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荐书 |《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叩问与回响
18991

荐书 |《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叩问与回响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00:150

肖宇

翻开中国历史朝代年表,秦朝接近于编年的中间位置,1800年前茫茫禹迹,1800年后清军入关。秦朝以降,“百代犹行秦政治”,其开创的政治文化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秦朝以前,秦人已活跃于三代的历史舞台,助大禹治水,为商汤驾车,护平王东迁。夏、商、周、秦既是朝代的更迭,也是族群的兴衰,这些族群的交替与显隐构成了先秦历史的主脉。由此可知:其一,秦朝国祚虽短,却可以作为观察中国大历史的坐标;其二,秦朝的政治文化发明,渊源于秦人、秦族的发展历程之中;其三,秦史包括秦人、秦族、秦国的历史,既有文献记载,也反映于特定族群、特定面貌的物质文化遗存。那么,探索秦的发展历程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秦早期历史。

秦早期历史的探索,所依凭的材料无外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黄文弼、卫聚贤和蒙文通等学者便由文献出发考证秦人族源,后来还涌现出林剑鸣、熊铁基等著名秦史学家,所涉议题多集中于秦人的族源、迁徙及都邑。从六七十年代开始,春秋秦墓的陆续发现,引起考古学者的关注与讨论,诸如秦人屈肢葬问题。八十年代甘谷毛家坪遗址的发掘,则将秦文化遗存溯至西周时期。九十年代大堡子流散文物的刊布及大墓的发掘,将秦早期历史研究推向高潮。21世纪之初,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开展“早期秦文化考古”,十余年间在甘肃东部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钻探与发掘工作,对鸾亭山、西山、大堡子山、李崖、毛家坪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秦早期历史的认识也由此逐渐明晰起来。

《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

作者:梁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定价:78元

梁云先生新作《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便是基于考古材料与文献材料对秦早期历史的探索。此书以《史记·秦本纪》为线索,先对《秦本纪》文本进行考证,从而牵引出学术问题,围绕问题寻求相关考古发现,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力图使考古与文献互为印证与启发。全书分为八讲,从秦远祖至秦穆公,二十个问题大多关乎秦早期历史的核心议题,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秦的渊源问题,秦人究竟源自东夷还是西戎?这一问题历来聚讼纷繁。秦墓所反映的人殉人祭习俗、腰坑殉狗葬俗、车马殉葬特点均与商人相似,而迥异于周人,更直接的证据在于李崖遗址西周时期秦墓随葬有商式陶器。据“清华简”的记载,西周早期秦人自山东西迁至甘肃甘谷一带,但毛家坪遗址陶器既缺乏商式风格,年代上也早不到西周早期。考虑到秦、赵共祖,且在晋南地区发现一些西周墓葬与李崖遗址秦墓面貌相近,这些考古线索提示秦人可能是从晋中南西迁而来。

二是秦的地望问题,秦人“九都八迁”,沿着渭河自西向东迁徙,直至秦孝公建都咸阳,这个迁徙过程兼具时间性与空间性,如何与甘肃东部关中西部的秦文化遗存相对应?西汉水流域的六八图遗址群可能是秦人的第一个都邑西犬丘,牛头河流域的李崖遗址可能是非子所封之秦邑,大堡子山城址可能为秦宪公所居西新邑,大堡子山两座秦公大墓的墓主则是秦宪公与子出。此外,汧渭之会、平阳在宝鸡地区也发现相关考古线索、遗址指向。

三是秦的发展问题,与秦人迁徙相伴的是其发展壮大、积聚力量的过程,从西迁陇右、非子牧马,到襄公立国、穆公称霸,秦人如何一步步从历史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秦人属于广义上殷余民的一支,远道而来,与西戎杂居,可以说早期秦人是在与西戎的武力淬炼中成长起来的。一方面秦与西戎的遗址犬牙交错,空间关系紧张,不免兵戎相见;另一方面秦人也受到了西戎文化的影响,诸如屈肢葬、动物造型纹样。秦人是车夫出身,粗犷善牧,秦人的文明化过程中积极学习周人的礼乐文化,并吸纳了一批周余民,这些周余民的墓葬也有所发现。郡县制是秦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非秦朝才出现,有其历史过程。毛家坪遗址的再次发掘,基本明确了该遗址为冀县的县治,并由子车氏家族担任军政长官。

《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的体例与逻辑,契合梁云先生对考古与文献的考量:“除了三家注外,《史记》还应该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用考古学新的发现、收获和认知,来对《史记》的记载进行修正、完善和补充。”梁先生进一步指出,考古发现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宽”了《史记》的史学体系,但并未将之“撑破”。这丝毫没有降低考古学研究的价值,事实上梁云先生正是“早期秦文化考古”的主要参与者与主持者,甘肃东部这批早期秦文化遗址的发掘,均是主动探索与发现的结果。近年来,秦早期历史的前沿突破,几乎都来源于考古新发现与考古学研究。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史记·秦本纪》历史框架,诸多早期秦文化的遗址也许会似“水银落玉盘”,难以“穿珠成链”,不易从物质现象进入历史叙事层面。

从贾谊《过秦论》开始,历代都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秦何以一扫六合?梁云先生的博士论文《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对战国时期的秦国、东方六国进行比较研究,从考古学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应。《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则是其最近十余年对秦早期历史研究新收获的总结,同样是以考古学的视角回答历史学的问题——秦如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捧读《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毛家坪遗址的考古记忆重新鲜活起来:铜鼎出土时的兴奋与激动,车马坑彩绘皮甲的恢宏与炫目,还有梁云先生的围炉夜话与嘹亮歌声。依然记得梁先生在探方里教我刮面的场景,手铲利落而快速的划开黄土,竟能听见手铲响声铮铮,他说秋高气爽的时候一个人静静的刮面是一种享受。“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以《史记》为线索,旁搜远绍,多闻阙疑,因疑而问,叩问地书,在文献与文献、考古材料与考古材料、文献与考古材料之间探索秦史。梁云先生无疑是善问者,《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则是大鸣之作,亦是西垂之声的当代回响。

(作者单位:常州博物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