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今天看很普通的家具改变中国人就餐方式,聚会从此“一起吃”
分餐制是如何改成合餐制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文章来说说,丝绸之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我周四(2017.11.16.)《北京晚报》独家专栏上,要讨论的问题。
丝绸之路对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最大的,最深刻的地方反映在就餐方式和吃饭行为上。在秦汉及以前,中原地区流行“分食制”,正规场合往往是“席地而座”:面前的矮案上摆上食盘,各自食用盘中餐。在民间日常生活中,更多是则蹲着或是站着,“端碗吃饭”。
(秦汉时流行的“席地而坐”)
在“丝绸之路”开通后,随着西风东渐,现代最流行的的大家围桌就餐方式出现:一大群人围坐在一张桌前,热热闹闹地一桌子菜,“大家一起吃”,——此即合餐制。而在合餐制之前,中国人崇尚“分餐制”,即俗称说的“你吃你的,我吃我的”。
合餐制也称为“合食制”或“会食制”。这一就餐制度是何时发生变化的?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密切关系,其重要标志之一是“胡床”从西域的引进——胡床的出现,引起了中国的餐饮变化,就是这件在今天看来很普通的家具,导致中国的就餐用具和就餐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明代胡椅,比早期讲究多了,用黄花梨木制作)
大家都知道,古人一般将从西域和北方少数民族传入的东西以“胡”来称呼,如胡麻、胡椒、胡桃、胡萝卜,这些都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的。相应地,如果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来的,则都有“洋”字,如洋葱、洋酒等。
“胡床”就是在东汉时,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家具。据宋程大昌《演繁露》:“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桓伊下马据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胡床”并今天我们说所说的卧具,而是与椅凳有同样功能的坐具。胡床比盘腿屈膝而坐要舒服多了,所以甫一进入中原,立即受到贵族的欢迎。据《后汉书·五行志一》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图:韩熙载夜宴图中已坐高椅,但仍行分餐制.jpg)
胡床进入中原的深远影响,并不仅仅是坐着舒服,而是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就餐方式——秦汉及以前,中国通行的是低案置菜,屈漆盘腿,席地而食的方式。在胡床进入后,则改为坐在高椅上,悬腿就食。以前的低腿几案,也相应地加高,成为桌子——这为“围桌就食”食俗在用具上作了准备。
笔者这一推测是有根据的,在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中原后,胡床已成为当时贵族饮食活动中必备家具。《晋书·五行志上》记载:“泰始(晋武帝年号,公元265-274年)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槃,及为羌煮貊炙,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会,皆以为先。”
(图:明代仇英《春夜宴桃李园图》,局部)
这个记载透露,坐椅子(胡床)吃饭风俗,在三世纪西晋时,已在中原西晋贵族阶层很流行。有高规格聚会时,悬腿坐胡床,围坐吃胡食就流行了,而不是以前的席地而坐分餐制。就这样,传统的席地而坐分餐制,因为胡床的出现而受到强烈冲击!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合餐制迎合了中国人聚会、爱热闹心理。所以,合餐制一经出现,就流行了起来。到唐朝时,这种就食方式已全面确立。
(西安市南里王村唐代韦氏家族墓壁画“宴饮图”)
现代考古已证实了这一点,如1987年发掘的陕西长安县南里王村唐代韦氏家族墓中,就发现了当时的合餐宴饮场景,墓室东壁上有一处壁画:一张长方形大桌,大家围坐在周围,桌上杯盘罗列,有蒸饼、胡麻饼、花色点心、肘子肉、酒……也都摆放其上。(见上图)
在敦煌的壁画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大家坐在一起吃”场景。这种集体聚餐与现代已无两样,到了餐饮业十分发达的宋朝,今天仍十分流行的聚会合餐方式,已相当成熟和流行。一些朝廷官员有空时就会相约酒馆,聚到一起嗟一顿。而在举办红白喜事时,也有了宴席的概念,亲戚朋友都在一起,连边交流,如今的“喝喜酒”在宋朝时很流行。
(山西平阳金代墓砖雕,夫妇坐在椅子上,相对而食)
当然,由分餐制到合餐制的转变,也是一个渐变、逐步接受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悬腿而坐古人称“胡坐”,中原人一度视为“没有文化”的野蛮坐法,所以在“围桌而食”的同时,虽然坐着高椅高凳,但还仍存在分餐现象。还有有保留着“席地而坐”传统,不是坐在椅子或凳子上,而是蹲跪着。
还有,分餐制并未因为“大家一起吃”的合餐制成为主流就食方式而彻底退出历史,相反一直到今天仍存在,如在一些诸如国宴这样的重要宴会上还是分餐方式。总地来说,分餐比较科学、卫生,而合餐有气氛,比较热闹,有利于增进感情和交流。
(农村常见的酒席合餐)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