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陕西挖到3平米“穷人墓”,却出土255件珍贵文物,墓主人是何人?
72640

陕西挖到3平米“穷人墓”,却出土255件珍贵文物,墓主人是何人?

我要新鲜事2023-06-16 19:20:560

30年前,考古人员在陕西宝鸡挖到一座面积仅有3平方米的墓葬,它也被称为考古史上最寒酸的古墓。然而,就是这么一座不起眼的墓葬,考古人员竟然挖掘出255件国宝级文物,陪葬规格堪比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墓。可一座小小的古墓为何能出土如此多的珍贵文物,墓主人究竟是何人?在挖掘的过程,考古人员一直找不到墓主人的棺椁和遗骸,难道说这是一座掩人耳目的假墓吗?如果真的是一座假墓,那又是谁将上百余件珍贵文物藏在这里的呢?别着急,关注小古,带您一起了解古墓里的那些事儿。

1992年4月的某天早上,陕西省宝鸡市考古队队员张天林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跟他说有人在宝鸡郊区一个叫益门村的村子里挖地时挖到一些古陶片,说不定是哪个朝代的古董。张天林一听这话立马赶往益门村,等到了现场一看发现古陶片的地方居然是一座墓葬,于是他拿着铲子往下挖,看看里面会有什么东西。可挖着挖着,张天林开始心生失望,因为这座墓葬底下什么都没有,这意味着很有可能是一座空墓。就在张天林准备离开此地时,他打算再用洛阳铲往墓底打一个洞,说不定会有其它的收获。然而,正是这一举动让张天林有了一个大发现,等他将洛阳铲拿上来时,发现底下的土居然是红的。经过仔细观察后,张天林发现这并不是常见的红土,而是朱砂。让他感到疑惑的是,这里为什么会有朱砂呢?

要知道,朱砂在古代是一种极为名贵的药材,为王公大臣和贵族阶层专用,一般百姓甚至被禁止购买使用。更重要的是,朱砂具有防腐的作用,之前在关中一带出土的高级墓葬中就曾多次出现过朱砂。因此,张天林断定在这座墓之下一定还有另一座古墓,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古墓。根据张天林以往发掘王宫大墓的经验,那些墓里面的朱砂厚度大多都没有超过2厘米,而这次洛阳铲挖出来的朱砂足足有5厘米,这也说明了墓中之人的身份极为尊贵。

想到这里,张天林立即赶回考古队并将情况汇报上去,宝鸡考古队对这一发现十分重视,随即组织考古队员前往古墓所在地。到达现场后,考古队员迅速展开发掘工作,往下挖没多久后,一把黄金剑柄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只见剑柄上雕刻着精巧花纹,还镶嵌着一颗颗红宝石和翠玉。不过,接下来的发现却让现场的考古人员大失所望,黄金剑柄之上的剑身居然是一把生锈的烂铁,这是怎么回事?经过考古队员鉴定考证后,发现最上面那座空墓是一座汉朝时期的墓葬,但底下这座朱砂墓却是春秋晚期的墓葬。据史书记载,我国冶铁技术产生于春秋中期,那时铁的价值可以说比黄金还要珍贵,因而黄金剑柄搭配铁刃并不是一件稀奇之事,反而还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不过,令考古队员感到惊讶的是,这座墓葬中居然有三把金柄铁剑,至于其它黄金美玉更是难以计数。经过统计,该墓葬陆续出土了225件珍贵文物,其中黄金器竟多达104件组,加上三把金柄铁剑,墓葬出土的黄金总重量达到三公斤多,而这个数字是之前所有中原出土的诸侯墓葬所没有的。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陈平对此表示,这座墓葬的主人所拥有的财富可以说是富可敌国,甚至跟中原地区的君王不相上下。那么,这座墓葬的墓主人会是什么人呢?

当时,考古队员根据手中已有的线索推断墓主人应该是一位秦国国君,原因有二。一是墓葬中出土的玉器上面蟠龙和云纹图案是典型的秦国风格,很明显这是一座春秋时期的秦国墓葬。二是墓葬中满目琳琅的金器,据史书记载,在我国汉代之前能出土的金器可谓寥寥无几,像春秋时期的曾国国君乙的墓葬也只是出土7公斤的金器。但眼下这座墓所出土的金柄、金珠以及其它金器加起来,至少在7公斤之上,也就是说这座墓葬的墓主人起码是一个国君级别的人物。

但将这座墓葬全部清理完成之后,却让现场的考古队员大跌眼镜,更让寻找墓主人的工作陷入层层迷雾之中,因为它的规模小到仅有3平方米,大小和现代的一辆小汽车差不多。在整个中国考古史上,可以说没有一座出土的王公贵族的墓葬会如此“袖珍”,要知道,同样是在宝鸡,离益门村不远的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墓其规模足足一个足球场之大。就在考古队员猜想墓主人是何人时,一位考古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这座墓葬为何没有墓主人的棺椁和遗骸?”此话一出,立即点醒了在场的考古队员。

最开始,之所以能发现这座墓葬是因为考古队员张天林发现了墓底下有5厘米的朱砂,而朱砂又具有防腐作用,按理来说应该能找到墓主人的骨架,但现在不仅没有棺椁,就连像牙齿这类不会腐烂的部位也没有找到。难道说,这是一座掩人耳目的假墓吗?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考古队员的认同,若这座墓葬真的是一座假墓,那根本没必要放入这些价值连城的珍宝。一时间,墓主人是谁、为何会葬身面积仅有3平方米的墓葬里、墓主人的尸骨又去哪里了等问题,成为考古队员热议的无解之谜。

就在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一位考古队员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也是这一问题为下一步调查工作打开了思路。当时,这位考古队员说道,这座墓葬有象征金钱的金器,也有象征地位的朱砂,却唯独缺少了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青铜礼器。在春秋时期,青铜礼器是彰显达官贵族身份的器物,即使在死后也会有一定数量的青铜礼器随葬在墓葬中,那这位墓主人为何偏偏遗落了重要的青铜礼器呢?难道这并不是一座秦国墓葬吗?

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考古队员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墓葬中居然有一个箭镞。这个箭镞全名叫三翼有銎(qióng)铜镞,当时只有北方草原上的民族才会使用,中原地区根本见不到这个东西。这一发现直接让所有考古队员都有点迷惑,莫非这位墓主人不是中原人士而是草原上的少数民族?据史记秦本纪和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国第九位君王秦穆公在公元前623年(即秦穆公三十七年)率领秦国部队灭掉西戎12国,然后将戎国的戎王从西北迁徙到秦国内地进行监管,防止他们再次进犯秦国边境。

或许,益门村这座墓葬有可能是其中一位戎王的,这样一来就能解释墓主人拥有着惊人的财富,但却没有与之相称的青铜礼器,一来是因为他们没有风俗,二来他们也没有这个资格。这一猜测似乎很有道理,但还是遭到不少历史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墓葬中的箭镞并不能直接表明墓主人是一个少数民族。再者,墓葬中精美的金器不管是纹样还是器型都与少数民族没有任何联系。最重要的是,墓葬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十分奢华,而被当作质子的戎王的随葬品怎么会如此富可敌国呢?

这时,有几位考古专家提出一个猜测:这座墓葬会不会是盗墓贼藏匿宝藏的地方呢?这是因为秦国第14代君王秦景公的墓葬距离这座墓葬特别近,而且二者同属于春秋时期的墓葬。最关键的一点是,秦公一号大墓曾发生过最为猖獗的盗墓案件,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的盗洞多达247个。想到这里,考古队员立即将这座墓葬出土的文物与秦公一号大墓做了详细的比较,结果发现两座墓葬里的文物居然有不少惊人的相似,比如这种鸭兽金代扣。看到这种情况,有考古人员推断益门村墓葬中这批宝藏很有可能是从秦公一号大墓中出来的。在当时,一些盗墓贼趁着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时偷偷跑到秦公大墓里盗取宝物。

这是一群十分精明的盗墓贼,因为他们并没有拿那些沉重的青铜礼器,而是挑了值钱又便于携带的金器。不过,因为当时局势动荡,他们没办法及时变卖出去,只能将其暂时藏起来。那么,藏在哪里比较好呢?他们打算修建一座“无人墓”,然后再把这些偷窃出来的宝物藏在“无人墓”底下。这样一来,即使别人来盗墓,他们看到上面没什么东西后就会离开,也不会想到在这座墓葬之下藏着上百件金器。只不过,不知道这群盗墓贼最后发生了什么变故,以至于这些珍贵宝物一藏就是几千年的时间。

但是,要说益门村这批文物真的来源于盗墓贼,其实也不一定。直到今天,考古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出于考古发掘的严谨性,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这座墓葬仍遮盖着神秘的面纱。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