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郭静云 “天地神明:先秦‘生机’概念”
点击上方 蓝字关注我们!
2017年中山大学
“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
暨 考古人类学工作坊
讲 座 回 顾
天地神明:先秦“生机”概念
主讲人:郭静云 教授(台湾中正大学)
整理人:冯潇屹(中山大学)
校对:呂炳庚
编辑、配图:赵柏熹
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敬请讲者或读者指正!
郭静云 教授
2017年8月22日上午,郭静云教授为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了“天地神明:先秦‘生机’概念”的精彩讲座。讲座内容来自郭教授《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下编的第三章。郭教授在其中对先秦“神明”的概念做了自己独到的考察,并形成了一系列颇具启发意义的新观点,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郭教授从先秦两汉古籍中涉及到“神明”的文句入手,认为先秦两汉的典籍中提及“神明”时都和“天地”一起出现,从而认为“神明”与“天地”关系密切;并进而将“神明”、“神祇”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她考察了先秦两汉古籍中的“神祇”,认为“神祇”是祭祀的对象,而“神明”则没有被当作过祭祀对象,而是作为天地沟通的媒介出现在古籍中。从这个角度看,她认为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下,“生机”一词最能恰当地表达古人“神明”观念的本义。再通过清人黄奭对神明之德的说明等相关材料,认为“神明之德”即“阴阳未分”时的“天地合德”。所以,天地不交,则无生机;有神明之交,天地之间便有了生机。
郭教授认为战国时期作为诸子共同知识背景的神明观念,源自商周文化。因此接下来从甲骨金文和青铜礼器中寻找其根源,并主要讨论了自然神明观和礼制与孝道的神明观。
在自然神明观这部分,郭教授从金文中“天神陟降”入手,通过一系列材料,论证了“神降自天”、“明出自地”。又从明字字形出发,从商代青铜礼器上找到了“明纹”。她在“商文明双嘴龙‘天神’信仰索隐”的讲座中,已经讨论了“神纹”的问题,今天的讲座中,还介络了结合“神纹”和“明纹”的“神明纹”。
此外,郭教授还认为最早出现在盘龙城三期的铜鬲上的“圆纹”和“双同心圆纹”是“明纹”的简化,即“日纹”。“明纹”和“日纹”都表现出古人对升天的渴望,可以说明古人在祭祀活动中,希望逝者可以获得明自地升天的能力。而这观念在春秋战国以来逐渐被哲理化,并作为诸子思想共同的知识背景来源。此外,郭教授认为古人还有神明相辅、神明相合的观念,这也就是天地合德。
接下来郭教授阐述了礼制及孝道的神明观,认为礼制及孝道的神明观正是取法于自然神明观,古人希望社会和天地一样保持永久的生机。强调社会取象于天地,才能保持不灭的生机;配天地神明之徳,神明接为一体,才能实现家族世世昌盛的生机。并进而将此观念扩展到跨血缘关系的社会和国家,进而发展出儒家的“礼”和“孝”的思想。此外还讨论了黄老道学、易学、荀学、养生学的神明观。
在论述上述观点的时候,还特别对“明器”概念的本义做了讨论。郭教授认为“明器”乃为死者殉葬专门制作的器物的意思是东汉以后才出现。而殷周时期,“明器”就是“祭器”,意思是希望死者可以获得能够升天的明德。
郭教授三个小时的讲座,传达的信息量非常大。对殷周秦汉的“神明”相关问题作了独到的梳理,使得相关问题和思想史脉络变得清晰起来。相信每位同学都会有所收获,都会被引发出更多的思考。虽然时间有限,同学们提问的热情却十分高涨,讲座最终在大家意犹未尽中结束了。
全文完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 0002
- 0001
- 0000
- 0002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