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曲阜鲁城遗址
西周至战国的鲁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县城及其外围。周成王时周公长子伯禽在此建都。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楚灭鲁后,此地为鲁县县治。西汉景帝三年(前154),鲁王刘恭以此为都,直至西汉中期。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在此调查和发掘汉代遗迹。1977-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又作了详细勘查和发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曲阜鲁城遗址平面图
城市范围最晚形成于西周晚期,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最长处为3.7公里,南北最宽处为2.7公里,四周围有城壕,城垣从西周晚期至西汉经6次夯筑、修补。东、西、北三面各有城门3,南墙有2门,门宽7-15米。城内西部至北部有西周前期堆积,晚期堆积扩大到东北部,东周时期的遗存遍及全城。
▲ 北城墙剖面
▲ 城墙排水系统
城中部和中南部的周公庙高地及其周围,钻探出密集的大型建筑基址9处,其东、西、北三面发现有夯土墙基。此即春秋至西汉时的鲁王宫城。城内已探出东西和南北交叉的街道各5条,皆通向城门或重要遗迹。其中一条南北街道对准宫城中轴和南垣东门,这一城门外两侧有东周的“两观”基址,其南1.5公里许有“舞雩台”夯土台基。这几处排列成直线的遗迹,说明城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按中轴线位置来规划的。鲁城的宫城位于郭城中心,这略似《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述都城规划而异于其他东周都城。
▲ 周公庙西夯土建筑基址出土石壁
▲ 陶鬲(高15.7厘米)
▲ 灰陶簋(高11.8厘米)
▲ 铜鼎(高18.2厘米)
▲ 铜簋(高16.4厘米)
▲ 铜盘(38.7厘米)
▲ 铜盨(通高21.5厘米)
▲ 铜壶(通高38厘米)
城内北部和西部发现周代冶铜、制骨、烧陶和冶铁遗址共10处,有的一直延续到汉代。城外东部发现烧陶遗址1处,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也有瓦、瓦当等。陶器器形以鬲、甑、豆、盆、盂、圜底罐、瓮为多。在城内西部还发现了100多座西周东周墓,出土随葬品有陶器、铜器、蚌器等。遗址和墓葬所出陶器,表明西周时的鲁文化是综合了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