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流域18处遗址22位学者带你看中华何以五千年?
又到了一年的开学季,我也收到了前辈学者寄来的书《考古队长现场说 中华何以五千年》翻了一下,图文并茂,22位田野一线的领队大人,将与中华文明形成息息相关的十八处遗址娓娓道来。咱们可以一起好好学习下,就当做新学期的开胃菜吧。
这本书聚焦于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即距今5500年左右到4000年左右。而在那个满天星斗的时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也绝不是中原地区一地的贡献,而是至少包括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四大地区,正印证了所谓大河孕育古代文明。当然这个时期位于华南的珠江流域也确实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尚未参与到中华文明形成的进程中。
正如开篇编者所言“考古遗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古代社会的窗口,简单说来,他们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所以如果说四大流域是这本书所讲的四个方面,那么遗址便是这本书所要具体讲的十八个点。而这十八个点便是“十八处遗址,十八种文化或文明;十八处遗址,十八位考古队长;十八位队长,十八路诸侯,十八般“武艺”,述说十八处遗址独特的文明知识与故事”。
具体而言,这十八处遗址包括黄河流域的齐家坪、石茆、陶寺、西吴壁、庙底沟、二里头和城子崖。其中,时代最早的是仰韶晚期的庙底沟遗址,这个遗址五十年代发掘之后解决了仰韶和龙山文化先后的问题,当然它最厉害的还是以庙底沟彩陶为代表的文化对周边地区形成强有力的影响。王仁湘老师认为是史前三大艺术浪潮之一,韩建业老师认为是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的形成期。接下来龙山时期是石茆、陶寺和城子崖三处重要城址。石茆自不必多说,自正式发掘起便以石破天惊之姿震惊世界,它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我国龙山期史前文化的格局。陶寺之前也讲过很多,原来是龙山期的王者之城,帝尧都城。城子崖资历相当老,民国时期便开始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有力回击了中华文化“西来说”,也开启了夷夏东西的格局。
淮河流域本书收录两处,蚌埠的禹会村和龙虬庄。相较之下,龙虬庄遗址年代相当早,可早到距今60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中期。这个遗址当年发掘规模不大,但因弥补淮河流域下游考古学文化且破除了当年的青莲岗文化体系而被大伙儿关注。但是这个遗址的发掘与中华文明的形成有多大关系和多重要,把它放进来我还是有些不解的,有待回头好好看看。我倒觉得不如换成贾湖遗址,那才真的是淮河史前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禹会村遗址,仅听这名字,就得挖它,当年就有禹会诸侯于涂山。不过说实话,这遗址在相当于夏早期的时候已经没落了,它主体部分应该是大汶口时期的文化。
长江流域分别是四川的宝墩、湖北的屈家岭、石家河,湖南的高庙和城头山,安徽的凌家滩,浙江良渚和上海广富林。其中,宝墩是三星堆文化的前身,三星堆那么神奇,那这份神奇怎么来的往前找可以追到宝墩。湖北的屈家岭和石家河是前后相继的,完整地见证江汉地区从距今五千多年到四千年的发展,和他们一起的在湖南便是城头山这处结构复杂的核心城址。湖南的高庙可能要更早距今能有六七千年,它不仅早而且奇葩,出土白陶上的兽面纹相当惊艳,被王老师称为史前艺术的第一波浪潮。
凌家滩应该和第四个流域西辽河的牛河梁一起说。都是距今5300年到5000年的重要遗址,都发现了非常精美的玉器,相隔那么远还相互间有联系,也都同时揭开了史前古国文明的序幕。最后的良渚和广富林可以一起说,良渚大家很熟悉,史前满天星斗最亮的那颗星。而广富林遗址的内涵便主要是良渚之后的没落遗存,前者是一颗璀璨的超新星,后者便是超新星爆炸后留下的黑洞。
正如编者所言,十八处遗址,十八位领队,每一个人便讲述出每一个遗址不同的文化和故事,也是每一位领队大人的十八般武艺,后边我们将具体看看,各位老师都有哪些武艺。
- 0001
- 0001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