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这座帝王陵反盗墓相当成功,日本人挖三个月,都没能找到地宫在哪
70062

这座帝王陵反盗墓相当成功,日本人挖三个月,都没能找到地宫在哪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03:400

日本人挖三个月未找到辽祖陵地宫

上篇《日本最想盗的中国帝王陵》一文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兴趣。这篇把网友关心的问题交代一下:日本人盗辽祖陵得手了吗?

图:辽祖陵遗址附近的石棚,传是辽太祖下葬时的停尸房

图:辽祖陵遗址附近的石棚,传是辽太祖下葬时的停尸房

图:辽祖陵遗址所在山貌形势

辽亡国后,辽祖陵遭女真人毀灭性的破坏。《契丹国志》记载,1120年(金天辅四年)夏天,“金人破上京祖州之天膳堂,焚略殆尽,发掘金银珠玉”。

到了民国时,日本人又想盗掘辽祖陵。

辽祖陵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北,一巨大的袋状山谷中。谷间丛林茂密,泉水潺流。此即《辽史》中所记载的“黎谷”、“液泉”,当地蒙古族人称之为“依贺保勒格”。

图:辽祖陵遗址上发现的大型建筑柱础,雕工非常精湛。

从史料所记来看,辽太祖陵由陵区和奉陵邑祖州两部分组成,陵区的山门巧妙地借用了天然的山谷,构思奇巧,十分独特。祖州为守护和祭祀辽太祖陵墓的奉陵邑,陵在城西北约2公里的山谷中。当年这里的地面上还有宏伟壮观的建筑,后被毁,现仅存一些砖瓦碑石等。1988年1月,祖州和祖陵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从2007年起,连续几年对辽祖陵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先后发掘了一号陪葬墓、龟趺山建筑基址、甲组建筑基址等。2010年10月,发掘了黑龙门址(即一号门址)和四号建筑基址,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图:古版《契丹国志》

“布袋谷”极为险峻,四周群山环抱,重峦叠嶂,草木茂盛,其峰巅间豁口处均以石块筑成高大壁垒,无径可通谷内。现在仍可以看到,在谷口处有两座巍然耸立的岩峰,高有70多米,如巨龙昂首,东西对峙,形成一座自然的山门,《辽史》中称之为“黑龙门”,是出入峡谷的唯一通道。而辽祖陵是“凿山为殿”,陵墓本身的坚固程度非同一般。

“黑龙门”两侧山势陡峭,形如阙楼。峭壁之间80余米,其间建有雄伟的陵门城楼建筑。“黑龙门”由门道、墩台、陵墙、慢道、涵道等和高大的城楼建筑组成。

图:祖陵陵地貌“布袋谷”(从山下看,地势险峻)

图:祖陵陵地貌(从山上看,“布袋谷”真的似布袋)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日昭和十年),日本人光顾了“黑龙门”这一带。到了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日昭和十四年),日本人在盗掘辽庆陵的同时,花费巨资,在此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大规模盗掘。

但是,日本人盗墓也有蠢死了的时候,远不如用洛阳铲的中国河南人会盗墓,他们最后并没有得逞,始终没有弄清、更没能找到辽祖陵的地宫在哪里,甚至连墓道也没有挖到。

最后,日本人盗走了地上文物作罢,其中包括耶律阿保机夫妇玉册残简等珍贵文物。这些珍贵文物后来全部被盗运至东京,藏于当时的东方文化研究所内。

图:辽太祖陵遗址

图:辽太祖陵遗址

看来,皇后述律氏选择陵址时是经过深思熟虑、多方勘察的,充分考虑到了日后的盗墓问题,反盗墓设计相当成功(有关中国古代反盗墓手法,笔者在《盗墓史记》一书中有详述)

在反盗墓设计上,辽代契丹人还是用了心思的,现代考古发掘的辽墓,不少都是未被盗墓者发现的的。如吐尔基山辽墓(见下图),便是一座未被盗掘的千年古墓,这让当年发掘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兴奋不已。

图: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境内吐尔基山辽墓主室(局部)

图: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境内吐尔基山辽墓彩绘木棺

图: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境内吐尔基山辽代贵族女墓主人颅骨,一头乌发,发型完好

中国考古专家相信,辽祖陵地宫——明殿到现在仍没有被盗掘,从现存遗迹分析,即便早期女真人对祖陵进行了灭顶性破坏,也没有挖到通往地宫的墓道。这也成了一大谜团,辽太祖的地宫到底在哪?

希望这个分析是正确的!有朝一日,如果真的考古发掘到了祖陵地宫,说不定会有惊世大发现,填补辽史空白!

顺便说一下,就盗墓圈的技术来讲,只要知道陵址大概范围,地宫相对是好找的,这一点洛阳一带的盗墓者完全可以做到。下图为陕西宝鸡大唐秦王陵二号墓地宫和一号墓莫道,就被盗墓者率先光顾,地宫中间摆放的是精美的大石椁,躺尸内棺放在其中。

图:陕西宝鸡大唐秦王陵二号墓地宫

图:陕西宝鸡大唐秦王陵一号墓墓道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