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整理|郭静云:什么是历史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19年中山大学
“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
讲座整理
编者按:本文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
什么是历史
主讲人:郭静云教授(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
整理人:王立国(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7月20日下午,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郭静云老师给学员们做了题为“什么是历史”的讲座。郭老师以融汇中西的视角,从主题、目标、方法三方面对“如何如何进行历史考证给大家作了深刻、生动的讲解,并以侦探破案为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类比,展现了她对于历史研究独到的见解。
郭静云老师首先引用了100多年前法国历史学家布罗关于“历史是人在时间中”的观点,她认为做历史研究“不能从结果看源头”,历史的周期无法预料,做历史研究时应有这种意识。接着郭老师讨论了中国历史研究的主题要素:人、时、地,然后从古文字学的角度考察其在中国古代社会异于后代的观念。她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人、天、地是三才,一切的中心在于人,所以对历史的解读要回归到当时的人,从人的经验出发去理解历史。
在研究方法上,郭静云老师提出,在上古史研究中,一是不要有大一统的空间预设,除了中原诸国外还有很多地方性政权;二是不要做任何的预设,而是用“白纸法”去研究问题,即看资料从摆脱一切预设开始。她认为有时候有一条材料并不能说一句话,而是需要一个具体的背景,才能看到一些规律。在史料归类上,静云老师强调一定要寻找一个母题,即哪一部分是突出强调的、不变的,同时需要考虑表面和内在意义的结合。
此外,郭静云老师指出在做历史研究时要注重多种材料和学科方法的互补对照,我们所熟知的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重点是用地下出土文献资料补充、修正传世文献资料,而非“补证”史书上的内容。关于史料可靠性的先手顺序,静云老师认为,一为考古资料、二为自然环境、三为出土文献、四为传世文献。同时,静云老师强调在考古研究中,发掘出土的考古材料是我们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在阅读这些出土材料时,我们要有问题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的考古学遗址未必拥有相同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相关考古现象。
最后,在处理如何将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结合来研究具体的历史问题上,郭静云老师认为,了解了文献,并不代表了解了文献所写的历史,文献与史料在有概念上有所区分。唯有坚持白纸法,以考古资料为基础,以“合理性”为唯一权威才能更好的解读历史。
编辑、配图:刘亚楠
摄影:李伯璋
终审:桑佳旻
- 0001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