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古人并非都愿意生孩子,有的生了也不想养,越国一促生政策很有效
69331

古人并非都愿意生孩子,有的生了也不想养,越国一促生政策很有效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13:140

古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如今,年轻人“不想生孩子”似乎已成一个社会现象,不少男女即使已经结婚,也不想早早要孩子。至于生“二毛”,现在育龄夫妇意愿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积极了。

(现代夫妻)

生与不生,在古代也是一个问题。

或许有人会认为,古人喜欢生孩子,事实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古人都是不想多要孩子的。只是到了清朝,中国人的生育愿望才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人口大爆炸,为今天的人口增长奠定了基数。

古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直接的原因是税赋太重,有“人头税”,人口多就交税多,所以很多家庭“多子多福”愿望只能想想,真正多子女、妻妾成群的,都是权贵一族。

(古代夫妇)

因为国民不愿意生,中国古代很多朝代往往通过政策性手段,提倡“多生”,如在吴越之战中,被吴国打败的越王句践实施“强国战略”,其中有一重要举措就是鼓励生育,增加国内人口。

句践当时搞计生的决心很大。据《国语·越语》所记,越国当时对孕妇实行“公费医疗保险”,女人生产时只要通知政府,医生人务很快便会赶到产妇家里助产。

如果生的是男孩子,奖品是两壶好酒,一条狗;

如果生的是女孩,奖品是两壶好酒,一头小猪;

如果是双胞胎,政府安排免费保姆;如果是三胞胞,政府安排免费奶妈,也就是说,由国家来抚养。

(古代妻妾成群,剧照)

但在很多时候,如越国这样鼓励生育的手段难以到位,民间自然会主动“少生”。自觉采取节育、避孕措施,这也是古代中国计划生育的一个特点,是古人不愿意生孩子的反映。

“溺婴”现象,就是古代中国民间一种主动“少子”、“不养”行为。

所谓溺婴就是在婴儿产下后直接放进水盆中呛死,其中以溺女婴为多。溺婴现象的根源是抚养不起孩子、人头税负担过重。由于古代不兴避孕,也无现代的避孕药物,妇女在生产后,只能采取这种原始而野蛮的手段,达到“少子”愿望。

(古代夫妻,剧照)

事实上,为了避免“溺婴”带来的人性痛苦,古人也曾想出了五花八门的秘方、怪招,达到节育、绝育、少生的目的。

如过去有一种叫“青粉”的秘方,女人服用后便不会怀孕。青粉实是一种能要人命的绝育药物,由于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多为妓院老鸨强制青楼女子服用,民国时东北妓院中仍可见此避孕方法。

(古代儿童)

永久性的绝育手段,现代有“节扎术”,古代有吗?有,但很恐怕。

男的叫“自宫”,俗称“去势”;女的叫“幽闭”,又叫“禁闭”。这都是直接把男女的生殖器官去除,无异于杀人,通常被作为一种刑罚手段来使用,并非常规的节育方式。

倒是传说皇家有不少“不伤身”的节育手段:汉代后宫有“贴肚脐”偏方,在嫔妃的肚脐上贴上一种药膏,便不会再怀孕。清代皇宫则有“点穴”避孕秘术,皇帝与嫔妃性交后按摩嫔妃下身某个穴位,使之不孕。

(古代嫔妃,剧照)

皇帝后宫美女如云,实行计划生育的事实应该存在,但这些偏方秘术是真是假,就难说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