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古人放假有多爽?唐朝清明节最少放4天,不需要调休,
69495

古人放假有多爽?唐朝清明节最少放4天,不需要调休,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9:180

古代怎么放假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清明节,又到了。

自2008年与五一、中秋一样,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后,加上调休的两天时间,清明节也成了“小长假”。都说古人很重视清明节,那么在古代中国,清明节是怎么放假的,何时成了法定假日。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这事。

(春游)

在古代中国,是没有“星期天”概念的,但休息日一直存在,而且,中国古人享受休假的历史还比较早,至迟在秦汉时期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休假制度。

与现代休假制度十分接近,也是工作5天便休息的“五天制”。不同的是,古代只能休息1天,不像现在可以休息2天;叫法也不一样,现在叫休假、放假,古时称为“休沐”、或“洗沐”。

古人为何把休假称为休沐?一个“沐”字便透露出了端倪,是因定期让现在叫公务员的公职人员回家洗头洗澡、搞个人卫生需要而产生的。

(着汉服现代女性)

最先享受休沐制度的人群,应该是给皇家当差的一批“公务员”,即所谓“中官”,也叫“内臣”。中官给皇家当差,宫内又没有为他专设洗澡的地方,所以只能定期、轮流回家换洗。

休沐制度推广开后,便形成了一种国家休假制度。唐人张守节撰《史记正义》 中所谓“汉官五日一假洗沐也”,说的就是这么回事情。

(宫女,现代人扮)

除了“五天制”,汉代休沐还有“十天制”,即干10天休1天。

但在汉代,好多有想法的“公务员”会主动放弃休假。如与汉哀帝刘欣有“断袖之好”的董贤,当年就是一位中官(太子舍人)。每到休沐日,董贤都不“回家洗澡”,一心陪侍皇帝,赢得了刘欣的欢心。因为董贤长期不休假回家,刘欣竟然下令让董贤将老婆带到宫内住,方便夫妻相聚。

(断袖之好)

在汉代的休假制度中,除了休沐这样的轮休,还有例假。例假更接近现代的法定节假日概念,从《汉书·薛宣传》中透露出的信息看,汉代国家法定节假日很少,起初只有两个,一是夏至,再是冬至,各放假5天。到东汉和产时增设“伏日”。

虽然汉朝有成熟的放假制度,但此时的清明节,仍不是汉朝的国家法定节日,一直到唐朝才成为法定假日。

李隆基(唐玄宗)做皇帝时,将清明节扫墓正式编入礼典,属当时的“五礼”之一,清明节的地位因此得到抬升,清明假期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当年继元宵假期之后春天里的“小长假”。

(古人郊游,现代人再现)

唐朝时清明小长假是4天,和寒食节连在一起。

唐代清明节“小长假”安排不需要调休,将寒食、清明二节连着放就行了,其间,也曾有过几次变化的。

也许是时人觉得小长假不够长吧,到李亨(唐肃宗)当皇帝时,唐政府决定增加寒食清节的假期天数,将唐玄宗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定下的千秋节放假3天的规定,减为放假1天,而将寒食清明假期由4天增加到7天——在中国节假日史上,清明节首次成为了真正意义的“七天黄金周”。

(古人郊游,现代人再现)

(注,部分图源网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