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1972年考古人员看到一堆杂草,嫌碍事丢泥水里,没想这是无价之宝
76656

1972年考古人员看到一堆杂草,嫌碍事丢泥水里,没想这是无价之宝

我要新鲜事2023-08-11 19:23:480

1972年,山东临沂的一座古墓里,考古人员看到棺盖上有一堆杂草状的东西,觉得有点碍事就直接扫下,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居然直接断了。“噗”的一声四散在地上,还有一些掉入泥水中。没有人想到这些不是杂草,而是珍贵的竹简,上面记载着《孙膑兵法》等珍贵史料,是无价之宝!

1972年4月,银雀山要建立一座办公楼,施工队很快开始施工。就在施工的第二天,工人们居然挖到了古墓上的青砖,这说明底下有古墓。

要知道银雀山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现古墓了,从1970年到1972年间已经先后挖出过好几座古墓,而且大多是在工地里挖出来的,所以工人们也都有了经验。

在挖到古墓后,工人孟季华就赶紧去山东省临沂文管所反映了这一情况。文管所立即组织了考古队前往现场勘验。没有人想到,这座古墓里发现的东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72年4月14日,考古队派出刘心健、杨殿旭、王文起、张雪负四人在孟季华的带领下前往发掘现场。

众人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棺盖,发现这是一个同众多汉墓一样的一椁一厢式墓椁。他们在里面发现了大量的随葬品,其中发现了几枚古币,有秦代的“半两”钱币和西汉初期的“三铢”钱币,据此可以推算出这个古墓大概是汉初时期建立的,距今约有2000年。

一开始,四人发现出土的器物大多与先前出土的汉墓差不多,所以并没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这下大家不免有些失望,准备将棺椁里的物品提取完就回去了。就在准备提取东西时,却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当时杨殿旭正在小心地探头,想要取出里面的文物时,看到了先前扫下去的杂草一样的东西还有残留,留在棺椁上。

本来他还是不甚在意,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响起了老师傅曾经嘱咐过的一句话:“在考古现场,即使是一根草你都要带回来!”

他一个激灵,迅速拿起那堆杂草,这才发现这些并不是杂草,而是有些像竹简。用手捏一捏,这才发现这真的不是杂草。他端详着,虽然上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肯定不是一般的东西。

杨殿旭不敢含糊,拿水轻轻冲洗了一下,上面居然出现了黑色的字。他大喜过望,喊来一旁正在工作的同事。大家一起端详着这些字,试图辨认出竹简上的字。

刘心健更加小心谨慎,他用沾着清水的毛笔仔细洗刷着竹片上的淤泥和水锈,最终确实竹片上的文字是隶书,上面写着“齐桓公问管子曰”。看着这行字,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冷静下来的刘心健又拿起一块竹片清洗,上面显示的内容是“秦缪公问百里奚”。

这下大家都意识到这堆竹简的不同寻常。

齐桓公、管子,这些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是春秋时期有名的人物。很明显,这些被弃置一旁的根本不是什么杂草,而是记载着重要史料的竹简,这是无价之宝!

于是,他们让现场马上停工,回到所里去向省里报告。省里很快派来人过来保护现场以及挖掘这些竹简。

不仅如此,在挖掘的时候发现离这座古墓不远处还有一座古墓,经过挖掘,从这两个墓中一共出土了4974枚竹简。

这些竹简上记载了十几部珍贵的文献古籍。其中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兵书,还有《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等古籍。这些古籍的出土,弥补了我国先秦文案的空白。

对于《孙子兵法》,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这是一本经典的兵书。但是在这之前人们对于《孙子兵法》的内容记载其实有错误之处,而这次出土的古籍就纠正了以前的一些错误。

另外,这里面还有16部已经失传的《孙膑兵法》,这可是重大发现,并且它的作者孙膑的身份一直得不到证实,有人猜测孙膑不存在,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个人。而这次出土的文献,破了这千年谜案,孙膑和孙武不是同一个人,孙膑是孙武的孙子。

另一座古墓出土的竹简上记载的内容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这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

以上看来,此次挖掘的古墓意义重大,所出土的文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这次古墓的发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考古人员需要足够的细心,需要特别细致地对待墓中每一件物品,即使是不起眼的杂草都不能忽略。这项工作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寻找文物,经常是在垃圾堆里找东西,更考验考古人的耐心。

但是即使是工作枯燥无味,琐事繁多,工作人员也没有怨言,当他们发现珍贵的文物时内心的满足感是无法言说的。

这次就是因为工作人员没有放弃这不起眼的杂草,才让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得以重见天日。对此,我们由衷感到敬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