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文化遗产:这个展的玻璃,扎心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看了心仪已久的“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特展,展览并不大,可是一进门就被各色玻璃美器当场闪晕啦!要是每一件都能拥有个同款该多好呢?“一樽酌罢玻璃酒,高枕窗边听雨眠。”
展览以时间为轴分为“孕育与初生”、“传播与融合”、“绽放与辉煌”、“西方与东方”四个单元。又以东西文明交流为主线,涉及古埃及、两河流域及周边文明、希腊罗马、古印度、中国和东南亚等,几乎涵盖古代世界(公元1400年之前)所有主要生产和使用玻璃的文明。展品的时间和地域跨度广,通过360件(套)古代玻璃艺术品,让人们从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中,体悟融合发展。
玻璃到底是啥东东
别看玻璃在今天无处不在,但在古代却是一个稀罕物。自然界存在大量矿石、玉石和宝石,它们都属于晶态物质,由多晶体和单晶构成,玻璃虽然晶莹且坚硬却不是晶体,而是非晶态物质。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玻璃则没有,只有使其形态发生变化的温度范围,可以说是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外的第四态。玻璃是由石英砂为主,加上助熔剂和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下烧制而成的非晶态硅酸盐化合物。它在现代是常见的普通材料,历史上却曾是价值堪比黄金的奢侈品,只有少数上层显贵才能享有。
费昂斯是什么?
费昂斯就是玻璃的前身。在公元前四千纪中期出现在埃及和两河流域的乌鲁克地区。
费昂斯的加工方法就是先压磨后烧制,一次成型,并且烧制温度较低,大概在700-1000度。而玻璃却不同,是先制料,然后在玻璃料尚软的时候再进行形状加工,烧制的温度是在1700度左右。
玻璃的横空出世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玻璃制品年代约在公元前三千纪早期。出土于叙利亚阿姆克平原的帖尔叶犹底遗址。在公元前1450-1100年,埃及工匠利用“型芯法”制作出色彩缤纷的玻璃容器,有瓶、罐、盘等,在法老的陵墓和宫殿遗址中大量出土。
到公元前一世纪的古罗马帝国时期,贵族们日益奢侈的物质需求,促进玻璃工艺突飞猛进。“吹制技术”的发明是玻璃制作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革新,玻璃的成型工艺得到简化,产量大为提升。优美的造型,流畅的线条和匀称的器壁,都要归功于此。
罗马时期已有雕花、套色、绞丝等玻璃制作技术,传到波斯后,切割和磨花技术又被加以完善,最后通过丝绸之路东传到了中国。玻璃珠饰、玻璃器物和玻璃工艺,经陆路、海路而至中原,在本土消化并根据东方的审美和需求得到再造。
中国的玻璃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战汉时期的玻璃主要是铅钡玻璃,以氧化铅和氧化钡为主要成分,而进口玻璃是纳钙玻璃,以氧化钠和氧化钙为主要成分。这是因为大家所用的助燃剂不一样,铅钡玻璃用的应该是方铅矿和重晶石,而纳钙玻璃则用泡碱或草木灰助燃。玻璃在古代中国有过很多别名,比如 “颇梨”、 “颇黎”、“玻瓈”、琉璃”、“药玉”等,明清时期被叫做“料器”,它的制造工艺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新疆天山北麓出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费昂斯材料人造硅酸盐制品,时间是公元前两千纪早期。中国古代的玻璃始于春秋末期,学习西方的先进工艺,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后,绵延不绝直至近世。 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中期,中国本土玻璃特别是以铅钡玻璃配方制作的眼纹玻璃珠饰层出不穷,常镶嵌于铜镜、带钩、车饰、青铜器等器物上。这类眼纹玻璃珠(俗称“蜻蜓眼”)是战国玻璃艺术的巅峰之作,可见于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高等级墓葬中。中国古代玻璃工匠还创造出隋唐铅玻璃、宋元钾钙玻璃和清代官造玻璃,形成了独特的东方玻璃工艺体系和艺术。
中国传统的玻璃制造技术包括模压法和烧结法。中国古代玻璃制品的典型样式玻璃璧、玻璃耳杯以及玻璃剑首就采用了模制技术。早期的模具由泥土制成,称为“泥范”,泥范成型后烘干,倒入高温玻璃溶液之前还要预热,这样可以防止玻璃溶液突然遇冷,还有一定的退火作用。模制技术包含单面模压法和双面模压法,两面都有纹理的器物,比如玻璃璧就是用双面模压制成的。模制技术在吹制技术传入中国以前相当流行。
烧结法发端于釉砂制造技术,这种原始的玻璃制造技术在两河流域、古埃及都有发现,这说明几个古代玻璃产地的技术萌芽状态是相似的。所谓烧结就是先成型后熔化,例如楚墓中出土的玻璃珠,其制作工艺大致如下:先把石英粉末掺和一定的助溶剂塑造成圆珠状,再用黏土填充中间的穿孔处,经过焙烧后,表面被烧成玻璃体,内部还有被烧结的砂粒。玻璃珠去掉中间的泥芯后常常与陶珠、红玛瑙、玉石、蚌等材质的珠子串在一起做装饰,也被称为料珠。
玻璃因稀有而成为炫富的资本,六朝时期的“斗富”之风刺激了西方玻璃的进口。北魏时期由于西方吹制玻璃技术的引入,中国的玻璃制造发生了重大改变。《魏书》中记载了大月氏商贩“自云能铸石为无色琉璃。于是采矿于山中,即京师铸之…自此国中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北魏京师平城(今大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玻璃工厂,玻璃吹制技术成为规模化生产的主要技术。
玻璃制造在南北朝末期一度失传,至隋代又被何稠复创。《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三十三提到了何稠,据考证,他来自一个活跃在丝绸之路的古老民族—粟特,这个民族以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这样的家族背景使何稠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和把西方玻璃制造技术引入中国的条件。“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何稠制作玻璃是隋代的重要事件,书中称呼玻璃为“绿瓷”,是因为隋代出土的玻璃器皿大多为绿色,并且与绿釉的颜色基本一致。隋代玻璃制品的化学成分多样,有铅钡玻璃,也有钠钙玻璃,更有在传统铅玻璃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高铅玻璃。玻璃被视为珍宝的情况一直到唐朝才有所改观,虽然价格仍居高不下。从《梁四公记》中可以看出,唐朝时一面外来的“颇黎镜”,要价动辄“百万贯”。直到民国初,玻璃厂发展迅速,玻璃才不再归属奢侈品。到了今天,去超市买瓶酒都可能会获赠一个玻璃杯。
古代中国玻璃非主流有原因
耐热性不佳1中国人喜欢吃热的食物,而过去的玻璃耐热性不佳,所以在生活中普遍选择耐热性好的陶瓷;
中国有陶瓷2陶瓷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从原料到工艺都占据优势,几乎成为中国的国际名片,历代皇室都重视陶瓷生产。
玻璃在东西方交流中
从青铜时代开始,玻璃就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绽放光芒。欧亚大陆与北非各地都发现了各个时期的大量玻璃遗存,从中可看到古代多文明之间的传播、演变、交流和融合。 在东方高温制瓷自豪的同时,西方也有精湛的烧结工艺——钠钙玻璃。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间,玻璃都是一种昂贵的人造珠宝,用在各种奢侈品上,直到工业革命,才因流水线化生产而迅速贬值,价格一落千丈,成为随处可见的材料。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的贸易通道,奔波在这条路上的商人也充当着文化使者,玻璃就得益于贸易繁荣,并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佐证。玻璃技术先是通过互相交流浅显的造型、纹饰等,再到交流制作工艺和化学成分,由浅入深,由表及内。在中国成熟以后再传播到越南、日本和朝鲜等地,还有一部分传到了印度一带,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都有交流。
来自中国的展品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下面这只隋代玻璃瓶来自陕西西安李静训墓,通体绿色,造型流畅,透明度高。李静训是皇室成员,墓中出土了玻璃材质器物共24件,其中有7件玻璃器皿。这些玻璃制品印证了《隋书》中关于何稠复烧本土玻璃成功的记载。
在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等地,出土了许多钾玻璃制品,反映了当时南方沿海地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和南亚往来贸易之繁荣。这件广西贵港西汉墓出土的蓝色弦纹玻璃杯,历经2000多年依然光彩照人。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马家塬大墓出土的整套黄金组饰占据全场C位。它由兽面纹黄金扣饰、黄金带饰、红玛瑙和多种玻璃饰品等组成,是目前所见战国时期最豪华的黄金组饰之一。这组饰品是首次公开展出,集合了西方眼纹玻璃珠、六棱柱珠、中国本土铅钡眼纹玻璃珠、费昂斯陶杯和汉蓝汉紫珠饰等玻璃元素,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生动体现。
从玻璃剑首、剑格、云纹玻璃璧、玻璃盘……战国、西汉时期的中国玻璃器将中国风创造性地融入玻璃,所制铅钡玻璃大量模仿玉器制品,如玉璧、玉剑具、玉含蝉、玉猪握等,呈现出与西方玻璃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
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玻璃器皿明显来自域外输入,证明了当时中国北方地区丝路交流的繁荣。
琳琅满目的展品让小探君充分领略到了古代玻璃艺术的魅力。这次展览把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和国内多家文博机构的玻璃精品集合展出,用玻璃把丝路文化穿成了线。跨越数千年历史的玻璃,今天依然华彩熠熠,向我们娓娓诉说着关于东西方文明的故事。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