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盯上中国一处帝王陵,此陵防盗墓设计异常,侵华期间才得手
辽圣宗庆陵的反盗墓设计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古代中国帝王陵中,反盗墓设计最厉害的要数哪一座?不少网友私下向我提出这一问题。
怎么说呢,如果从短时间杀伤力来说,肯定是始皇帝嬴政的秦陵最厉害。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陵在建造时,在陵墓的入口处暗置机弩,这玩意在当时是最为先进的武装,可以连发,相当于现代的机关枪,贸然进入必被利箭穿心。
如此反盗墓手段确实厉害,后来汉武帝刘彻在营造其茂陵时,也采取了这种办法。
但是,这种反盗墓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陷,估计网友都能想到——就是时间一长机弩会腐朽坏掉的,不会起作用,不再有杀伤力。
在我看来,反盗墓设计和手段最厉害的是辽圣宗庆陵,简直与盗墓者拼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手段?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与网友一起讨论一下。
先简单说一下辽圣宗其人。
辽圣宗汉名耶律隆绪,契丹名耶律文殊奴,是辽朝第六位皇帝。
辽圣宗是古代皇帝中为数不多的有为之君,为辽朝明主。他治国有方,继续和发展了父亲辽景宗耶律贤的内外政策,在位时国力强盛,是辽朝鼎盛时期,史称“景圣之治”。令北宋丢脸丢地丢国格的“澶渊之盟”,就是辽圣宗主政时逼签的。
太平十一年(北宋天圣九年)阴历六月初三(公元1031年7月1日),当了49年皇帝的圣宗,崩于大福河之北的行宫,终年61岁。
当年阴历十一月二十一(公元1032年1月12日),下葬永庆陵。
永庆陵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力嘎苏木境内的庆云山南麓。
此山本名“黑岭”,辽朝时改称“永安山”,辽圣宗陵墓选址于此后,易名“庆云山”。
这个名字改得好,我在2010年10月前后曾到陵区考察,山上野果结实,山前牧草泛黄,抬头望去,蓝天白云,气象非凡,难怪辽圣宗死后要葬在这里。
辽圣宗将庆云山作为最后归宿地,还有一个说法。
据《辽史·地理志》,辽圣宗生前秋猎路过这里,看好眼前奇秀秋色,对随行说了一句话:“吾万岁后,当葬此。”
于是继位的皇太子、辽兴宗耶律宗真敬遵遗命,在这里给父皇营建陵墓。又在陵墓的东南方建立“庆州”,奉祭和守护陵墓。
辽兴宗死后也葬于庆云山,陵号“永兴”,陵址在辽圣宗陵墓的东边。继承辽兴宗大位的辽道宗耶律洪基,死后同样葬在这里,陵址在辽圣宗陵墓的西侧,陵号“永福”。
这样,庆云山从东到西分布有3座辽帝王陵。根据分布位置,人们习惯上将辽兴宗的永兴陵称为“东陵”,辽圣宗的永庆陵称为“中陵”,辽道宗的永福陵称为“西陵”,合称“庆陵”(见上图)。
庆云山南距索博日嘎苏木北大约15公里,是大兴安岭的余脉。因为有3座帝王陵在此,民间俗称这里为“王坟沟”。
辽圣宗将自己的最后归宿地选在庆云山,其实并非心血来潮,一时性起,与契丹人的信仰有关,他们相信一个神奇的传说。
契丹人有大山情绪,传木叶山是契丹人的发祥地,始祖白马神人与青牛神女在木叶山相遇而结合,遂有了契丹人。契丹人由此特别崇尚大山,过去一年四季都会用青牛和白马祭山。
大山情结,影响了契丹人对身后葬地的选择。
辽皇家陵寝和契丹贵族墓地,一定会选在有山的地方,认为死后可以得到山神和祖先的庇护。辽帝陵无一例外都在风景秀丽,又人迹罕至的深山大川中,就是这个原因。
与汉族人一样,契丹人亦讲究风水,看重厚葬,一般会在山之阳坡东南麓选一块背山面谷,形若簸箕的地方造墓。
这已经得到现代考古发现的证实。
考古探测发现,辽朝的10位皇帝以及皇族、皇后的陵墓,全部集中在契丹人发祥地土河和潢河一带,这里都是崇山峻岭,风景宜人。
而早先契丹人并不会这般筑墓葬尸埋骨。
契丹人信奉萨满教,早期流行树葬。后来受到中原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丧葬习俗才逐渐变化,出现了火葬、土葬等风俗。
契丹建国后丧葬文明升级,形成了一整套本民族的丧葬礼仪,皇家也有了特别的陵寝制度——“凿山为殿”。陵墓建好后地表会有建筑,但没有高大的封土堆,这也是整个辽帝陵的特点。
凿山为殿,在中原叫“依山为陵”,如唐太宗的昭陵、李高宗的乾陵就是这样。
辽圣宗的陵墓是在其死后才开始营建的,工期赶得很紧。当年九月,辽兴宗曾亲自到庆云山现场,检视永庆陵的修建。虽然工期很紧,但工程质量并不马虎。
根据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永庆陵墓前建有享殿,享殿平面呈正方形,前有月台,殿的两侧出回廊并绕成院落。回廊前正中辟门,门前两侧设双阁。
核心位置地宫为砖砌,有前、中、后三室,前室、中室的左右各建一圆形小耳室(见上图)。如此复杂的地宫如同迷宫,智力不高的盗墓者进去后估计出不来。
墓室为穹隆室,墓道和墓室内通绘彩画,雕梁画栋,精美异常。
如中室四壁绘的是春夏秋冬四幅山水图,表示四时捺钵(“捺钵”,契丹语,行营的意思)的所在。
可以说,永庆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中最美的一座,整个墓室就是一处美术宝库。
辽圣宗的陵墓内的壁画之所以这么精美,与辽兴宗有直接关系。
辽兴宗虽然治国无方,政绩平平,但绘画水平高超,是一位知名的画家,与北宋徽宗赵佶一样,乃是才艺出众的“画家皇帝”。
所以,辽兴宗给其皇帝老子陵墓描绘壁画,自然不遗余力,使用最好的画家,最佳的材料 ,不合格的地方都得重绘。
考古中发现,有的壁画白灰下还有一层同样内容的壁画,就应该是辽兴宗觉得不满意后粉抹掉重绘造成的。
相比于壁画,辽圣宗陵墓建筑工艺,尤其在反盗墓设计上的独到之处,往往被忽略或轻视。
永庆陵在营造时,充分考虑了日后盗墓者光顾问题,其反盗墓手段是组合式的,非常厉害,且实用、永久有效。
如填土采用黄黏土夹石灰和粗沙,用糯米浆做黏合剂,经充分搅拌后层层夯实,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现代钢筋水泥浇筑的墙体,用尖镐甩开膀子刨,一次也只能刨出一个白点。
墓门全石头砌筑,加上厚达5米的青砖主体建筑,可谓固若金汤。
但这些都是大家能想到的常规反盗墓手段,更绝的是,永庆陵“陷阱地河,以为防卫”。
什么意思?就是在地宫内人造地河,如巨大陷阱,让盗墓者见愁,稍有不慎,命丧水底。
地河既深又宽,徒手根本无法过去,如果掉进去,生死难卜。
这可不是盗墓小说之虚构和传说,现代考古证实永庆陵地宫内的地河确实存在。而且,真实的地河比传说更可怕——它其实是超大的人工陷阱,用整个墓室做成的,随葬品悉没于水中,根本就没有办法盗。
地河里的水哪来?
水源的设计也非常巧妙,出人意料——利用地理特点,在墓壁上凿出小孔,山上的水渗入地下后,便会顺着孔流入墓室内。
这样,要不了多少时间,整个墓室便成一片汪洋,遭水淹没。
永远不愁地河干涸,只要山上下雨,只要有山泉,就会有水汇聚进来。
事实证明这一设计是成功的,到民国时永庆陵的地宫内都积满了水,盗墓者为之却步。
与盗墓者斗智斗勇,一代帝王不惜死后葬身水底,让自己的地宫成为“东海龙宫”,是不是与盗墓者拼了?!
但是,永陵庆别出心裁的反盗墓手段,还是没能保住不盗之身。
因为,反盗墓设计再厉害,再巧妙,也挡不住官盗!
辽亡金兴,战争的胜利者——女真人把辽朝所有帝王陵都挖掘了,盗走大量金银珍宝,庆云山三陵无一幸免。
此后,又有不同时代的盗墓者光顾庆云山“滤宝”。
仅民国时就有多批盗墓者光顾了永庆陵(具体我在早几年出版的《民国盗墓史·内幕卷》中有详述),既有县里官员,也有省里军阀,还有外国传教士、东瀛日本考古专家,等等。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附近林西县县长组织民工盗墓。发现永庆陵墓道特别长,进入后见到地河:“自此再进数十丈,复有地河界断内外,水深浪涌,莫得飞渡。”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时热河省主席、军阀汤玉麟派一姓郭的委员,带着百余名民夫前来盗掘,他们绕过地河,从后山凿洞进入得手。
日本人觊觎辽帝王陵,处心积虑,早在民国初年就盯上了,至少有三批日本人前来王坟沟“考察”,侵华期间他们终于得手,得以进入地宫。
其中以昭和十四年(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动静最大,“调查”得最深最彻底。
当时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组成由田村实造、小林行雄等专家参加的“辽庆陵考古队”,对庆云山3座辽帝陵进行“考古”。
日本人对庆陵进行实测和摄影,并临摹了东陵壁画,盗走了一部分文物,后来还出版专著《庆陵壁画》。
当时辽圣宗的地宫内还有棺材,日本人也看到了。他们不只对永庆陵精美壁画有兴趣,对永庆陵包括反盗墓手段在内的建筑设计也是赞不绝口。
1991年代,又有盗墓者光顾庆云山,辽圣宗的永庆陵再一次遭到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1992年七、八月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永庆陵进行了抢救性科学发掘,这才发现了奇特的反盗墓手段,证实盗墓江湖所传的“陷阱地河,以为防卫”,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存在!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