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湖北出土历2140年不腐男尸,刚看到时像才死,随葬品如新
69235

湖北出土历2140年不腐男尸,刚看到时像才死,随葬品如新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4:450

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168号墓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中国各地有很多“凤凰山”,在中国考古史上,凤凰山附近挖出的古墓也不少。

如湖北荆州凤凰山汉墓、湖南衡阳市凤凰山汉墓、江苏铜山县凤凰山汉墓、成都郊区凤凰山西墓、浙江瑞安凤凰山周墓……为什么在这些叫“凤凰山”的地方会发现古墓?原因很简单,古人认为这里风水好,喜欢埋在这里。

(楚纪南城凤凰山遗址)

在已发掘的凤凰山古墓当中,要数荆州凤凰山汉墓影响最大。这是继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之后,又一重大发现。

马王堆汉西出土了一具不腐女尸,凤凰山汉墓则出土了一具不腐男尸,而且年代还早!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说这座墓。

荆州凤凰山位于东周时期楚国郢都故址——纪南城内东南隅,紧靠故城的南城垣,是一处比附近地面稍高的小山丘。作为一国都城,城内怎么会有一片墓地?

这是因为在战国后期秦楚争战中,楚都城郢被白起率领的秦军攻破了,楚国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这事发生在公元前278年,白起攻占楚都后采取了毁城、屠城手段,一座历史名城完全破坏掉了,这是就史家所说的“白起拔郢”一事。

被秦人毁城的繁华楚都,就这么成了乱坟岗。

1973年-1975年,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组织人力,对凤凰古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先后发掘出了数十座秦汉墓葬,墓主中有许多是当时的中下级官吏。随葬品显示出秦文化因素,但墓坑、棺椁等葬制是楚国传统。

(湖南长沙马王堆考古现场)

这些古墓葬于楚国夯土台基上,不少墓把台基都打破了。发掘时从夯层内发现了不少绳纹板瓦和筒瓦片,还有陶豆、罐、盂、壶等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片。

出土不腐男尸是西汉墓,编为168号。

168号墓为长方形的土坑竖穴木椁墓,由墓道、墓坑、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口东西长6.2米,南北宽4.8米,墓底长5.4米、宽3.8米。埋得比较深,墓口至墓底达8.4米。

墓道在墓坑的东边正中,因为襄沙公路从上面通过,考古时只发掘到路基西侧,余下的没有挖。

(荆州楚墓考古现场)

168墓的封土十分讲究,分为三层,均经夯打。最上层为五花土,中间为较粗的青膏泥,椁盖板上14厘米以下的青膏泥则比较细密。

168号墓得以保存完好,与青膏泥封土有直接关系。

据发掘报告,上面青膏泥厚达5.4米,并经夯打结,防水防渗效果特别好。在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墓里的许多东西虽然经过两千多年,但刚出土时仍如新的一样,宛若时空穿越。

青膏泥中有相当数量的竹根、竹片、树根、树叶、苇竿、草叶以及杏核、桃核等,另出竹竿、绿叶、青竿、黄根。刚看到时,鲜艳如新。

(理木椁四周的青膏泥,与本文无涉)

168墓葬具为一椁二棺,保存完好。

木椁置于墓室底部正中,用厚木板搭成。椁顶平铺苇席八床,出土时和新的一样。

木椁呈长方形,长4.62米宽3.17、高2.19米(包括垫木);椁室由横梁、竖梁、立柱、门窗分隔为头箱、边箱和棺室三部分。

棺室与头箱之间有一副双扇门相通,棺室与边箱之间有两副双扇门相通,门的两边都有门板等厚的门框。

棺有内外两重,也就是民间俗称的“棺套棺”。内外棺均涂黑漆,并在盖板、四壁板的接合处用麻布和漆封闭多层。

(内外棺)

出土时,内外棺均侧置。外棺内有浸水,与椁室积水相通。

内棺内也有水,一具老年男尸仰身直肢泡于棺液中。

墓主生前不高,测得古尸长1.66米,体重52.5公斤。

出土时古尸的皮肤、肌肉等软组织均有弹性,四肢大小关节还可活动。

随后尸检发现,古尸32颗牙齿齐全且牢固,鼻道畅通,左耳鼓膜犹存,脑壳完整,脑膜血管清晰,内脏器官齐全,骨骼正常,皮下胶原纤维保存良好,与新鲜组织非常接近,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保存——也就是说,与刚死时差不多。

(168墓尸)

168号古尸为什么历两千多年不腐?除了造墓讲究,密封成功外,与下葬时采取的防腐水段大有关系。

不明棺液呈红色,古尸便浸泡其中,这些棺液收集后测量约10万毫升。

红色的棺液不应该是无心出现的,与放了朱砂一类防腐物质有关。

这些棺液是不是封棺下葬前注入,如今天医学实验室一样,将放尸体放入防腐液中?按中国传统的收殓风俗,这是不可以的。

但是,同墓地167号墓的考古发现,为这种推测提供了证据,不是不可以,而应该是这样。

167号墓棺内也发现发大量红色液体。

(马王堆女尸用内棺)

墓主为一老年女性,麻织品尚存,但尸体已腐烂,遗骸完整,存有部分脑髓和毛发。推测,收殓时用大量麻织品尚存丝包裹遗体。

有一奇怪的发现,棺内物品上都附有半透明状的结晶体。而棺底还有一层二三十厘米的沉淀物,内有豆类、朱砂等。

发掘时,椁内无水,但发现了最高16厘米的渍水线,证明以前椁室有过水。但是,棺内却储有80厘米高的液体。这怎么解释?如果说是下葬后地下水渗入,那为什么没有渗出来?就算后天渗入,比外面的水位高也是不可能的。

惟一解释,就是封棺前注入的防腐液。这比现代的防腐技术简单,却十分先进!

(马王堆女尸)

这一解释成立的话,那将改写中国,乃至人类尸体防腐史!

包括古埃及木乃伊在内,现在发现的古人尸体,基本都是干尸,湿尸而且是没有摘除内脏、脑髓的,2000年以上的十分罕见。

中国已发现2具2000年以上的湿尸,单从防腐技术和水平上讲,超古埃及木乃伊。除了马王堆古尸,通过科学考古发现的,就是凤凰山168号男尸,而且比马王堆古尸早。

马王堆共发现3座汉墓,三座墓葬的时间相距约20多年。3号墓出土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字样,显示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

但出土古尸的1号墓在营建时分别打破2号墓和3号墓的封土,说明其下葬年代要晚,不会晚于20年。

168号墓的随葬品和随身衣物也都保存完好。

出土了“告地书”(牍)、笔、墨、天平衡杆,以及漆器、铜器、陶器、竹器、丝麻织物、木俑等5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以漆木器居多,有160余件。木器有木俑、车、马、牛、狗、梳、篦等,木俑最多,有61件。

这些随葬品主要放置在头箱、边箱和棺内头箱中。内外棺主要随葬墓主的衣、冠、裙、鞋、袜以及玉璧、铜带钩等服饰品。

墓主的身份也被出土物实证。

(遂印)

在外棺盖上有木杖一根,死者口中含有一颗玉印,阴刻一“遂”字。

墓中出土的牍——“告地书”上记载,墓主名为“遂”,是江陵西乡市阳里人,死时年龄约60岁,下葬时间为西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距考古出土时已有2140年。

墓主的身份远低于长沙马王墓男主。生前爵位为“五大夫”。西汉爵位有20级,从最低的一级到最高的二十级,“五大夫”为第9级。

(汉朝老百姓)

“官爵”现在是一个词组,但“官”与“爵”是不同的,官代表权力,爵象征地位。秦汉时一般有官就有爵,但有爵不一定当官。

168号墓主遂有爵无官,怎么回事情?爵位应该是买来。

西汉时买卖爵位是合法,朝廷鼓励。汉文帝时,为了充实国库,“令民入粟受爵”,就是俗话说的“花钱买官”。实行“卖爵”制度的目的是让土豪,即地主和有钱粮的人“交公粮”。

(汉官)

刚好墓主遂是在汉文帝实施“卖官爵”第二年去世的,有买爵的机会和条件。

还有一点,遂的《告地书》是当时的县丞写的。县丞仅次于县长,如果生前不是土豪,没有一定实力,县丞是不可能给他写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