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列为“A级特急绝密要案”的国宝被盗案久查未破,一年后盗贼现形
68702

列为“A级特急绝密要案”的国宝被盗案久查未破,一年后盗贼现形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58:410

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宝被盗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说了陕西宝鸡博物馆国宝被盗案(见《中国一博物馆140余件展出青铜器被盗,盗宝人打算从海上运往日本》一文),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再来说一件盗宝案——曾被公安部列为“A级特急绝密要案”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博”前身)国宝被盗案。

这事比较早了,发生在1959年,得先从解放初期的青岛说起。

一天,青岛城里一王姓老太太拿着一个“小罐子”,来到当地一家收古董杂货的贸易行,她近来生活拮据,想卖了“小罐子”换几个钱用。

一名老员工接过来“小罐子”,眼一看,手一掂,心中暗喜,知道是好东西。

过去小脚老太太(老照片)

这是一件不大的铜器,高7.5厘米,直径11厘米,圆口,无肩,口沿略向外卷,鼓腹,腹部有一圈绳纹,平底,看上去像个球形围棋子罐。

虽然不大,却颇精致,器表光滑圆润,底下有篆铭。

史孔和

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真的贵如黄金。民国时曾有盗墓者销赃时以一字一两黄金作价,这算便宜的,现在可谓一字千金,黑市上先秦带铭铜器,一字10万人民币都很正常。

收古玩必问出处,这也是行业潜规则,一是怕来路不正,一是了解来历。王老太太说是祖传的,家里清末就有这东西了,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能值多少钱。

先秦量器“商鞅方升”

其实当时贸易行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后由考古专家郭沫若考证,认为是一件西周时法定量器——合,与“商鞅方升”一样,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后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也就是国宝。

底下铭文是——“史孔作宝和,子子孙孙永宝用”,据此,此物定名为“史孔和”。

古董铺子

贸易行收下这件国宝,具体花了多少钱,圈内不见说法,估计不会多,应该捡漏了。

史孔和后从青岛转手北京,为北京特艺公司振环阁门市部购得。

振环阁是民国时北京琉璃厂有名的古玩铺,老板叫裴振山,1956年公私合营后为北京文物商店下属,改叫振环阁门市部。

1957年10月,史孔和又转到了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铜器展品

事情到此,本应该结束了,史孔和有了最好的归宿。但到1959年6月,发生了变化。

当年,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十大工程”之一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竣工。为了丰富馆藏,向包括故宫、南博在内的全国各级文博机构征调文物。所征调的文物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只要征调名录开出来,没有哪一家博物馆不支持的,如现在国博镇馆之宝——后母戊鼎大方鼎,就是从南博征调回的。

故宫博物院也积极响应,把包括史孔和、虢季子白盘、四羊方尊等在一批极品文物,调给了中国历史博物馆。

青铜器“虢季子白盘”

就这样,王老太太家的祖传之物,从青岛到了北京,从振环阁到了故宫博物馆,从故宫博物院到了中国历史博物馆。

这回应该安定了吧,谁也没有想到,接下来历博发生了把周恩来总理都惊动的盗宝案——被盗走的就是这件史孔和。

这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发生的第一件文物失窃案,作为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尚未开馆即被盗,传出影响很坏。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家馆的国宝失窃,惊动了最高层。

发现史孔和不见,是在1959年8月18日(一说8月14日)早上上班后。

历史博物馆奴隶社会馆西周文物展品部的保管员,清点展柜中的文物时,发现少了一件,一对清单才知道少了史孔和!

当时也没有想到会被盗走,以为是晚上布展时调整弄乱,放在哪了。在四处寻找一通无果后,才感觉不对劲。

国博前值勤武警

当天上午9点,便向附近的北京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处值班室报了案。

历博的文物件件是稀世宝物,不见了,这可不是小事。北京市公安局相关领导和侦查员几分钟后就赶来了现场,紧接着,公安部三局的领导和侦查员也赶到了。

公安侦查(剧照)

当时出于布展方便,所有展柜都没有上锁,拉开门就能取走展品。但外人想进来,几乎不可能,新馆防守严密,外面有持枪解放军警卫,连本馆工作人员进来也必须出示证件。

当时即推断是内部作案,监守自盗可能性极大,但外部也没有放松侦查。

很快,最高级别专案组成立。

公安出警(老照片)

据档案材料,案发次日,公安部便以“A级特急绝密要案”,向全国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局、各铁路公安处、海关发出协查通知,防止国宝外流,同时要求严格保密。据说,当时发往全国的史孔和协查照片有两大麻袋,重达140斤。

新馆内43名内部工作人员,当时也都成了怀疑对象,均被专案组问话。

其实最大嫌疑人只有3人:展柜保管员丁大华、后半夜临时值班的文物征管员赵桐臻,和当夜替人值班的杨文和,三人都有时间和机会作案。

博物馆展柜

但查来查去,三人都不承认盗了史孔和。

大半年下来,案子也没有破。怎么办?最后专案组想出了让盗贼自己“露尾巴”办法。

1960年4月,安排嫌疑人与馆里下放干部一起,到时顺义县板桥公社桑园大队下乡劳动,为期一年,在队伍中安插了内线便衣。

果然,在案发一年多后,A级要案盗贼现形了——他就是赵桐臻。

博物馆展出青铜器

赵桐臻到乡下后不久,手又痒痒了,将同一个宿舍的四名下放干部的箱子撬了。但当时也没发现谁撬了箱子,据丁大华撰文回忆,一直到1961年2月13日,那天是农历腊月廿八,赵桐臻欲将赃物带回家时才被发现。

专案组传唤了赵桐臻,他起初只承认撬了箱子,死也不承认盗史孔和,但最后他还是交代了史孔和的下落。

下放农村(老照片)

这里出现了两个版本,一说最后被专案组严审,才交代的;一说是大年初二,赵桐臻主动找到专案组负责人交代的。

原来,赵桐臻利用下半夜班机会,将展柜里的史孔和随手装进包里带走。

先放在自己办公室专用柜内,后又带回家匿藏。发现查得太紧,估计麻烦大了,怕了,又找机会将史孔和带回了新馆,放进著名的西周青铜器大盂鼎的空腿内。还有一种说法是,是放在西周青铜甗下面。

青铜器大盂鼎

赵桐臻本意是想查找时会被翻出来,翻出了史孔和,这事也就算了,自己便平安无事,谁想此后再没有人翻过大孟鼎。

展柜里那么多珍宝,为什么偏要盗史孔和?赵桐臻交代,值钱,又比较小,方便带走。

后来的事就简单了,1961年9月,赵桐臻被判无期徒刑,罪名是“盗窃国家珍贵历史文物罪”。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