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从八仙洞的考古发现论东南亚洲旧石器晚期文化的几个问题
70827

从八仙洞的考古发现论东南亚洲旧石器晚期文化的几个问题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3:39:190

小瓜按:这么多年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几乎每一个省份都有项目入选,我大略估计也只有天津、澳门和台湾,尤其是台湾曾经集结了我国最精英的一批考古专家,曾经的研究在国际上也相当有影响力。同时,台湾那关键的位置在华南及东南亚新石器和旧石器研究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去年公布的百年百大考古中台湾的俾南遗址也赫然在列,不知啥时候台湾的项目能入选全国十大考古。以下为几年前听一位老师讲台湾及东南亚新旧石器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信息量很大,分享给大家!

一、前言

(一)台湾在文化地缘位置上的优越性及史前文化年表

台湾毗邻大陆,南邻菲律宾,北靠琉球,面向太平洋,位于大陆棚的边缘,是大陆文化和人群向海洋扩散的跳板,同时又是大陆东缘南北海上航行的要冲。作为一个保存了很多原住民的资料的海岛,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台湾在以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视角研究史前东南亚地区文化交流、人群迁移以及南岛语族等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随后臧振华先生根据自身多年的研究详细地讲述了台湾史前文化年表(图三)。

图三:台湾史前文化年表

(二)台湾与周边地区在史前文化上的关系

台湾作为一个岛屿,其史前考古学文化很难独立发展而来,必然与周边地区存在一些联系,诸如文化的传播或人群的迁移。早在20世纪初期,便有很多学者关注台湾史前文化与其他地区的交流。最早的是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图四:1),1897年他便到台湾进行调查,并认为“台湾石器时代遗物是属于史前的,但到底是谁所遗留者,则为问题。是 Malay? 是Negritos? 还是 Papuans? 这实是值得研究的。

但是从已有陶器之一点推考之,是否即属于 Malay,亦需研究。”之后日本学者金关丈夫和国分直一也曾以“黑陶”、“彩陶”和“红陶”指证台湾与中国大陆之史前文化关系。1946年鹿野忠雄(图四:2),他根据日本的考古经验将台湾史前时代分为七个文化层:其中四个文化层 (绳纹陶文化层,网纹陶文化层、黑陶文化层、有段石锛文化层)源自华南,两个文化层(原东山文化层、巨石文化层)可能来自中南半岛,最晚的一个文化层是经由菲律宾 来到台湾的菲律铁器文化层。中国学者林惠祥1958年在讨论中国东南区有段石锛一文中,亦提出有段石锛是源于中国大陆东南的闽、粤、浙、赣和苏皖一带,然后向北传到华北、东北,向东南传到台湾、菲律宾和波里尼西亚诸岛。宋文薰先生也以有段石锛和有肩石斧讨论台湾北部圆山文化之来源。

图四:1、鸟居龙藏 2、鹿野忠雄 3、Robert von Heine-Geldern 4、H. Otley Beyer

另外,西方学者也曾就台湾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做了一些讨论。例如,奥地利学者Robert von Heine-Geldern 在1932年提出“文化波理论”,他认为圆角石斧 (Walzenbeil)代表的文化是从华北、日本、通过台湾、菲律宾,传播到印尼东部和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代表原新石器时代文化之进入太平洋地区。

菲律宾的H. Otley Beyer在1940年推论南岛语族曾有数次从华南和越南移动到菲律宾,而在吕宋岛所发展出的有肩和有段石锛,向北传到台湾,又被移民向西带入波里尼西亚。张光直先生透过陶器特征相似性的比较,将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大坌坑文化和凤鼻头文化,分别与大陆闽粤沿海的富国墩和昙石山文化联系起来 ,并进而提出了“中国互动作用圈”的理论(图五)。之后奥地利学者Peter Bellwood 在1979年以后提出南岛语族来自于台湾的学说,其源头还可能推测到浙闽地区的东南沿海,而南岛语的分化则是从台湾开始的(图六)。

图六:Peter Bellwood及南岛语族传播路径

二、最近一些与东南亚交流的考古发现

(一)玉器

经洪晓纯教授研究在台湾东海岸花莲发现的方田玉分布十分广泛,不仅在台湾全岛均有分布,而且在诸如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均有所发现(图七)。她认为这些玉器的分布与南岛语族人群的分布是有所关联,可能是当时人通过移民或文化交流将玉器从台湾带到各地。

(二)珠饰

另外,在台湾诸如十三行遗址、淇武兰遗址、旧香兰遗址、汉本遗址等遗址发现一些包括玻璃珠、玛瑙珠等在内的珠饰。经过对这些珠饰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它们应该来自于东南亚甚至是印度洋或太平洋的其他地区。

三、近来台湾旧石器考古的发现

过去虽然都有台湾与华南与东南亚在史前时代有密切文化和族群关系的认知,但是实际上所知仍然非常有限,尤其是旧石器时代。以下将介绍最近在有关台湾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初步结果, 并讨论其在东南亚洲旧石器晚期文化研究上的几个问题。

(一)八仙洞遗址的发现

1968年3月4日台湾大学地质学系林朝棨调查八仙洞的海蚀洞穴时,在其中的若干洞穴堆积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层及其下面年代更为古老的红色土层。经过分析,推想该地或许存有更古老的文化层。同年底,由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及地质系组合的考古队,在宋文薰及林朝棨的领导下展开八仙洞遗址的发掘工作,前后进行了四季五次。从潮音、海雷、乾元及崑仑四个洞的底层发现了非常丰富的旧石器文化,或被称之为“先陶文化”,后经李济正式命名为“长滨文化”。宋文薰教授通过1968-1969的发掘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1. 确认八仙洞遗址的文化层序:八仙洞诸洞穴的文化层序从下而上为:先陶文化、新石器文化,及现代汉文化。

2. 获得大量先陶时代的文化遗物:从八仙洞四个洞穴总共出土了3000余件以砾石打剥制成的石器,乾元洞约20件,海雷洞有100多件,剩下绝大多数是出自潮音洞。

3. 初步获得长滨文化的绝对年代:从潮音洞先陶文化层出土的木炭标本做碳-14年代测定,先后获得4个年代资料,分别为:5240±260 B.P., 5340±260 B.P., 4970±250 B.P.,4870±300 B.P.。此外,又从乾元洞中获得一个大于15000 B.P.的碳-14年代。

4. 初步推测了长滨文化的来源:长滨文化的石片器与菲律宾巴拉望岛塔本洞穴群(Tabon Caves)所出土的石片工业有所类似,两者若非有直接联系,也必然有共同的来源,推测一定是经由华南传进,但是并无法指出更明确的地点。

5. 对长滨文化的内涵及特质作了初步的归纳:长滨文化没有农畜、未使用磨制石器及陶器、打剥法制造石器、石器原料为海滨砾石、石器属砍伐器传统、伴出磨制骨角器。

图八:宋文薰先生及《长滨文化简报》

(二)八仙洞遗址的再研究

1、“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遗址调查研究计划”

该计划由文化建设委员会(现文化部)补助,台东县政府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执行。具体期程为四个年度分别为:

第一年度:97/9─98/8

第二年度:99/8─100/9

第三年度:101/1-102/8

第四年度:102/11-104/3

图九:八仙洞的位置及外景

2、计划目的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八仙洞遗址进行必要的调查、发掘、分析与研究,尽可能揭露学术之信息,以作为进一步保存维护八仙洞遗址之基础资料。主要想研究以下七个课题:

A .长滨文化的更确实的年代范畴,

B .长滨文化的更清楚的来源,

C .长滨文化之演变与发展,

D .长滨文化与台湾其他「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关系

E .长滨文化的人类的生活方式,

F .长滨文化的生态环境,

G .长滨文化居民在人类谱系中的位置。

3、执行方法(图十)

图十:“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遗址调查研究计划”执行方案图

4、 计划工作内容

本次计划对八仙洞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勘探,并厘清遗址的分布范围。选择关键性地点进行发掘。深入分析其文化内涵。理清八仙洞遗址的年代范围。制作精确定位与地形图。对八仙洞地区之地质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变迁进行研究。探讨八仙洞旧石器及新石器文化的类缘。并对八仙洞遗址作维护和再利用的规划。

5、研究成果

该计划目前主要在以下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A. 新洞穴的探查与发现

该计划迄今新发现洞穴13处、岩荫6处,其中八仙洞遗址的洞穴总数30处。

B. 不同高程洞穴及地点的试掘

八仙洞调查计划从17处旧知洞穴中,选择了10处进行了试掘,包括潮音、永安、海雷、潮辰、崑仑、菩提、朝阳、龙舌、土地、地藏等;也从新发现的13处洞穴中,选择了无名洞四、无名洞六、无名洞十、无名洞十一、无名洞十五及无名洞十六等6处做了试掘。此外,还试掘了无名岩荫四及开放平台B。所以,总共试掘了16处洞穴、1处岩荫及1处开放平台。

C. 年代学之建立

八仙洞调查计划过去四年的试掘工作中,已经进行了87个木炭或有机沉积物样本的碳-14年代测定。从高程最高的无名洞十一所获得的一个最早的AMS校正年代是30975-30730 BP,证明人类进住八仙洞的上限年代已经接近距今3万年。

D. 古环境古气候重建

(1) 黏土X光绕射分析

以伊来石10Å绕射峰的峰高与半高宽比值将其量化,则可发现此比值在自然层位第5-10层中明显较高,说明堆积当时雨量较少、环境较干的讯息,应是处于冰期的阶段,在此之上的地层则比值逐渐降低,透露出出由末次冰期逐渐进入全新世的气候变化。

(2)磁感律分析

八仙洞中地层土样的磁感率值显然主要受控于由洞顶崩落而堆积于洞中的火山角砾岩,有关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所造成土壤化育程度上的差异显然较为微弱而不明显。

(3)土壤微型态分析

a. 土壤pH值

b.有机碳含量分析(organic carbon, OC)

c.土壤中游离态铁锰氧化物含量分析(DCB-Fe & DCB-Mn)( Fed & Mnd)

d.土壤中无定形态铁锰氧化物含量分析(Oxalate-Fe & Oxalate-Mn) (Feo &Mno):指土壤中结晶性较差的铁锰氧化物,结晶性不好可能是因为土壤呈还原的状态,低价的铁与锰容易在土壤中移动。

e.土壤全氮与全磷量分析(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土壤

中有机物分解后所留下与累积的氮及磷的总量。

f.土壤粒径分析:土壤质地除了反应土壤母质的特性与土壤风化的状况之外,也影响土壤的通气与排水特性及土壤养份的释出;土壤粒径大小分布,可评估土壤表面积、吸附性、保水量。

g.砂粒/坋粒比值:判断土壤母质的岩性不连续性(lithologic discontinuities

(LDs)。

h.均匀值(Uniformity Value, UV) (Cremeens and Mokma, 1986):判断土壤

母质的岩性不连续性(lithologic discontinuities (LDs)。与”0”的偏差愈大,

代表原始土壤母质的不均质性愈高。取± 0.6作为标准来判定是否具有不均质性。

E. 地壳抬升速率之推估

我们在这些不同高程的洞穴都获得了许多属于旧石器文化的碳-14年代。虽然这些都是文化堆积层的年代,而不代表洞穴形成的年代,但是由于几乎所有的旧石器文化堆积都出现于洞穴堆积的底层,通常是紧接着岩盘出现,显示旧石器时代人类大概是在洞穴脱离水面后不久,就开始进入洞穴活动。所以,旧石器文化层的年代,似也可用来推估八仙洞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壳抬升速率。

F. 八仙洞遗址出土石器分析

本次发掘主要出土了一些石器(图十一),因此,我们做了一些诸如石器消耗痕、使用模式的分析,以此希望建立一个石器制作使用的整个操作链的分析。

图十一:八仙洞出土的砾石砍器和石片器

G. 长滨文化人类的生活方式重建

人类大约是在3万年前首先来到八仙洞,他们的文化仍处于旧石器时代,被命名为“长滨文化”。这些长滨文化的人类,捡拾河滩或海滩上的砾石打制成为具有砍、切或刮削功能之偏锋石核器或不定型之石片器,还没有制造陶器,食物是来自狩猎哺乳类与啮齿类等动物,及采集浆果类等植物,但可能较少利用海洋资源。他们可能以小型游团的社会形态,居住在洞穴之中,并在其周边活动;但是他们可能受地震或洞穴岩壁常有崩落之影响,而间歇性地在洞穴中居住。在洞穴中,他们除了作为寝眠之场所,也利用火塘取暖或烧烤食物。

图十二:长滨文化生活场景重建

四、问题讨论

(一)台湾旧石器文化的年代范畴问题

八仙洞遗址旧石器文化的年代始终是台湾旧石器考古学上的重大问题。潮音洞所出土的先陶文化与乾元和海雷两洞所出土的文化遗物有明显的差异。其一是潮音洞出土较多以较细材料制造的石器,而在其它洞穴未见或稀见。其二是潮音洞中出土非常丰富的骨角,其中还包含以刮削和磨光技术制造的骨器。宋文薰教授认为这些差异可能代表长滨文化演变的不同期,或是生业方式的改变。

另一个可能是:潮音洞发掘出土的“先陶文化”与早到15000年之前的旧器时代文化并不属于同一个文化传统。我们在潮音洞再进行试掘,所获得的一个新的碳-14年代(5090±30 BP)来看,宋教授从潮音洞所得到的4个年代,应该是确实的年代,换言之,潮音洞的确有一层年代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文化层。这个文化层的主人,仍然使用打制石器,没有陶器,应即是如宋教授所称之“先陶文化”,我将之命名为“潮音洞文化”。

(二)长滨文化石器的制造技术与锐棱砸击法

长滨文化的遗物主要是打制石器,其类型主要分为砾石偏锋砍器、砾石敲砸器、砾石石片器、石砧、石英质小石器,及制造石器所产生之大小废料等。其中以砾石石片器为数最多,其次为砾石偏锋砍器及砾石敲砸器。制造石器之岩石,包括玄武岩质安山岩、安山岩、沙岩、变质沙岩等,其中以变质沙岩为主。关于制造石器的技术有以下几方面需要说明:

1、有学者认为长滨文化的制造石器的方法,主要是“锐稜(棱)砸击法”。例如:张森水认为“台湾省台东县潮音洞等地点出土的石器,以锐稜砸击法为主,与(贵州)猫猫洞的主要打片方法一致,似可认为它们在文化上有较密切的关系”。

何传坤认为他所推测长滨文化的攻石方法与大陆古人类学家张森水所说的“锐稜砸击法”不谋而合。其他提出类似说法的学者还有:蒋国维、陈存洗、曾五岳、吴雁、谢光茂等。

2、所谓“锐稜砸击法”此一名词,系源于贵州省博物馆的曹泽田,他于1978年研究贵州水城硝灰洞遗址出土的石器,用实验的方法,”将试验的打片用的扁平砂岩砾石,一端稍斜地与石砧接触,然后用手握牢被打的砾石,另一手执石锤,用石锤扁锐的边猛砸砾石一端,一般来说只要打四五下,石片就从砾石上脱落下来。”以后学者沿用此一名词。

3、“锐稜砸击法”的广泛分布:被认为分布范围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除云贵高原外,在湖南的沅水、福建、云南、重庆、广西、香港均有发现,甚至在台湾与东南亚地区真可以找到它的身影。

4、“锐稜砸击法”的特征:

A. 石料均质,节理面不发达;

B. 没有台面、有粗大的打击点,甚至会出现几个打击点连成一个大的打击点的现象;

C. 无半锥体及打击泡,有清楚的放射线;

D. 破裂面较平;

E. 石片角小于90°。

图十三:锐棱砸击法示意图

5、锐稜砸击法在长滨文化石器中的验证方法

A. 其一是观察八仙洞考古出土的石器,了解是否具有上述锐稜砸击法的特征。

B. 其二是以锐稜砸击法进行石器制造方式的实验,看看能否产生与八仙洞出土石旧石器相同的类型;同时也以其它打制石器的方法进行实验,以了解何者是产出八仙洞旧石器的最可能的方法?

6、验证的结果

首先,观察了前述无名洞四所出土的石片器。从无名洞四第二年发掘所出土的15件第一类石片器来看,绝大多数都具有上述五点锐稜砸击法的特征。

其次,进行石器制作技术的实验。

A. 锐稜砸击法实验

鉴于八仙洞所出土旧石器的石料都是取自海滩的砾石,而且以变质砂岩为主,所以我们用以实验的石料都是取自八仙洞附近的海滩长度在10至15公分的变质砂岩质扁圆形砾石。首先,按照曹泽田所说的方法「将试验的打片用的扁平砂岩砾石,一端稍斜地与石砧接触,然后用手握牢被打的砾石,另一手执石锤,用石锤扁锐的边猛砸砾石一端」进行锐稜砸击法的实验。实验的标本共10件。10件砸击结果显示,以这种方法砸击,所产生之石片特征,与前引锐稜砸击石片之特征,并非完全相同。例如见多处打击点,未见打击泡,及破裂面较平等是相同之处,但是石片角未必都小于90度、放射线不明显,则为相异之处,但是所有这些以锐稜砸击法所产生的石片,量体都偏小,厚度也薄,与八仙洞出土之石片,在形貌上并不符合。

图十四:用锐棱砸击法进行实验考古

B. 其它方法的实验

锤击法:是以一手持石料,另一手握石锤敲击。变质砂岩是台湾最坚硬的岩石,颗粒粗,不具脆性,欲以此种方法从石料上打下石片是并不容易。经过实验证明,八仙洞的旧石器时代人不可能以此种方法敲打下大片石片,而仅限于细微的修整。

摔击法:即手持石料向石砧摔砸,实验显示:右手握石料,将欲摔砸的砾石朝下,上端向右稍微倾斜约45度角向石砧砸去,碰撞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石片,且与出土的石片器无论在形貌或特征上甚为相似。在10件实验样本中,有8件均获得同样的结果。

C. 实验结论

1.根据对八仙洞出土石器的观察及制造技术的实验,可以推测长滨文化的石器制造技术似是以摔砸法作为最主要的方法。这种方法与锐稜砸击法之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属于砸击技术,但是由于八仙洞的石材坚硬,以手砸击的力量实不足以造成适当量体的石片,而必须采取能够产生更大撞击力量的摔砸法。所以,过去把长滨文化的石器制造都归为锐稜砸击法的说法是不恰当的,修正为摔砸法可能更为贴切。事实上,近年来,大陆上也有一些学者(如高星)对锐稜砸击法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这个技术的定名不合适,建议改用「摔碰技术」或「摔碰法」。这与本计划的实验结果不谋而合。

2. 打制石器的目的是取得可以方便使用之工具, 系因应石材性质及需

求而为, 并无定型且普遍采用之方法。

(三) 长滨文化的类缘问题

1、有关长滨文化来源问题的各种假说

2相关地区的考古发现

A.华南(South China)地区:

福建属于晚更新世末期人类及文化的遗址,以三明万寿岩船帆洞为代表(图十五)。船帆洞旧石器遗址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下文化层其年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年代距今3.7万年,石制品的原料主要是砂岩和石英砂岩,另有少量石英岩、矽质岩、变质页岩和极少量燧石等,原材均为河滩砾石类型,可分为断块、断片、打击砾石、石核、石片、石锤、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手镐等10类,其中石片器占石器总数84.85%,砾石石器仅15.15%。另外,还伴有13种哺乳动物化石和2种爬行动物化石。

图十五:万寿岩船帆洞下文化层的旧石器

广东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整体年代由中更新世延续至晚更新世,可分为三期。其中,第三期,年代为距今73000年至11000年,石器以石英岩原料为主,多以石片为毛坯,石器整体小型化;不见手斧与大手镐,偶见刃缘修理规整的短刃手镐,多见选择石片为毛坯加工的刮削器与尖状器,出现盘状器。

广西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共发现30多处,主要分布在洞穴及河旁台地。在洞穴中发现了许多人类的化石遗骸,包括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洞人、都安县的干淹岩人与九楞山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柳州市白莲洞一期文化白莲洞人,以及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等。这些人类都属于晚期智人,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共存,地质年代属于更新世晚期。他们所使用的石器,主要是以细沙岩和硅质岩砾石为材料,以锤击法单面加工,器型较小主要是以砾石为原料单面打制,保留较多砾石面,器型以石核石器为主,石片器很少,砍砸器与刮削器是常见的类型,但以前者为主。

海南旧石器考古工作开展得比较晚,发现的地点少。三亚落笔洞遗址出土13件人类遗留及石制品、骨制品和角制品等文化遗物。石制品200余件,类型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穿孔石器和有使用痕迹的石片等类型。C14法测定距今10642 ± 207。考古学家在海南省昌江县王下乡钱铁洞下洞挖掘和采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100余件,其中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手镐、石锤和石砧等,在上洞采集了一些石片、烧骨和动物化石碎骨。地质学的年代属于晚更新世晚期,距今两万年前后。

云南发现的马鹿洞人,又称为蒙自人,是现今发现的生存年代距今最近而特征与现代人明显不同的史前人类。1989年,云南蒙自马鹿洞中又发现了三具人骨残骸。2008年起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合作,对此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马鹿洞人生活在距今14300年至11500年前,因以猎食马鹿为生而被命名为“马鹿洞人”。化石显示马鹿洞人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他们兼具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可能属于一个新人种。目前对于马鹿洞人的归类仍存有争议。

B.琉球群岛(Ryukyu Islands)

琉球在过去曾经先后发现了更新世晚期的人类化石,包括年代约距今32,000 年前的那霸港山下町人、距今20000年前之Pinza-Abu人,18000年前之冲绳县港川人,以及最近在石垣岛白保竿根田原洞所发现24000年前的白保竿根田原洞穴人。在旧石器方面,所发现的遗址大都在北琉球,石器形制以砾石器及不定型之小石片为特征。最近,在那霸Sakitari洞西侧洞口附近的调查区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的考古遗物及动物遗骸,发现了1万4千年前的石器和人骨,2万到2万3千年前的贝器,珠子,出土年代日本第二早的幼儿骨(一部分),以及发现了全世界最古老的,2万3千年前用贝壳做的钓针。

C.大陆东南亚地区

越南的旧石器晚期的遗址(距今20000-15000万年)以“Son Vi (山韦)文化”为代表,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以砾石器为主。之后是“和平文化”是继更新世的文化之后,广泛分布在东南亚的一个考古文化,分布地区除了越南之外,

还包括华南、老挝、柬普寨、泰国、马来西亚、婆罗洲南部等地,另外爪哇

和台湾也被认为可能在其涵盖范围。“和平文化”最初被界定的特征为:以砾石单面打击的石器,包括圆盘形器(苏门答腊式石器)、短斧、杏仁形器,以及石锤、磨石和骨器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只有大型打制石器;第二阶段出现较小的石核器,石片器,并偶见磨刃的石子器;第三阶段以磨刃石器为主,并出现陶器,通常饰以绳纹。另外在该地区的马来西亚、婆罗洲、老挝也有一些旧石器时代的发现。

图十六:马来西亚、婆罗洲发现的旧石器遗存
图十七:在老挝发现的距今60000年东南亚最早的现代人遗存

D.岛屿东南亚

Fox在菲律宾的巴拉望岛Tabon Caves 发掘出更新世晚期的人骨(图十八),定年为距今22000─24000年前,另外也出大量遗物,其时代范畴在距今5000年前到700年前。最近由法国自然史博物馆与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合作再对Tabon Caves 进行研究,并对过去定年之人骨标本及新发现的人骨标本进行年代测定,初步结果显示新的年代范畴是在距今24000与58000年前,平均约在距今30000年前,早于Fox 过去所测定的年代。

从Tabon Caves 发掘所出土的石器主要是石片器,多以燧石打制,少见砾石器。Armand Salvador B. Mijares 在Penablanca石灰岩洞穴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发掘,从Eme, Callao and Dalan Serkot Caves 三个洞穴中发掘出土两群石片器;从Callao洞穴出土的下层石片器年代从25,000–6000 BP,没有伴随陶器,而从另外两个洞穴所出土上层石片器,年代在2000BP、两群石片器在器形上并无差别。

图十八:菲律宾的发掘遗址及出土物

3、比较讨论

从石器的类型与特征来看,在台湾周边地区各旧石器晚期文化遗物中,与长滨文化具有类缘关系的,以目前所有的资料来看,当以福建三明万寿岩船帆洞所代表的福建旧石器晚期文化最为接近,但是与菲律宾3万年以来的石片器文化也相当类似。此外,与越南的山韦文化和平文化也有类似之处。它们都是在砾石器的传统中,以是砾石石核器及石片器的制造与使用作为特色。据此,与长滨文化石器工业传统最具类缘关系的地方,除了福建之外,也包含了越南及菲律宾。

(四)和平文化与长滨文化

美国考古学家W.Solheim认为长滨文化中的砾石石片器与砾石砍砸器具有中南半岛和平文化早期的特色。张光直先生也曾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但何文瑨(Ha Van Tan)对此提出了反驳,他认为所谓一个“技术丛”,依据David Clarke的解释,石质对相同的环境、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反应,但是“和平文化”却是广泛分布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因此,将“和平文化”当作一个技术丛的概念是不合适的。何文瑨提议使用“类和平工业”(Hoabinhoid Industry)来称呼分布在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一部分的“和平工业”和分布在华南、尼泊尔和澳洲等地的“类似和平工业”。

“和平文化”的年代,也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课题。过去许多学者把越南和华南一带所发现“和平文化”遗址都定年为更新世。但是后来发现从“和平文化”洞穴遗址所出土的动物群都是属于现代种,未发现有已经绝灭的,因此就必须将它的年代修正为后更新世(post-Pleistocene)。Mathews更进一步提议将“和平文化”定位为中石器(Mesolithic)时代的文化。

此后,Solheim推测“和平文化”的开始年代应该在更新世晚期,大约是五万年前。Goman根据泰国仙人洞(Spirit Cave)遗址的发掘资料,推定“和平文化”的年代大致是从9000-10000 B.C.到5000 B.C.。不过,何文瑨根据越南“和平文化”遗址所出土的大量碳14年代资料,又将这个文化的开始年代推测早至14000 B.C.,而其下限年代,根据位居海岸地带的Bau Du遗址的资料,不会晚过3000 B.C.。这些新的年代资料,虽然比过去要清楚了许多,但只代表了越南地区,其它“和平文化”分布地区的情况如何?目前仍有疑问。例如,泰国的学者就认为“和平文化”的年代不会早到更新世。但是,2015年云南考古学家吉学平在云南沧源县硝洞岩厦洞发现了所谓“最早的和平文化遗址”,年代在24000至43000年前之间。

五、对东南亚洲旧石器晚期文化的意涵

第一、从史前史的角度来看,包括华南、中南半岛、南洋海岛和台湾在内的地区,都应该包括在“东南亚”这一范畴之内;

第二、1946年鹿野忠雄即提出,由考古学与人类学的资料来看,古代南岛语族的地理分布,要比现在的分布更向北延伸到华南与中南半岛一带;

第三、 1966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1届太平洋科学会议,人类学组即将“东南亚”的空间范畴界定为北自北纬30度(大约相当于长江口),南达印尼的苏门答腊,西起伊洛瓦底江,东低中国东海;

第四、有关华南、台湾和东南亚史前史的研究,特别是在关于史前文化关系的研究方面,必须从这一个大的“东南亚”的范畴加以思考。

另外,在距今约6万至3万年之间的晚更新世末期在包含华南、台湾、大陆东南亚、海岛东南亚普遍流行以打制砾石为主的工业传统,与大陆北方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现代人非洲起源及其向亚洲的移动有所关联。依据最近人类遗传学线粒体DNA分析,现代人类大约在八万五千年前,开始走出非洲,到了五、六万年前,在四个地方迁移到亚洲。其中之一是从东南亚出发,向南及沿着海岸线往北。

这些现代人很可能是在这样一个扩散的过程中,为适应海岸的环境而发展出以砾石石片器为特色的工业。所以在菲律宾、台湾八仙洞,以及福建等地的发现,年代在30000年前后,以石片器为特征的石器工业,有可能即是这些现代人由东南亚向亚洲扩散的过程中的产物。从现在的资料来看,特别是一系列分布在亚洲大陆架边缘,包括婆罗洲、菲律宾、琉球、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甚至日本等地,年代都在三到四万年的旧石器遗址来看,这种可能性值得我们思考。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