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身边人比盗墓高手还厉害,不只看出地下有墓,还知墓主吃过啥
曹操的一次“考古发掘”活动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古代奇事多,盗墓尤奇葩。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曹操身边的一个能人、“考古专家”的故事,他比今天的盗墓高手还厉害,看看地面情况,就能知道地下的墓主生前吃了什么东西。
不少网友认为,曹操是盗墓者,其实当年没有人这么认为的,他的行为在当年可是受时人称道的,了不起的。
曹操到底盗挖过多少墓,无从知晓。但曹操挖墓的理由,在当年是冠冕堂皇的,也许当年人家也认为是“考古发掘”呢。
在以前头条号中,我说过曹操盗梁孝王刘武墓的事(见《曹操盗梁孝王刘武墓弄到金宝数万斤,刘武穿的玉衣盗去吗?》,曹操挖了刘武的墓,目的是取财宝。但在曹操所挖墓中,有的则是出于好奇,是“考古”想法。
南朝宋人刘敬叔《异苑》(卷七)有一则故事,说的便是曹操当年的“考古”经过。当时曹操身边有个能人,比今天的盗墓高手还厉害,不只看出地下有墓,还能知墓主生前吃过啥,于是曹操挖墓验证。
这故事是曹操北伐过程中发生的。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危亡之中的东汉王朝,为了彻底解决北方少数民族部落乌桓的侵扰,由曹操统帅,北征伐敌。征途中,他与一班随员爬上一处高峰上,看到有一山冈上草木不生,十分显眼。
随员中有个能人告诉曹操,这里不是山冈,必是一座古墓。
此能人叫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建安七子”之一。“建安”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5个年号,时间从公元196—220年,这期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7位文人最有名气,后世称为“建安七子”。
汉末文坛上,与“建安七子”相提并论的,是“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父子3人。可以说,“建安七子”与“三曹”构成了汉末文学的全部。
这10个人中,曹操年龄最大,也最爱才。
就是骂了曹操三代,揭了曹操盗墓老底的陈琳,曹操都没有与他计较,更没杀他,反招聘了他,封他为司空军师祭酒,后又提拔他为丞相门下督。
在曹操眼里,王粲更有才。
王粲确实有才,如果生在今天,肯定是考古专家、国学大师一类人物。王粲小时便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他在《三国志·魏书》中有传,称王粲,“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作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在今天话说,王粲语数都是强项,记诵能力更是惊人,过目不忘。
在建安十二年的北伐中,曹操彻底服了的王粲博学,知道什么叫见多认广。
看了不长草的山冈后,王粲认定下面有古墓,是因为他对前人生活风俗和丧葬习惯的了解。
王粲在对曹操说是古墓后,又告诉一个让曹操意外的秘密,说这墓主生前服食过生矾石。
生矾石一直是中国古人长生保健药的重要成份之一,也是古代炼丹家使用的重要原料,“五色药石”中也会有生矾石。生矾石还可以单独成药,如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千金方》中,就有“矾石散”一方,能治多种病症。
但是,矾石作为一种矿物也有毒的,适量服食有保健作用,但过量就是毒药,别说人了,就是有矾石的地方草木都难生。
山冈上不生草木,就是矾石毒气挥发了出来,把地面的植被烧死,致草木不长。
生矾石毒性大,古人还用作防腐原料来使用,填进墓室内,可保证尸体不腐。
对王粲的说法,曹操关信半疑,当即命令手下,把山冈挖开来。果然下面是一座大墓,墓内放满了矾石……
随带说一下,曹操在“考古发掘”了这座墓后,于当年五月到达乌桓,北征获得全胜。当年九月凯旋,收编了乌桓精锐骑兵,统一了河北。
- 0000
- 0001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