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百年 | 想了解仰韶文化?快来打卡这处考古圣地!又一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侯俊杰
迎着新时代中国考古学的曙光,踏着仰韶文化和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蹒跚的脚步,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在克服种种困难中艰难推进,在防疫战疫的严峻形势下有序施工,已经初显新姿、呼之欲出。历史底蕴深厚的仰韶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核心分布区的重要遗址。1921年该遗址的首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因此地而得名。
今年6月底,备受关注的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正式对外开放。从2017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成功立项,到如火如荼、有序推进的项目建设。作为无数考古人心中的圣地,这里始终吸引着众多目光,不少游客也期待着来到渑池,全方位感受仰韶文化的魅力。
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家文物局批复的《仰韶村遗址保护规划》为依据,在严格保护仰韶村遗址的遗存本体、历史环境格局及完整的自然地形地貌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展示方式向公众准确、充分地阐释与展示仰韶村遗址的价值,保护和营造遗址生态景观环境,将遗址公园融入渑池县城绿地系统,打造集遗址保护、考古研究、科普教育、生态环境保护、公众游憩为一体的仰韶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仰韶村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也是仰韶文化的命名地(图1)。鉴于此,遗址保护是公园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公园建设强调对遗址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严格保护仰韶村遗址的遗存本体与历史环境格局。所有保护与展示利用工程严格遵循“整体保护,最小干预”的原则,且具有可逆性。在科学价值上,按照“考古先行,加强研究”的原则,不断深化对仰韶村遗址核心价值的认识,采取多手段多方法进行展示与阐释,突出遗址的价值内涵,构建完整的价值阐释体系。
公园以重点保护范围为基础,以文物保护核心区为重点,规划总面积189.89公顷(2800多亩),分为遗址及文物保护展示、博物馆及管理服务、考古预留、农业景观、文化旅游服务、生态景观等六大功能区(图2),结合仰韶村遗址的性质和现场实际情况,围绕遗址“考古圣地”的特性,突出了纪念性;根据遗址所在地的环境特点,诠释了“郊野性”;按照文化主题公园的功能,强调了“公共性”。
图1 仰韶村远眺(远处为韶山)
图2 遗址公园功能分布设计图
一、纪念性——留住永久的记忆
仰韶村遗址是中国田野考古学的诞生地,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的圣地。从1921年的第一次发掘到1981年的第三次发掘,不仅基本弄清了遗址的文化内涵,而且也代表着我国田野考古学发展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几个历史阶段:第一次发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第二次发掘是在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第三次发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三次发掘,时间上正巧都是相隔30年,也是我国政治和思想解放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第四次发掘始于2020年,是为了配合遗址公园建设而进行的。总之,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向公众展示出这四次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发掘,不仅是公园建设的必有内容,也是向公众普及和宣传我国考古事业发展的现场实践。
前三次发掘纪念点都以场景雕塑的形式展示。雕塑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著名雕塑家、陶艺家杜宏宇主持设计。设计以三次发掘的历史资料为依据,以每一次发掘的参加者、确认的文化内涵和出土文物为主体,一处一种样式,一点一种风格。
01
第一纪念点题名为“中国田野考古第一坑”。这是当年安特生、袁复礼等发掘的17个点的第一个,是按照当年标注的坐标位置确定的。雕塑以安特生、袁复礼的资料照片为原型,安特生站立在发掘坑的旁边,注视着发掘现场。他的左边是正在画图的袁复礼,右边是参与发掘的一位外国学者。发掘坑里是三个正在挖土的当地村民,是参照同时期参加发掘者的照片设计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发掘时都是雇佣当地的村民挖掘的)。
村民的服饰,也是根据仰韶文化博物馆展出的当年的村民照片上的服饰,他们使用的工具也是当地传统的农具和安特生带来的发掘工具。这组人物的背后,是一面高4米、宽20米的背景墙。背景墙以韶山的主峰曲线为造型,寓意着这次发掘就是在韶山脚下的这个小山村进行的。正面以浮雕形式在中间用一条河流贯穿全图,象征着仰韶文化繁衍的历史长河。河流两旁有表现仰韶先民生产生活场景,有仰韶文化代表性遗址出土的彩陶。在背景墙的左边是关于第一次发掘的文字介绍。整个场景,有动有静,有虚有实,有山有水,有发掘现场,有出土器物,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文图结合,既复原了当年发掘的历史场景,又解读了仰韶村遗址第一次发掘的历史意义(图3)。
图3 仰韶村遗址第一次发掘纪念点场景雕塑设计图
02
据夏鼐先生回忆,他们在1951年夏天来到仰韶村遗址后,发现了很多暴露在外边的遗址断面,他们拿当年安特生发掘时测绘的图纸在现场进行比对,决定在遗址的中心区开展工作。这次发掘的参加人,除了夏鼐外,还有安志敏、王仲殊、马得志等。这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是证明了仰韶村遗址不只是当年安特生认定的只有一种仰韶文化,而是包含有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根据这些事实,第二次发掘纪念点的场景设计,参照夏鼐、安志敏、王仲殊三人的资料照片(马得志照片找不到),设计了他们三人在观看陶片、进行讨论时的场景。简易的桌子上摆放着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的陶片、陶器,人物背后是《中华远古之文化》等书本的造型和文字介绍。人物、器物和书本,构建了一个氛围很浓的考古学术研讨情景(图4)。
图4 仰韶村遗址第二次发掘纪念点场景雕塑设计图
03
仰韶村遗址的第三次发掘除了再次证明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具有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以外,还排列出了这两种史前文化的时代关系。出土的月牙纹彩陶罐是这次发掘的代表性器物,也是该遗址历次发掘所得到的唯一一件完整器物。这个纪念点的场景雕塑采用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用发掘手铲和月牙纹彩陶罐组合成一个场景。在这里,发掘铲和彩陶罐都做放大处理,手铲斜插在土里,月牙纹彩陶罐半掩在土里,两种田野考古的主要元素组合形成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图5)。
图5 仰韶村遗址第三次发掘纪念雕塑设计图
04
第四次发掘正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重要发现。当发掘结束后,将对这次发掘过的遗址有选择地保留几处有代表性和可看性的遗迹点,原地、原状进行保护性展示(图6)。
图6 仰韶村遗址第四次发掘现场
除了四次发掘点不同形式的纪念性展示以外,整个遗址及其台地载体、遗址的地势地貌,安特生、袁复礼和夏鼐等当年来发掘时走过的小路,安特生、袁复礼等当年住过的小院,寺沟古村的老房子和窑洞,遗址区所有土崖上由于自然崩塌裸露的文化层也都原状保留下来。让人们不仅会勾起对100年来历次发掘的记忆,也会联想到仰韶村遗址形成时的状态。
二、郊野性——浪漫的郊野情趣
仰韶村考古遗址因为远离城市,处在荒郊田野,公园的建设当然要区别于城市考古遗址公园,从规划到建设尽可能突出它的郊野特性,打造出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郊野考古遗址公园。
保持了遗址的历史地貌和环境格局
仰韶村遗址的东、南、西三面是深沟,其深度达二三十米,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自然洪水冲沟。沟崖断面上层次分明的第三纪红土和第四季黄土裸露明显,颜色分明,纹理清晰。此外,仰韶村遗址除了三面环沟以外,它自身的形状是一个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的“鱼脊”形状。这是一种我国从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区特有的地貌特征。公园建设中对这些地貌都没有进行任何干涉,全部按原状保留了下来。公园主路就在中轴线的“鱼脊”上,游客既可以沿着中轴线从北向南,从高到低,缓步浏览,也可以沿着公园两边沟沿铺设的木栈道向对面边走边看,将这些黄土高原地区独有的地貌特征尽收眼底。既可以观看变化丰富的地形地貌景观,又可以领略沟崖上下优美的自然景观。
保持了遗址自然形成的植被风格
在仰韶村遗址台地东、南、西三面的深沟沟底,是多年生长的天然野生林,林下是自然生长的茂密野草。在遗址本体的台地上除了公园建设规划建设的道路、纪念点、花卉园和原始村落、窑洞等以外,大部分空间是原来农民的庄稼地和田间小路。公园建设时,将大部分保留原来的耕地,在确保在文化层以上表层耕作的前提下,以种植仰韶时期的粟、黍类农作物为主,并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作物颜色,选取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配置色彩及形态优美的北方地区常见的“五谷”农业景观,以体验式的方法进行展示。
同时,在东沟、西沟沿边分别铺设了人行步道。步道采用木栈道形式,让游客尽情体会穿越密林草地的游赏之感。在景观营造方面,冲沟沟底现有密林成组成片,各组各片之间也有视野豁然开朗的成片草地,通过步道连接开敞草地和间杂的密林,在密林地块打造出高耸林木与低矮观赏花卉相结合的景观氛围,在开阔地块打造出成片花卉景观,营造步移景异、景观变幻的多层次景观空间。让游客最大限度地接触自然环境。营造一种密林漫步、观光与休憩结合的田野情趣。同时,步道沿途设置了休息区,配以座凳、垃圾桶、标识牌等服务设施,为游客进行徒步旅行、游览观光、野餐等活动提供相应服务。
保持了仰韶先民的亲水情感
在仰韶村遗址的最南端,是一个水库。由于多年干旱,库水已干枯。这次在建设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时,为了复原出当年仰韶先民在聚落选址时,近水而居的生产生活情景和亲水情感。渑池县政府采取措施,从远处引水注入水库,在保证不侵蚀遗址台地的前提下,控制水位并保持常年不断。在水库与台地接触的沿途修建了一条护坡滨水步道,步道的一边是遗址台地断崖和茂密的高树矮草,一边是沿岸高杨垂柳和碧波荡漾。游客徜徉其中,不仅可以享受水陆相依的自然感受,还可以体验当年仰韶先民的生活情境。
三、公共性——公众教育的乐园
作为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在充分体现它的考古和遗址两大功能外,也要充分考虑它的公园功能。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的价值和功能表达既要建立在对遗址文化内涵充分挖掘与尊重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它的环境与景观特质等特点,将遗址与场地关系演绎作为烘托和承载仰韶村遗址蕴含文化的关键,通过挖掘遗址的文物价值、社会价值,结合考古研究工作的成果,将不可移动的遗存、可移动文物、以及遗址独有的景观特质等物质载体通过有效的展示方式传达给公众,让游客既能感受到仰韶文化的浓郁氛围和对纪念圣地的尊严崇敬,也能体验到文化公园宽松、休闲、寓教于乐的情感享受。
为了让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达到既有纪念性和郊野性,又尽可能让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游客在游园时轻松快乐地感受到充满仰韶文化元素的情感体验,公园在入口处就以一条长88米、高1.5米、以仰韶彩陶元素符号为主题的文化墙,顺路而建,引导游客进入园区。
在公园内除了参观博物馆、四次发掘纪念点和观赏花木以外,还建有三个文化广场和五个观赏参与园。
三个文化广场分别是韶源、韶乐、韶华广场。
韶源广场 寓意为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源,位于仰韶文化博物馆正前方,是一个抽象创意性文化广场。广场中央用虚拟的手法,以线条结构的造型方式做了一个大型小口尖底瓶的造型,倒放在广场上,瓶口对着博物馆大门,南北对置,与博物馆上下呼应。
韶乐广场 借舜帝在韶山演奏韶乐的传说,在公园的最北端搭建了一个可供演艺使用的舞台和看台,旁边安放一组舞蹈场景雕塑。这里既是公园的一个游客出入口疏散地,又可作为日常或庆典使用的表演场地。
韶华广场 位于公园南部的遗址展示走廊外边,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花瓣纹饰彩陶盆为主景,在广场中间用虚拟线条方式做成一个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大型花瓣纹彩陶盆造型,高高竖立在广场中间,象征着仰韶文化之“花”开遍中州大地。北面是一排寺沟村民拆迁后留下的窑洞,在绿树掩映的环境中,窑洞、遗址和彩陶盆禁不住会让游客的怀旧情绪油然而生(图7)。
图7 遗址公园里韶华广场的“花开中国”景观
五个观赏参与园分别是:
1.考古展示园,在考古预留区。以第一次发掘纪念点的雕塑场景为主,旁边是一个月牙纹彩陶盆造型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整个考古预留区种植的各种花木和植草造型小景,周围是以彩陶红颜色陶砖垒砌的梯田式地台。
2.仰韶陶醉园,在公园南部的韶华广场北部。这里的梯田断壁上保存有一个仰韶时期的陶窰遗址,在陶窰遗址旁边,安装了一组制陶的场景雕塑。场景里有制坯的、画彩的、烧窑的,栩栩如生地再现出仰韶先民制作彩陶的景象。
3.仰韶聚落园,在第三次发掘纪念点,也就是寺沟村民搬迁后留下的原址上。按照仰韶文化时期半地穴或平房的样式,模拟建造一个有中心广场的聚落村庄,在广场四周安放几组收获、渔猎、聚落生活等仰韶先民生产、生活的场景雕塑。这些场景与模拟房一起,构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史前“仰韶村”,给游客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4.考古体验园,位于公园东南部的寺沟古村。在这里以原来寺沟古村背靠的断崖上裸露的文化层为背景,以保护性、艺术性、历史性、体验性、纪念性、教育性、唯一性、未来性为设计理念,在保护原来古村留下的古树、古井、老房子不变的情况下,从园区出入口开始,建造和复原了仰韶原点广场、石井亭、七星考古长廊台、观景台、仰韶音乐广场、考古展览馆、考古文化墙、考古体验馆、考古体验区、第一、二次考古队员纪念馆和休憩区等丰富的考古体验和观赏休闲设施。在这里,游客既可以看到断崖上清晰丰富的遗址文化层、参观有关考古的知识展示,学到考古专业的基本知识,又可亲身体验考古实践的快乐。
5.仰韶水乐园,在遗址最南端,也就是遗址与水库连接的北岸。游客沿着长达近千米的护岸步道,可以近看一边的遗址断崖,一边的水库杨柳碧波;远看对岸的黄土沟坡,既可感受到仰韶村遗址的原始环境风貌,又可联想到仰韶先民近水而居、渔猎和农耕的原始生活情景。
- 0000
- 0001
- 0000
- 0000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