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搜到贵州深山老林有古墓,打飞的相约盗挖,掏出棺内人骨寻宝
现代盗墓的“拉伙”方式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盗墓,在中国是非常有历史的地下职业。
组织盗墓团伙,过去叫“拉伙”或“搭班子”,有的地方也称为“支锅”。盗墓在过去是大罪、重罪,也为社会伦理所不容,这种“缺德事”即使没有曝光,被乡邻知道了也有辱门风,故而拉伙、入伙都非常隐蔽。
根据“拉伙方式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组织结构的盗墓团伙,最简单的有“父子伙”、“兄弟伙”、“甥舅伙”等等,这种通过血丝、亲情关系拉伙最安全,“肥水不流外人田”,还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出内讧。
甥舅伙这类是人数不多的“小伙”,所盗的墓一般不大、难度低,活小。如果盗的是王侯大墓,小伙就不行了,人手得多,得拉“大伙”。
拉“大伙”的方式就多了,也复杂,但一般都是拉熟人——熟人找熟人,熟人介绍熟人。通过熟人方得入伙,互相之间知根知底,减少内讧,避免同伙弄死同伙的事。
现代就不同了。
30年前拉伙电话约,再后是BB机约,手机普及后拉伙更方便了。
进入互联网时代拉伙更方便、快速了——“网约”,成为组织盗墓团伙的最流行方式,这也是最新拉伙方式:20年前QQ约,10年前微信约。
“网约盗墓”,突破了传统的熟人模式,陌生的网友即使没有见过,甚至连对方真实姓名、家住哪里、年龄多大、是否有经验等过去必知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只要有“一致的兴趣”、“共同的目标”就行了。
网约成功后,行事统一,事成即散。有活再干,重新再约。
研究了近几年发生的近百例盗墓案, 现代网约盗墓的主要拉伙方式,可以用三句江湖流行语来表述:
一是“好汉牵头走梁山”:在QQ群、微信群特定人群中暗中物色对象,发展同伙。
二是“群撒英雄帖”:在QQ群、微信群特定人群中公开散发盗墓信息,诱惑网友,招募同伙。
三是“搭顺便车”:有意盗墓者,在QQ群、微信群中潜水,发现可靠信息后,主动贴上去,变身同伙。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先简单聊聊——“好汉牵头走梁山”。
从一起新近发生的盗墓活动说起。
2020年6月23日,贵州道真县大磏镇磏坝村石扁桶组(地名“朝田”)附近、地处深山老林里的一座古墓被人盗挖了。
被盗古墓所在地当地人叫“大坟山”,顾名思义这里是墓地。
有王姓村民那天听到大坟山方向有人说话,觉得奇怪,平时不会有人的。住在大坟山前山林的有户王姓人家,还有罗姓村民上山后,发现古墓上有个大洞,这才知道“有人盗墓了”。
被盗的古墓很讲究,从碑文上“嘉庆十年”字样,可以知道是清中期墓葬,墓主之家应该是当年的有钱富户。
不久,一个五人盗墓团伙被查了出来,成员分别是老九(张某)、老三(吴某)、小毛(何某)、小龙(兰某)和小王(王某),是网友。
2020年6月19日,老九在QQ聊天中,邀约老三和小王一起出去寻墓,挖点东西出来卖卖。
老三是广东梅县人,1988年12月出生,无固定职业,一听来精神了。他之前用手机在地图上乱搜,在道道真县大矸镇的山林中发现了老坟山。
道真地处山区,是中国仅有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之一,与重庆相连,到处深山老林。如果在这地方盗墓,非常隐蔽,不容易被发现。
老三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九,老九当即同意,分头找人,拉伙前往,一起“发财”。
老三拉了小龙、老九拉了小毛、小王,共5人。为什么是5人?现在盗墓都是乘车流动作案,一辆小车内正好可以坐下,多了不行。
因为都是来自不同地区的网友,有的要打飞,约定在重庆江北机场集合。
2020年6月23日凌晨,老三租了一辆车,带着小龙从贵阳,赶到重庆江北机场,老九与小毛、小王已到机场。
碰头后,大家上了老三租来的小车,往目的地去。先到遵义,然后再往道真那边去——车直接到了大坟山的树林里。
到了现场后,五人即分散开来,在树林内寻找古墓。
当天下午5点多,小龙和小王发现了一座墓——这是一座夫妻合葬石室墓。
老三、老九他们听说,都聚了过来。
墓上有很大的碑,碑下面有两个石门,石门也很大。看到墓碑上“嘉庆十年”字样,五人很激动,估计会有东西。
盗掘时,五人轮流上阵、望风。
他们来之前,带了可加长的探墓工具洛阳铲,面对石室墓,一时无法搞开墓门,决定从石门旁边挖了一个直径半米、通向墓室中心的洞。
但遇到了石壁,一是无法搞开。于是到镇上买了一根撬棍、一把铁锹、一把铁锤。
第二天接着干,又撬又砸,成功地进入墓室,将石棺角上砸出一个洞。
小王个子小,胆子大,首先钻进了石棺,接着老九又钻进去。
石棺内的尸体早已腐烂,剩下一摊枯骨。为了方便寻宝,他们将棺内枯骨和淤积的泥土一块掏了出来。
让他们失望的是,找到的陪葬品都不值钱,无宝可取,赶紧将盗洞回填。
忙了两天一无所获,不能这么白来白干。
五人继续在老坟山的树林内寻找古墓。但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合适的盗掘目标,反而被当地人发现了。
第三天,即2020年6月25日上午,五人开车逃走。
事发后,当地警方和文物调查现场,从石棺内掏出的泥土堆在地上,古墓石壁上漂亮的纹饰被粗暴地撬坏,古墓破损严重。
4个月后,老九、小毛、小龙和小王均在道真被判(见下图),只有老三逃走了。
在道真盗墓后,老三又在湖北境内碰运气,结果被抓,于2020年11月被通城法院判刑9个月,2021年3月刑满释放。
这边出狱,那边又被道真警方带走,又被判刑18个月,罚款5000元。
网约同伙,牵头的一般比较有经验,或一定的有经济能力。
在这伙人中,老三和老九最有经验,他们两人最先动发起这次盗墓活动,他们是牵头人,也算是五人组中的“老大”,他们最后获刑的时间也比其他同伙长。
牵头人,在网约盗墓中起主要作用。
2019年安徽省六安市查获了一个盗墓团伙,这是由一个外号“老村长”、姓董的人拉的伙。从2018年初到2019年初,这个团伙先后盗了4次墓,挖了“汉代王陵附属古墓群”和附近的战国墓墩。
“老村长”是安徽长丰县人,本来并不懂盗墓,2017年经同姓本家介绍 ,入了盗墓这一行。
他起先认识一个叫“老胡”的盗墓者,通过老胡又认识了“老何”;通过老何又认识了“小和尚”、“老刘”、“小亮”和“马三”等人。另外又通过一个河南人,认识了“老王”,通过老王再认识了“老黄”……
这个盗墓团伙的形成,就是通过网络搭起来的,在一个文物交流QQ群里,互相交流认识的。
事发后马某交代,他在2017年加入QQ群。2018年11月前后,群里一个姓周的网友主动加了他的QQ,问他“是不是六安的”、“可干过盗墓”,称六安有活(盗墓)要找人。
这个周某就是“小亮”。“小亮”将六安有活的信息对“老村长”说了,希望他带人过来做掉,故而物色六安当地人加盟。
“老村长”决定到六安“看看”后,并主动给马某打电话,交代一些事情,两人还互加了微信。
这之后,马某便正式成了“老村长”盗墓团伙中的一员。
最后提醒一下,群里聊天,发现有诱惑的话题或信息要注意,别掉进去。
- 0001
- 0000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