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早期并无专用书橱书架,但藏书的方式很实用,还贡献了一个词
古人的藏书都放在什么地方?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每个读书人都希望有一间书房。
书房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并不是书桌、书橱、几榻、香炉、盆栽什么,而是书籍。古人的藏书都放哪?早期人们的书与衣物一样,人们多藏之于箱(笈)里,珍贵图书的代称“秘笈”一词,便由此而来。
箱、盒、橱、柜等贮物用具,古人通称为“庋具”,有木质、竹质、皮质等不同,比箱子小的称为“匣”,方便携带。将藏书放在箱匣之内,是古代读书人传统的贮书方式之一,苏轼在虔州吕倚家看到情况就是这样,有诗称“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籍X”(造字:“笈”下“及”换成“吕”)。将藏书放在箱子里,即使在书橱流行的现代,都很常见。
橱的出现,起初并不是摆放书籍的需要,而是厨房用物。明方以智《通雅·杂用》称,“以其贮食物也,故谓之‘厨’,俗作‘橱’。”
(顾恺之绘《女史箴图》)
晋朝时,已出现用橱子来存放书画作品的现象。《晋书·顾恺之传》记载:“恺之常以一橱画寄恒玄。”又据《南史·陆澄传》,“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由此可以知道,当时人们的书房中已出现书橱(柜)摆设。
橱柜正式成为书房标配,应该在书房大兴的唐朝,白居易的书房中已有木质书柜,其《题文集柜》一书称:“破柏作书柜,柜牢柏复坚。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
(白居易画像)
皮日休《秋晚访李处士所居》亦称:“书阁鼠穿厨簏破,竹园霜后桔槔闲。”有意思的是,皮诗不只反映李处士的藏书方式,还把藏书者最忌恨的老鼠咬书现象描述了出来。
当时讲究的书柜相当精致。唐苏鹗《杜阳杂编》记载:好神仙之道的唐武宗,“马脑樻方三尺,深色如茜所制,工巧无比,用贮神仙之书,置之帐侧。”这玛瑙柜是渤海国进贡的。
(明朝书橱)
宋朝时书房中藏书的橱柜内做成隔层或抽屉,带门上锁。
时人李仁甫在编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时,特地做了十只大书厨。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修史法”条称,“昔李仁甫为长编,作木厨十杖,每厨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真可为法也。”
又据宋郑景望《蒙斋笔谈》,北宋名相富弼的书房中,放置了几十个书柜,其中有一只柜子锁得很严,原来里面都是他收藏的道家方术一类秘笈。
需要注意的是,书房的书橱与书柜是有区别的,前者高大,后者较矮,柜面可当桌面来使用。明朝时,书橱的制作水平已相当高了。
(明朝书柜)
据明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笺》:“明初有书橱之制。上一平板,两旁翘起,用以搁卷。下空格盛书,旁板镂作绦环。洞门两面掺金铜滚阳线。中格左作四面板围小橱,用门启闭。掺金铜铰,极其工巧。”
现代书房很流行的书架,在明朝时已开始使用,时称“书格”。书格与书橱的区别是敞开的,正面大多不装门,两侧和后面也多透空,可以看到书格上放的图书。
(明朝书格)
- 0000
- 0000
- 0000
- 0002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