这些随葬品中还可以发现,随着与中原各国的交往,中山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与中原各国渐趋一致,中原的王权思想与礼乐制度深刻影响到中山国贵族的生活方式。

错银铜双翼神兽

山字形器

兆域图

中山王墓发掘现场

中山王墓鸟瞰图

主要发掘单位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陈应祺、刘来成、张守中 等

山西临汾晋侯墓地及曲村-天马遗址

遗址简介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翼城交界的曲村-天马遗址及遗址内北赵村南晋侯墓地为西周晋国都城遗址和诸侯级墓葬遗址。该遗址于1962年发现,次年试掘,1979年开始由山西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合作,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到1994年年底,共发掘12次,领队邹衡带领发掘曲村北邦墓区及遗址,领队李伯谦带领发掘晋侯墓地。如果仅就西周时期而言,该遗址晋文化遗存面积之大仅次于周都丰镐遗址。

考古工作者建立了该遗址较为详细的考古学文化分期编年体系与文化谱系,不仅为晋文化研究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年代标尺,也对整个周代考古的年代学研究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天马—曲村遗址的发掘,特别是晋侯墓地的发现,确定了曲村-天马遗址的晋国都城的性质,最终确定了该遗址乃西周晋国都城之所在,解决西周晋国都城问题这一历史悬案。

该遗址不仅墓葬等级齐全,而且已发掘的墓葬多保存完好,这在全国同时期遗址中是极为罕见的,促进了对晋系墓葬,乃至西周墓葬方方面面的深入研究,全面揭示了晋国及周代社会组织结构与社会制度。推进了晋国社会经济状况、军队与武备、科学与技术、文字与艺术等社会状况的深入研究。

曲村-天马遗址及晋侯墓地部分图

主要发掘单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等

遗址发现者、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邹衡、李伯谦、吉琨璋 等

山西侯马晋国遗址

遗址简介

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又称新田遗址,是战国时期晋国晚期都城遗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至今,考古工作者已开展数十年的工作,其被发现后,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是山西省及全国考古工作的重点。该遗址分布面积约45平方公里,截止目前发现有十一座古城址、十三处祭祀遗址、七处墓地及铸铜、制陶、制骨、制圭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出土上万件精美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侯马晋国遗址的发掘不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而且对晋都新田时期的文化内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侯马晋国遗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也引起全国学者对“晋文化”的广泛研究讨论,且该遗址的发掘进一步证明了晋国晚期都城在侯马,完善了的晋国历史序列,体现了晋国政治、经济、文化、制造业等方面的繁荣发展,为我们研究晋国历史提供了丰富材料。而近几年,根据《侯马晋国遗址保护规划》的要求,结合侯马城市规划,庙寝遗址公园、铸铜遗址公园和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建成,实施了平望宫殿台基保护工程。

侯马晋国遗址平面图

侯马晋国遗址现状分布图

晋都新田遗址发掘现场

铸铜陶范

主要发掘单位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张颔、王克林、杨富斗、吴振禄、田建文、吉琨璋、谢尧亭、王金平、范文谦 等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