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新:盘龙城时代的国际关系
原创 2016-08-31 郭立新、叶增柯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2016年7月11日,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教学日程临近尾声,这一天下午和晚上,暑期学校举办人、来自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郭立新教授,在七个多小时的演讲中,为参加暑期学校的全体师生做了名为“盘龙城时代的国际关系”的讲座,系统讲解其最新研究成果。现整理摘录如下:
郭立新教授下午的演讲系统分析了类型学和碳十四这两个考古年代学最常用的方法。晚上的演讲则首先列举他所收集到的二里头、二里冈遗址的碳十四数据,指出我们此前对两者的年代判定存在偏早的问题,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约是BC1735—1520年前后,二里岗文化年代约为BC1509—1300年前后。而盘龙城遗址目前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偏少,且数据的详细信息不够清晰,但通过分析,可得出盘龙城一至六期的年代约为BC1700—1300年前后,第七期则对应殷墟二期。
郭老师随后对盘龙城与二里头、二里冈遗址的陶器进行了类型学的分析,指出两者所共有的陶器类型,在盘龙城遗址中都有自身完整而清晰的发展轨迹,鬲、爵、斝、硬陶尊等器物在盘龙城出现的时间早于二里头、二里冈遗址,推测是盘龙城首先发明使用,北传影响到郑洛地区。
郑州二里冈上层铜器窖藏出土的各种青铜器,分别与盘龙城、吴城和三星堆非常相似,其中大部分器类、器型与盘龙城相同,应考虑到这些在空间上相隔遥远的青铜礼器,同一类型者在同一地点制造的可能性甚高。学界传统上从郑洛看四方,以二里冈——殷墟为标杆,认为这类器物应是在郑州制造,而后流散四方。但是,郭老师利用碳十四数据对吴城、盘龙城和三星堆的年代进行考证,发现三者青铜器的制造年代均比郑州二里冈青铜器窖藏所处的年代早。这从时间维度证明,三者青铜器中与郑州二里冈相同的器型,不可能是从后者流传过去,实际情况正好相反:郑州二里冈青铜器群的大部分,包括铜器窖藏中出土的大部分爵、斝、觚、簋、提梁卣等礼器,是从盘龙城流传而来的,少部分亦得自吴城和三星堆。
在对陶器、青铜器进行类型学和碳十四测年分析的基础上,郭老师向我们描绘了盘龙城时代的历史地图。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冶铸技术至迟在石家河文化中期起步,在公元前1600年盘龙城二、三期之际取得重大突破,开始铸造大型坚固的青铜器。至公元前1500年前后,盘龙城进入鼎盛,盘龙城的楚商王朝直接掌握鄂东南赣西北地区的金属矿料开采和冶铸,并构建了一个以盘龙城为核心的远程贸易体系,位于北部郑洛地区的二里头、偃师、郑州,位于东南部的虎国吴城、牛城,位于西部的三星堆等,都是这一贸易体系的参与者。金属矿料、青铜器、食盐等各具地区特色的资源是这一贸易体系中的重头。
公元前十五世纪,吴城学习模仿盘龙城青铜制造技术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青铜文化,快速崛起于赣中地区。同时,成都平原的三星堆人也掌握铸造大型坚固青铜器的技术,大量铸造并供于神庙。
就在南方以长江流域为核心的农耕文明区,诸青铜文化稳步向前发展之际,在其北界黄河干流区域的郑洛一带,一方面面临着北方游牧游战族群不断南下掠夺和冲击的风险,另一方面又因位于不同生态和生计的交界区而有较多的商业交换机会。在此背景下,郑洛一带相继出现一些重要的城邑或国家,如二里头、偃师城、郑州城。这些城的命运兴衰同时受南北两方面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与来自南方农耕文化区的支持,特别是盘龙城的支持力度有关;也和北方游牧游战族群南下进攻和交易的方向、强度直接相关。他们开始时是顺黄河干流而下,经三门峡进入豫中平原农耕区;后来转而向东,沿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南下。相应地,在盘龙城时代的早期,北境最重要的城邑和国家是位于三门峡口的二里头和偃师城。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北部的重要性下降,至公元前十五世纪中叶偏早阶段,位于东北部的郑邑开始建城,并变得越来越重要。与二里头相比,偃师、郑州与盘龙城的关系显得更为紧密,因而也获得更多的支持。在公元前十四世纪早期,郑州发展成为最重要的边境城邦,南北各方在此交易,相互防卫。在此背景下,盘龙城、吴城和三星堆等地制造的青铜重器,皆辗转来到郑州。
在公元前1450年开始的新一波冷化周期,不断加大在亚洲大草原生存的游牧游战族群的生存困难,迫使其不断南下。其中一支拥有马车的族群,在公元前1380年左右,在其首领盘庚的带领下,突破燕山屏障,沿太行山东麓南下,凭借其拥有马车而获得的军事优势,打破洹北城,在安阳殷墟建都立足。又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努力,其势力不断壮大,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在殷商王武丁的指挥下征服郑州,并南下远征,打败盘龙城,使后者成为殷商在南部的据点(盘龙城七期),并将盘龙城的技术、人员和青铜器等据为己有。
随着盘龙城被武丁摧毁,以盘龙城为核心的远程交换贸易体系崩溃。受此影响,三星堆没落,取而代之的金沙古国,因缺少铜料而只能铸造非常小型化的器物。南方虎国(吴国)网络中的吴城势力受到打击,被赣中牛城、湘中宁乡炭河里一带的新兴势力兴起。
(执笔:叶增柯/ 编辑:江俊伟)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