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孙女是被其男宠所送“秘药”害死?意外考古发现颠覆历史
武则天男宠给永泰公主送“秘药”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曾聊了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之墓被意外考古发现的事情,对于她的死因,没交代清楚,这里就来聊这事情。
因为议论祖母武则天与男宠的风流韵事,一般认为永泰公主就是因为这样“嚼舌头”,被武则天处死的。现代学者在永泰公主墓考古之后又作了新解,分析认为可能不是这么样,便把永泰公主的死因弄复杂了。
这都是一方墓志惹出的麻烦。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永泰公主墓志盖)
过去,墓志铭行文时讲究避讳。皇家的墓志均属官刻,一般由当时“太有才了”的文人执笔,避讳更深。永泰公主的墓志,由唐中宗十分青睐的时太常少卿兼修国史臣徐彦伯撰书。徐是当年有名的大才子,所撰志文精美,情意浓浓,喻意深远,但却滴水不漏,让生者死者两不尴尬。
主人被武则天杀的事实不能不说,又不能明说。于是徐在志文中大量使用曲笔,隐而不露,任后人理解,想不到忽悠了共和国的考古专家——所谓“难产说”,就是对墓志的曲笔误解所致。
永泰公主16岁时以郡主身份嫁给其表哥、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死时仅17岁,结婚不满一年。结合墓志考证,永泰公主与其丈夫武延基的死亡时间仅相差一天:丈夫先死,是九月初三;永泰公主后死,是九月初四。由此可见,夫妻俩确非同时被处死的。
(永泰公主墓壁画,侍女丰韵,比下图现代影视中的形象要优雅多了)
(张艺谋执导影片中的唐代宫女形象,对比永泰公主墓壁画,实际胸露没有这么夸张的,俗!)
为何没有被同时处死?学术界推测,最大的可能是永泰公主当时已有孕在身。唐律中规定:“诸妇人犯死罪怀孕当决者,听产后一百日乃行刑。”这与现代一样,对孕妇是不能立即行刑的,要在生产以后。
当时具体下令行刑的是谁?从史料上看,并非武则天本人,也非受武氏宠幸的二张兄弟,而是时为太子的唐中宗李显。
据《旧唐书·张易之传》记载,武则天由于年事已高,好多政事都是交给男宠张易之兄弟去处理。对孙子、孙女们“嚼舌头”案,武则天也没有亲自插手,这毕竟是桩家事,“案犯”又是隔代人,便让李显自己来“管教”子女。
(永泰公主墓室)
在张易之兄弟的淫威之下,软弱的李显不得不“往死里管教”孩子,违心对女儿永泰公主、女婿武延基、儿子李重润下了杀手。但李显心里实在不忍处死已有孕在身、曾与他一起受难的女儿,便欲借唐律规定,想放永泰公主一条生路,对她进行了一通杖打。也许受此杖刑,永泰公主流产了。
但张易之兄弟并未能放过永泰公主,可能他们看出了李显的想法,随即(也许就是在当天晚上)便以慰问永泰公主为名,派人送来治疗杖伤,或治小产的特效药,让永泰公主服用。谁知,药里已被下毒,永泰公主服用后很快毙命。
(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兄弟,现代影视形象)
“忿双童之秘药”一语中,隐藏的就应该是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信息,所谓杖杀、缢杀、自杀可能均非致命的死因:永泰公主系让张氏兄弟毒死的。
“双童”应该是隐指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秘药”则应是下了毒的神秘之药。如果没有下毒,二张兄弟送来的是良药,墓志铭中又何必用“忿”这样的字呢。这个“忿”字,虽然是徐彦伯写的,但表达的却是李显的心情,其悲痛之情尽在一字之中。
有学者认为,“双童”是《左传》中“二竖”的另一种说法,代表病魔。笔者觉得这样理解太复杂,即便“双童”代表病魔,那“秘药”又怎么解释?
(年轻时的武则天,美得迷住了太子李治,现代影视形象)
可能正因为女儿死的冤惨,事实上自己也是杀害亲生女儿、女婿、儿子的凶手,所以在复位之后,李显第一时间给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改葬礼,“号墓为陵”,陪葬乾陵,以这种荣耀抚慰亡灵——这也应该是武则天的意思。
不论怎么样,这方现代考古中发现的永泰公主墓志,确实颠覆了历史,虽然永泰公主死因并没有因墓志的发现而水落石出!
(武则天与面前张易之调情,现代影视再现)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