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中国古代绘画的巅峰期——明代绘画的缤纷世界
71192

中国古代绘画的巅峰期——明代绘画的缤纷世界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1:500

明代作为我国古代汉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巅峰时代,前几天已经发文从服饰的角度讲过,具体可点击文末链接。下面则从中国古代绘画的角度看看明代绘画艺术的缤纷世界。

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高度繁荣的时期,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文人画的复兴。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流派,涌现出大批杰出的画家和作品。画家之多,流派之众,画法之新,画论之丰均超过宋元。它传承宋元精华并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逐渐稳定,绘画艺术出现了以地区为中心的流派,呈现出流派纷繁、各成体系和各画科全面发展的局面。

明代绘画处于宋元两大高峰之后,呈现出多向探索的特点。它由微到具的演进既与延续晋唐宋元艺术传统的自律性发展有关,更和明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密切相关,所以它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期以发展画院众多工传统的宫廷绘画与浙派臻于完善;中期以发扬元人传统的吴门画派波澜壮阔;晚期则以整合传统的几种形式表现了前古未有的新机运。三个阶段都涌现出主盟画坛的流派、引领潮流的绘画技艺以及代表性名家。各阶段的跨越带来画派的消长、更迭以及诸家各派的激烈竞争,明代绘画在时起波澜中曲折发展。

明 文嘉 文嘉山静日长图卷(局部)

明前期的发展

明代前期,一部分画家活动于民间,成为浪迹江湖的职业画家。他们虽受主盟画坛的“院体”画风影响,但较少皇室的直接压力和束缚,创作比较自由,创立了具有较强世俗意趣、笔墨雄劲放纵的画风,这便是由戴进奠基、吴伟确立的,堪与宫廷绘画相匹敌的“浙派”绘画。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明代中期。

明代前期从洪武到宣德、成化、弘治时期,画坛基本形成了三大体系并立的格局,即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宫廷“院体”绘画和活跃于江浙一带民间画坛的“浙派”绘画。三派之中,宫廷绘画和“浙派”绘画 在这一时期占主要地位,影响最大。

这个时期的画家大多出生于明代,甚至在明末已经开始艺术活动。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是始而明室衰微、明清易代、满汉矛盾上升,继之生产恢复,清承明制,社会稳定,各安其业。各类绘画直接承袭晚明余绪稳步发展。才华横溢的画家们没有停止思考的脚步,他们回应并重释了绘画传统,用自己的画笔谱写了非凡的人生。

明 姚绶 鱼藻图轴

明中期“吴派”的崛起

在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苏州,涌现出一批吴门画家,他们以创新的面貌,庞大的阵容,炽盛的声势,取代“院体”和“浙派”成为画坛盟主,将文人绘画推向高峰。代表性人物为“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伯虎(参考风流才子唐伯虎的仕途人生#大话明清# )、仇英。期间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派”成为明代最有影响力的画派,传人不绝如缕,成员达百余人。“吴派”继承文人画传统,在拓展题材、强调主体、抒写情致和追求笔墨形式、创造多样风格等方面,都有力地推进了文人画的发展,使其成为时代主流。

明 沈周 芭蕉图轴

明晚期的百家争鸣

晚明是一个政治腐败、思潮多变的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急剧变化,使思想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和生机蓬勃的局面,也给绘画界以有力的影响。晚明画坛流派林立、追奇求新,山水画有董其昌的“松江派”,蓝瑛的“武林派”。项圣谟的“嘉兴派”,恽本初的“常州派”等;人物画有吴彬、丁云鹏、陈洪绶、崔子忠各自创建的变形人物,曾鲸吸收西方画法形了的“墨骨法”等,余绪均延续到清初。

明 宋旭 沟壑云泉图轴

关于明代其他相关文物知识文章可参考:

知识贴:明代各类公务员服饰

中国古代汉服制度的巅峰——明代的官方服饰

知识贴:明代公务员服饰的各类款式

明孝陵神道考察记#大话明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