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夏代考古新发现:太平遗址
太平遗址可以说是这几年陕西除了石峁遗址外最令人瞩目的遗址。几年前,当隔壁河南开始大搞特搞夏文化研究的时候,一些陕西的网友就特别不忿,声称西安的太平遗址将一举盖过洛阳二里头遗址的风头,称为真正的夏都。作为一个主攻夏商周考古的学生,我当时真没有听说过太平遗址,我还专门问了来自西安的室友,人家也不知道。确实,当时国内并没有明确的官方报道。直到后来我跟一个社科院考古所的朋友闲谈问他秋季要去哪挖,他说是去西安挖一个客省庄二期的遗址,我才恍然大悟。后来随着王小庆老师在各种报道中逐渐纰漏各种关于太平遗址的发掘成果,才知道这确实是一个大瓜。
太平遗址位于西安西南约15公里处,是一处大型的客省庄二期文化聚落遗址,其年代大约相当于夏代的早中期,较偃师二里头遗址略早。经过短短不到两年时间的工作,考古人员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目前,太平遗址已完成勘探面积40余万平方米,发掘面积4600平方米,清理出大量史前遗迹,证实该遗址为西北地区同时期最大的都城级遗址。
说起太平遗址的发现,也是缘于现代的基础建设。当年在西安斗门水库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大型聚落遗址。说起斗门水库,西安之外的人可能很陌生,但说起昆明池,大家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昆明池是汉武帝在上林苑先后两次兴建而成的大型湖泊,唐以后日渐干涸。太平遗址正是在勘探寻找昆明池东岸线的过程中被发现的,根据出土的陶器、石器、骨角器和玉器等,测年数据约为距今4150至3700年前,属于客省庄二期文化,已进入夏代纪年范围。因其重要性,陕西政府专门调整了斗门水库岸线,让遗址具备了大规模考古发掘条件。2021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入驻太平遗址考古营地,正式启动遗址考古工作。
据初步考古勘探和发掘判断,太平遗址是陕西地区首次发现的两重环濠、200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最大规模夏商时期遗址,填补了西安、关中乃至陕西地区的该时期遗址的考古学空白。具体成果可分遗迹和遗物两部分具体说。
通过社科院考古所陕西队两年时间的工作,他们在太平遗址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太平遗址目前已完成勘探面积40余万平方米,发掘面积4600平方米,清理灰坑164座,其中91座为隋唐时期,73座属客省庄二期文化。清理灰沟7条,其中5条为隋唐时期,2条为客省庄二期文化时期。清理2座房址,1座为隋唐时期,1座属客省庄二期文化。清理墓葬4座,皆为客省庄二期文化时期。目前已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动物骨骼、卜骨、叶形陶牌饰等高等级文物,还发现有少量玉器和玉料等。这些丰富的、年代特征鲜明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和玉器等,为准确地了解太平遗址的年代提供了科学依据。
太平遗址发现有东西并列的两个环壕,相当于现在意义上的护城河,是对古人生活设施的一种防卫性措施。壕沟边界明显,保存完好,为环壕的西南和东南转角部分,最宽约15米,最窄约10米,平均深约4米,最深约5.5米。底部不平坦,壕沟内侧岸呈斜坡状,部分区域设有汲水的缓坡平台;外侧岸陡直,部分壁面有水平状水蚀凹槽,由此可知当时环壕内有水流。两侧壁面皆可见明显的纵向挖掘工具痕迹。环壕内分布有密集的大型袋状灰坑。
而比太平遗址年代稍晚的二里头遗址不仅没有城墙,也没有壕沟,当然也如学者所言,自二里头遗址开始有“大都无城”的现象。考古人员在东环壕北部中央发现朱砂墓、夯土基址和大型地坑院建筑等,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太平遗址具备了高等级的中心聚落遗址的应有要素。其中,朱砂在龙山至商周时期往往只出现贵族墓中,传说这些朱砂多来自河南南阳一带。而夯土基址则多意味着大型宫殿式建筑的出现。
环壕聚落内分布有密集的大型袋状灰坑。体量巨大的大型袋状灰坑原始功能可能是用作储藏的窖穴。所有灰坑坑底十分平整,坑壁上多可见明显的斜向或竖向齿状工具挖掘痕。灰坑在废弃后都用作倾倒生活垃圾的场所,灰坑内出土了较多日常生活使用的陶器碎片、厨余的动物骨骼碎块、残断的石器和骨器以及玉器碎片等手工业生产的废弃物。
所有灰坑坑底十分平整,坑壁上多可见明显的斜向或竖向齿状工具挖掘痕。近底部壁面周围浓厚的烟炱痕表明,坑内可能发生过类似烟熏的行为,或是为了防潮、驱赶蚊虫,抑或是某种加工肉类食品便于保存的行为。发现的房址均为地面建筑,地表均铺设有白灰面,多被晚期遗迹打破,保存状态不好。
保存较完整的属于客二时期的房址仅有一座。坐西朝东,平面大致呈吕字形的双间布局。其中西间地面铺设一层薄薄的白灰面。西间向东通过一条长约50厘米的过道与东间相连。F2以北不远处还发现了一平面呈卵圆形的陶窑Y2。窑室系在生土中掏挖而成,烧结成青色或红色的窑壁硬面上清晰可见斜向齿状工具掏挖痕迹。目前发现的客省庄二期形制规整的墓葬不多,常见于灰坑堆积内发现保存完整的人骨架或零散人骨部位的“灰坑葬”。
发掘者还在该遗址发现有玉料,有玉器,有玉器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在这一时期是一个非常高等级文化因素的表现。特别是已经出土的玉璜、玉璧、玉刀、玉圭等玉器和玉璧芯、玉料,显示太平遗址有具备完整的玉器生产操作链的玉器作坊。玉器在当时又属于非常稀缺的资源,拥有玉器是社会顶层权力的象征,而制作生产玉器更是生产力发达的标志。当时的玉器是一种相当稀缺的资源,可以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当时的玉器做法可能相当于我们现在造币厂,它是当时社会组织结构最高权力制度的一个集中象征物,对下一层的社会组织结构,我可以赏赐你一定的玉器,表示我对你的一种管理和一种权力的认可。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太平遗址发现有陶铃、陶牌饰高等级的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证明了我们太平遗址是一个中心性的聚邑遗址。其中,陶铃是把撞击发声的两个部分合为一体,通过外力作用使之发出声响的一种摇响乐器。见大汶口文化和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器。为泥质红陶或泥质褐陶制品,有顶无底的空心梯形器,横截面呈扁椭圆形。顶部穿有两个小孔,正背两面近顶处各穿三个小孔。这些所谓的乐器,它不是一种音乐,它是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拿着这种陶铃在摇晃发声,表明他跟一般人不一样,他有上天赋予的一种神圣的权力,所以我才能在社会的组织管理结构中站在最顶层对大家发号施令。之后到二里头文化时期贵族墓中多为铜铃,比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龙的墓便有铜铃。
遗址内出土的卜骨,形制规整,灼痕清晰可辨。要知道,占卜在当时往往是权力阶层所能行驶的权力,到商代晚期也仅在殷墟等几个少数重要遗址发现有卜骨。太平遗址的卜骨的发现无疑也串联起从夏代早期到夏晚期的二里头遗址再到商时期我国关于使用卜骨占卜的史实。
出土陶器几乎涵盖了所有客省庄文化中常见的器类和组合,主要有斝、鬲、盉、鬶、盆、尊、绳纹平底罐、喇叭口高领折肩篮纹罐、带塔式盖敛口折肩瓮、各类单耳罐(杯)、双耳罐、双大耳罐、三耳罐等。
出土的陶器既有典型的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各类器型(如绳纹单把鬲、篮纹斝、花边口沿罐),也有一些来自其他周边文化区域的典型器型,如来自河南龙山文化的磨光黑陶单把杯、圈足盘、黑陶高柄豆、陶寺文化的合瓦形陶铃,山东龙山文化的陶鬶,齐家文化的典型器物泥质红陶双大耳罐、麻点绳纹罐、双耳罐、三耳罐等。这些与周边区域所展示出的文化联系表明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
石器主要器类有石锤、石刀、石斧、石锛、石磨盘等,皆为磨制石器,也有少量石英质打制石片和石核。骨角器主要为日常所用的锥、镞、匕、笄等,也有不少卜骨。玉器质地通透、加工精致,主要器类有璧、璜、笄、臂钏、佩饰等,也有少量带线切割痕的玉料、玉璧芯、毛坯等。
在遗址里面发现了当时人类生活使用的陶器、石器、骨器,通过我们植物考古学的浮选,还发现了当时人们生活所必须的这些粮食,包括有黍水稻等等,不仅提供了准确的测年证据,将遗址年代卡定在距今4150-3700年前左右。而且还向我们展示当时人类生活的一个全方位的场景。肉食资源则主要依赖猪、狗、羊、牛等家畜,也狩猎和采集鹿科动物、田螺、河蚌等野生和水生动物。
太平遗址的考古工作成果丰硕,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2021年12月30日,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1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2022年1月24日,也被评为“第二届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
关中盆地自史前时期至历史时期,先后发现成千上万个遗址。从距今8000年的老官台文化、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4000年的客省庄二期文化,一直到周、秦、汉、唐等诸朝代,过去百年的考古工作,系统揭示了关中盆地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但在太平遗址被发现之前,还缺失了夏商时期的大型都邑遗址这一环。以往的考古工作学术界对4000年左右的关中地区的文化认识有所欠缺,甚至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是文化发展的一个低洼区,太平遗址的工作证实了关中地区在这距今4000年前左右,关中盆地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同样拥有传统优秀的文化,证明了我们关中地区的中华文化的发展是连绵不绝的。因此,太平遗址这处夏时期大型中心性聚邑遗址证实了关中地区的中华文化的发展是连绵不绝的。考古意义尤为重大,价值弥足珍贵。
虽然考古工作刚刚开始,但“冰山一角”的成果已经足以证明,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已经出现了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而带有其它文化元素的文物被清理出来,表明这里已与周边各大史前文化圈发生了密切联系,已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这也奠定了关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太平遗址将极大地推进关中盆地龙山——二里头时期社会转型期的考古学研究,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历史经验。陕西将以太平遗址为重点,同时做好石峁遗址、芦山峁遗址和府谷寨山遗址等的考古发掘,加强周、秦、汉、唐都城及帝王陵寝的考古和科学研究。
下一步,太平遗址考古工作将采用“边考古、边保护、边研究、边展示”的田野考古方式,通过系统、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不断完善以太平遗址为核心的考古地理信息系统,选择重点区域进行考古发掘,进一步究明太平遗址的范围、布局、结构和文化内涵,推进关中盆地龙山—二里头时期社会转型期的考古学研究,探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 0001
- 0001
- 0000
- 0000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