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考古悲剧,郭沫若执意挖掘明定陵,上千件瑰宝损毁大半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唯一一座被考古人员主动发掘的皇帝陵墓,同时也是一次极为保密的行动,陵墓中究竟暗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在考古人员准备打开地宫大门的当天,外面晴朗的日光突然变成乌云密布的天空,还时不时出现雷声,难道是墓主人显灵了吗?这座皇帝陵墓的发掘最初遭到了很多的人反对,但郭沫若等人执意挖掘,最终造成中国史上最大的考古悲剧,也成为了郭沫若被后人痛骂的原因。这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别着急,关注小古,带您一起了解古墓里的那些事儿。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联合郭沫若等其他历史学家共同拟定了“挖掘十三陵”的计划,并请求政府能同意这一计划的实施。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份由历史学家正式提出的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计划,消息传出后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反对,不过最终吴晗的计划还是得到了政府的同意。十三陵,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皇家陵园,建于中国明朝时期。在明朝统治的200多年历史中,先后有13位皇帝都葬在了皇陵中。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最初的都城并不在北京,而是在长江以南的南京。
据史书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这引起了他第四个儿子朱棣极大的不满。于是,朱棣从镇守多年的北京发动兵变攻入南京,在经过一场大屠杀后,朱棣夺得皇位并将都城迁回北京。在修建宫殿和城墙的同时,朱棣还命人在周边选址建造自己的陵墓,最终他选中了一片山谷,这就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建造的陵墓——长陵。包括朱棣在内,这座皇家陵园共有13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陵墓。在明朝灭亡后的300多年里,无数盗墓者觊觎着十三陵地宫里的宝物,但没有一个人敢铤而走险。或许在盗墓者看来,这里的每一座陵墓都暗藏玄机,甚至有可能有去无回。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多年后的今天,一群历史学家将揭开十三陵的神秘面纱。
1956年春天,一支考古团队进入十三陵开始调查,在吴晗的计划中,首选的主要目标是十三陵中最早建造的陵墓长陵。由于长陵是整个十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陵墓,所以考古学家推测在长陵的地宫中一定随葬着大量珍贵文物,比如《永乐大典》。然而,长陵的调查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考古人员花费了数周时间并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挖掘线索,所以他们决定找另一座陵墓进行试掘。若是试掘成功,考古人员再正式对长陵开展挖掘工作。
在调查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在定陵宝城的一处城墙上方有几块墙砖塌了下去,他们猜测这很有可能是地宫的隧道入口,于是便根据这一线索开始挖掘。定陵是明朝第13代皇帝朱翊钧的陵墓,因在位年号是万历,又被称为“万历皇帝”。定陵的建造历时六年时间之久,花费白银800多万两,相当于明朝当时两年的农业税收。在对定陵挖掘的过程中,令考古人员感到震惊的是,怪异事件接二连三发生,难不成是万历皇帝显灵了?
5月的某天,考古人员在定陵宝城墙砖塌下去的地方挖开第一条探沟,刚挖到一米多深时,他们在宝城内侧的墙壁上发现一个石条,上面还有模糊不清的字迹。当考古人员将泥土擦去后,石条上赫然印着三个字——“隧道门”,难道这里真的是定陵地宫隧道的入口吗?果不其然,在挖掘了十几天后,考古人员在城墙下方发现了一个圈门,同时还在探沟的两侧发现两道砖墙,考古人员判断这一定是通向宝城深处的隧道。为了减轻挖掘的工作量,考古人员不再继续挖第一条探沟,而是在它的延长线上开完第二条探沟。但这个决定让考古学家差点迷失方向,在挖掘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不仅没能有新的发现,就连在第一条探沟发现的砖墙也消失不见了。
挖掘工作进行到这时,已然进入闷热且多雨的八月,考古人员不得不停止挖掘进度。许是没有什么进展,考古队员的情绪一直很是低落,直到进入九月才出现新的转机。一天,一位参与挖掘的民工在第二条探沟深处发现一块带有刻字的石碑,上面刻着一行字——“此时至金刚墙前体16丈深三丈五尺”。根据资料记载,明朝时期的百姓将地宫的墓墙称为金刚墙,也就是说这块石碑提示了定陵地宫的具体位置,考古人员也将其称为“打开地宫大门的一把钥匙”。
为了加快挖掘工作的进度,考古人员在通向地宫中心的方向开挖第三条探沟,这次还采取机械的方法挖土。可即便如此,直到次年五月考古人员才穿透厚厚的土层找到了金刚墙,最让考古学家惊喜的是,墙面居然上有一个梯形开口,或许它应该就是地宫大门的入口。但与此同时,考古人员又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金刚墙后面会有机关或毒气吗?”在中国古书上,许多皇帝为了保护自己的陵墓不被盗掘,都会让人设计极为复杂的暗器机关,一旦有人进入就会命丧此地,而定陵地宫金刚墙后面会藏有机关吗?更诡异的是,在拆金刚墙这两天不是乌云密布就是打雷闪电,这让参与挖掘的民工和不少考古人员都以为是万历帝显灵了,不让他们进去地宫里面。
为了保障安全,挖掘定陵的实际指挥者、也是考古队中最富有经验的一位考古专家白方玉打算先将梯形开口最上面的砖先拆下,然后再派一名考古队员下去查看具体情况。在经过仔细观察后,因为没有发现古书上所说的机关,所以考古人员第二天将全部的墙砖一块一块拆下来,地宫大门这才完全暴露在考古人员面前。这是一座用整块汉白玉石雕凿而成的大门,那在大门后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当时的一部新闻电影完整地记录下打开地宫的过程,起初考古人员以为可以直接将大门推开,但没想到的是门后面被一块条石从里面顶住。于是,考古人员用一个铁丝和木板慢慢支开条石,最终打开了地宫大门。据一位考古人员回忆道,当时他小心翼翼走进地宫里面,但因为太安静了,让他不由得感到心里发慌,一股难于言语的恐怖和凄凉之感迎面袭来。在地宫大门打开一些天后,考古人员才开始对地宫内部进行考古工作,而这也是人们第一次亲眼看到古代皇陵地宫的真实情况。
这是一座用巨大条石砌成的石头宫殿,前后沿着一条纵向中轴线分布三个大殿,即前殿、中殿和后殿。其中,前殿的地面上铺满了以朽麦制成的木板,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沉重的棺椁压坏地面。穿过长长的前殿后,考古人员来到中殿,这里的座椅全部用白石雕刻而成,上面还有龙的图案。此外,还有一口盛满黄蜡的大缸,也就是民间传说中提到的万年缸。相传点燃烛火后可以维持上万年的时间,但定陵地宫的烛火貌似早早就熄灭了。
最后,考古人员在黑暗中向前摸索走到了隐藏在地宫深处的后殿,里面摆放着三口红色的棺椁,分别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据史书记载,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但他漫长的皇帝生涯却充满了悲剧色彩。年仅十岁就继承皇位的万历,注定一生都要活在他人的操控之中,据悉万历在位48年里,有30年一直隐居在紫禁城的后宫,成为一个隐身皇帝,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离奇的事件之一。隆庆六年(1572年),这位皇帝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然而他绝对想不到的是,在多年后他居然会再次“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万历的棺椁被发现后,考古人员并没有立即打开,因为周边放置的各种随葬品的木箱需要清理,而这些木箱几乎已经腐烂,不过里面的随葬品却依然闪耀这光泽。那么,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遗体是否也会像它们一样保存下来呢?经过精心的准备后,考古人员打开了万历的棺椁,令现场考古人员感到震惊的是,里面并没有看到万历的遗体,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反而是一床写满“寿”字的万寿被。在这床万寿被之下,铺满了珍贵器物,考古人员足足清理到第11层,这才找到万历的遗骸。
当清理工作接近到尾声时,定陵地宫总计出土的文物多达3000多件,其中有不少价值难以估计的物品。但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有限,在地宫大门开启那一瞬间,许多文物在氧化的作用,许多文物就这样永远地失去了价值,丝织物更是在瞬间化为灰烬。由于失去远远比得到的要多,在经过这次挖掘帝陵后,周总理下令“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定陵的考古挖掘工作一直是秘密状态下进行的,直到1958年9月6日,新华社才向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而这一爆炸性新闻也震动了国际考古学界,许多人都在猜测里面究竟藏有什么惊天大秘密,但对我国来说这却是史上最大的考古悲剧。
- 0002
- 0000
- 0000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