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欲改葬父母,刘基建议“老坟打伞”,是啥葬法?朱元璋信了
明朝帝乡与皇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对自己的家乡都很在意和关心,这就是“乡情”。
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天下都是他的,但那份乡情仍是少不了的,且格外上心,往往会给老家那块区域以优惠政策,比如免税赋。更有的在老家大兴土木,让“帝乡”成为“帝都”,因为那里是“龙兴之地”,不可不重视。
如中国史上惟一女皇武则天,她是并州文水人。据《唐书》,武则天即帝位仅一月,“置北都,兼都督府”,将北都设在并州(今山西省政府所在地太原),又将出生地“文水县”易名“武兴县”,意思是“武”姓在此兴起,今后将兴旺发达,万岁千秋。
并州升为北都后,唐朝由之前的两京制,即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升为三京制,所以李白说,“天王三京,北都其一”——继北魏后,太原因为武则天而咸鱼翻身,成了大唐王朝之陪都,这在中国都城史上是很少见的。
在“龙兴之地”建设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最不遗余力的。
朱元璋是今安徽凤阳人,因为出了个朱皇帝,凤阳成了“帝乡”。
朱元璋生于濠州钟离县(今凤阳东北),原名朱重八,一度改名“朱兴宗”。他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又当过和尚。或许因为出身贫寒家庭吧,朱元璋的乡情特别浓。
当了皇帝后,朱元璋便有了农民式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想法。建国后第二年,即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便阳凰兴土木,规划中的宫城比北京故宫还要大12万平方米。
凤阳的建设完全按照《考工记》记载设计,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全城。为了建好中都,下诏调集全国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等数以万计,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在凤阳置中立府,次年将府治迁往凤凰山之阳,并易名“凤阳”,凤阳府为明朝中央直辖府,在府中地位最特殊。
同时又在老家建了“龙兴寺”,一度想,干脆把大明王朝国迁建在自己的老家凤阳,谓之“中都”,至今凤凰中都遗迹尚存。
在朱元璋眼里,有“帝王之宅”美誉的都城应天府(今南京),并不是建都的最佳地方。
当年他曾亲自带人去卞梁(今开封),勘察开封的风水,想将国都建在那里,作为“北京”。当时朱元璋带的堪舆大师不是刘基,刘基与李善长被他安排留守应天,而是带精通风水的翰林院侍制李思迪。
再又派太子朱标去中原和关中,考察洛阳、长安(今西安),回来后朱标向父亲献了关中舆图,认为关中是个好地方,可以定都。因为朱标不久意外病逝,朱元璋受到打击,便放弃了迁都的打算。
当年底,朱元璋亲撰《祭光禄寺灶神文》,说出了放弃迁都的真实原因和想法——天意已定。称:“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维宫城前昂后洼, 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这更坚持了朱元璋建设好中都的决心,幸好有刘基,劝阻了朱元璋,不然又得大伤民财。
当时刘基第一次以妻子去世为由,告假回青田县南田乡(今浙江温州市文成县)老家,见朱元璋营建凤阳城决心很大,觉得不对劲。刘基推算、相度后,认为凤凰风水不足以支撑一朝王脉。
刘基遂在临行时上表朱元璋,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
此话有理,加上当时国力不足,朱元璋这才停工,改变了注意——凤阳城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最出名的“废都”、半拉子工程——实际上还是一座特级监狱,皇族、高官犯错犯罪,罚到凤阳来。但是,明朝最后还是如武则天的大周朝一样,形成了南京、北京、中都这一独特的三都城格局。
朱元璋在老家大兴土木,营建中都的同时,还大修祖坟。盱眙的明祖陵、凤阳的明皇陵,都是朱元璋在位时的洪武年间修建起来的。
元末,一场流行多年的世纪瘟疫横扫中国,朱元璋的父母、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死去。朱元璋父亲下葬时,他家连口薄皮棺材都置办不起,就用家里仅有的破草席包裹一下,抬到地主刘继祖施舍的一块只长荒草的地头埋了——这成了朱元璋一生都感到痛心的事情。
依朱元璋的计划,要把父母、哥兄的尸骨起出来,另建地宫,重新盛殓安葬,营建豪华大墓。
刘基听说此事后,赶紧阻止朱元璋不要改葬。
祖坟是不能随便迁的!按《葬书》上的说法,只有家门不幸,接连遭遇财失人丧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改葬祖坟。朱元璋现在都当了皇帝,那块只长荒草之地可是风水宝地,不只没有不幸,还是大幸。如果动了尸骨,就泄了地气,将伤及龙脉。
刘基当时说的话,用现在话来讲,就是如果迁葬的话,恐泄山川灵气,不利于大朝王朝的长治久安。
朱元璋很迷信,刘基的说法把他吓了一跳,赶紧打消起出尸骨、盛殓改葬的念头。接受刘基的建议,——给老坟“打伞”,这是什么葬法?就是原地加封,在老坟上面堆土。
朱元璋相信了刘基,为父母堆出了小山一样的坟头,并配建豪华享殿。如今,凤凰明朝皇陵还有宽长的神道,两边摆列石刻,威仪肃穆。
- 0001
- 0000
- 0001
- 0000
- 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