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东方:外来文化或曾影响邺城
邺城与南朝建康(南京)并列,后世称之为北方的六朝古都。曹魏开创的邺城虽是王城,却是北方当时实际的政治中心,其后的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城。作为北方长期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邺城对中国的影响非同小可。遗憾的是,邺城被北周焚毁后一直荒废,加之漳河洪水的冲刷,已被厚厚的流沙掩埋,考古调查极为困难。1957年进行了首次考古勘察后虽有后续工作,但发掘地点和面积仍然极少。
尽管如此,有关邺城的研究十分活跃。就考古学而言,最大的贡献是初步搞清了曹魏邺北城的基本布局,发现这时的邺城改变了汉代都城宫殿区分散的布局和在全城中所占比例。城中的东西向大道将全城分为两部分,北半部主要是建筑宫殿、衙署、铜爵园等,南半部则分布有一般官署和居民区。城内殿堂门址与正南城门中阳门为一条直线,出现城市的中轴线。(河北临漳县文保所《邺城考古调查和钻探简报》,《中原文物》1983年第4期,第1-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邺城考古工作队《河北临漳邺北城遗址勘探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7期,第599页)
这些崭新的规划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邺城的考古研究还发现,曹魏邺北城影响了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北魏洛阳城又影响了东魏北齐邺南城的规划。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邺城考古队在邺南城南部发现了很大的寺院,今年又在邺城遗址东部发现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佛教造像近3000件,为探索东魏北齐邺城是否有外郭城提供了重要线索。不仅如此,佛教遗迹遗物的发现,不仅确认了北朝晚期邺城是北方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同时引伸出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邺城的外来文化问题。
邺城周边出土多件外来文物
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不久,还或多或少与西方有直接的联系。笃信佛教的邺城民众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外来文化影响呢?理论上说,邺城之前的北魏洛阳、后来的隋唐长安外来文化影响都很大,这一问题早被学者们关注、研究,邺城难道会是空白?邺城作为当时北方文化的“心脏”,具有文化的储存、传播、交流等功能,邺城自身的考古虽然不多,但如果稍稍扩大范围,关注邺城周边的一些东魏北齐墓葬出土的外来或与之相关的文物,就能看出丝绸之路及外来文化在这里留下的一些蛛丝马迹。
1976年,河北赞皇县东魏李希宗夫妇墓(公元575年)出土一个曲波纹银碗,可能是4-5世纪印度或伊朗东部的作品,还出土3枚东罗马金币。(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1978年,磁县发掘的茹茹公主墓(公元550年)也曾出土拜占廷金币2枚。(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夏鼐先生鉴定李希宗墓的金币是东罗马狄奥多西斯二世(408-450年)和查士丁一世(518-527年)所造,茹茹公主墓的金币是阿那斯塔斯一世(491-518年)和查士丁一世所造。(夏鼐《赞皇李希宗墓出土的拜占廷金币》,《考古》1977年6期,第403-406页)
东罗马帝国同中国的交往记载不多,茹茹公主去世距查士丁一世金币制造时间只有20多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流入中国,说明当时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到邺城的道路通畅,中西交通往来频繁。目前中国已经发现东罗马金币及其仿制品40多枚,大都在丝绸之路沿线发现,很多是在北朝时期的遗迹中出土。(罗丰《中国境内发现的东罗马金币》,《胡汉之间》,文物出版社,2004平,第113-155页)北朝贵族死后把东罗马金币最为重要的随葬品放入墓室,至少反映对外来事物的新奇或重视。
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出土金币
外国人曾在邺城生活
东罗马金币来自外国一目了然,还有一些与外来文化有关的遗物也许更应该关注。茹茹公主墓中出土胡人俑七件,深目高鼻,头戴小瓜帽,外露卷发,穿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足穿靴。类似的胡人俑在1974年河北磁县陈村发掘的赵胡仁墓(公元547年)中也有出土。(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97年第6期)胡人俑的出现不仅反映出在华外国人的存在,这些胡人中有的还可以明确是胡商,他们与载货的骆驼经常成为组合俑。
北齐墓葬的胡商组合俑形式更加多样,如在河北湾漳大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邺城考古工作队《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墓》,《考古》1990年第7期)、磁县高润墓(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元良墓(磁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北魏元良墓》,《考古》1997年第3期)都出土牵驼俑与载货骆驼俑,各墓的载货骆驼俑惊人的相似。形象、装束各异的胡人俑及载货骆驼俑反映了在华胡商来自四面八方,展示了丝绸之路的生活和东西方物贸交流兴盛的情景。
河北磁县北魏元良墓出土骆驼俑
安阳范粹墓(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还曾出土一件褐釉扁壶,壶肩与颈部交接处饰有西亚、中亚常见的联珠纹,腹部两面模印“胡人乐舞”图案,中间一人在莲花座上翩翩起舞,右边一人吹笛,一人作拍打状,左边一人弹奏琵琶,一人双手击钹。五人皆高鼻深目,穿窄袖广衫,戴胡帽,足蹬靴。这一图像被认为是源于中亚的胡腾舞,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胡人乐舞出现在器物装饰上,说明当时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表演。
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胡人乐舞褐釉扁壶
邺城曾集中北方各类精英人才
邺城共有370余年的建都史,东魏孝静皇帝于公元534年下诏迁都邺城,自洛阳迁来“户四十万”,人口突然增加,不得不于天平二年(535)在邺北城之南增筑南城以安置。
陆续迁到邺城的人口,估计达到了百万,其主流当然不是农业人口,而是工商技巧之家、贵族、官员及文化人才。时为中国北方第一大城市的邺城,原本以战乱中防御性的曹魏王城起始,东魏北齐时逐渐发展成规模大于曹魏,奢侈胜于后赵的大都会。
可以想象,具有开创性的古都邺城,借漳河河道的商业交通便利,又集中了北方各类精英人才,早些时候“建安文学”的风雅曾深远地影响了中国文学,贯穿多年的狂热崇佛岁月,亦为北方佛教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浮华和煊赫的生活中,往返于丝绸之路的外国商旅、使节的身影和他们带来的异域文化,也曾在这里传播。目前考古已经发现不少线索,邺城的进一步发掘调查,一定会有更精彩的发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17日第5版。
- 0000
- 0000
- 0002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