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植食恐龙:珙县龙 体长可达14米(前肢比后肢短30%)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47:150阅
珙县龙是一种蜥脚形亚目恐龙,诞生于2-1.75亿年前的侏罗纪初期,体长可达14米左右,算是巨型恐龙的一种,主要利用四足进行行走和奔跑,脖子和尾巴比身体更长,属于植食性恐龙之一。珙县龙的第一批化石出土就是在1997年于中国的四川进行的,其中缺少头盖骨等。
珙县龙的体型

珙县龙的化石出土之后,经过推测它的体长普遍可达14米,在已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可排名到112位,因此也算是巨型恐龙之一,在蜥脚类恐龙中有不少与它体型相似的,比如同样在我国发现的东阳龙,体长就达到了15米多。
珙县龙的外形特征

珙县龙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很相似,都是使用四足行走和站立,而且它的前肢要比后肢短上30%,四肢都是非常粗壮的圆柱形。但是珙县龙和其他的蜥脚类恐龙不同的是,它的每只脚上虽然都拥有着五根指爪,但是其中最外侧的一只是退化的,其他的四只则是爪子状的,并且最外侧的第二根的指骨是最多,可达5节。

珙县龙也是蜥脚类恐龙中唯一一种已发现的趾骨末端骨化的恐龙,要知道蜥脚类恐龙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骨化程度很低的,也就是骨质不容易被软骨替代,但是珙县龙就是一个例外,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因为标本的碎片过多,有不少的踪迹没有被保留而导致的。
珙县龙的化石发现

第一批的珙县龙化石是在中国四川的珙县北村的柳井组发现的,这批化石最初埋藏于紫泥岩之中,据说最初是因为1997年5月份的一次地质勘探而意外发现的,之后再同一个月份开始进行挖掘,最终才出土了这批化石。后来经过研究大部分都来自于一种蜥脚类恐龙,当然其中还包含了不少兽脚亚目恐龙的化石碎片。

最终科学家们将其进行了拼接,虽然都是比较破碎的,但基本上头部还算是比较完整,其中包含了上颌骨、牙齿等颅骨部分,但是还是缺乏头盖骨,不过在1998年的时候,由贺新禄教授对其进行了命名和描述,最终将其命名为“珙县龙”,以纪念它的发掘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