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上的“土族”:商朝一个特别的死敌 或是禹夏的后代
中国古代历史是一部多民族融合的史诗,各个部族在大江南北、黄河内外分散生活,最终融合形成了汉族。然而,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有一个名为“土族”的特殊部族,他们勇猛无比,曾是商朝的死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土族”很有可能是大禹时代的后代,这一发现或将揭示大禹与夏朝之间的关键联系。
一、商朝的武丁征服了土方
商朝的武丁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帝王,他的妻子是中华女英雄妇好。武丁一生中征服了众多强敌,平定了鬼方、击败了羌方、征伐了夷方、巴方、蜀、虎方以及土族的土方等。其中,与土方的多次征讨尤为引人注目。每次出兵攻打土方,武丁都亲自率领三千到五千的兵马,这种出奇制胜的策略在当时堪称绝无仅有。考古学家根据甲骨文的记载推测,这些战争的难度相当于今天派遣三十万到五十万的军队出征。这表明土方的强大和难以征服,商土之间的敌意难以和平解决。
最终,武丁成功征服了土方,俘虏了土方的首领,土方成为商朝的一部分,而“土族”也融入了汉族。在此之后,甲骨文中不再出现“土方”的记载,这可能意味着土方要么被彻底消灭,要么逃往遥远的地方而逐渐消亡。
二、甲骨文中的这个神秘土方国究竟是什么来头
有迹象表明,土方很可能是商汤灭夏后,夏后氏在北方建立的“夏代小朝廷”的一部分。这些是可能揭示土方真正身份的线索:
1.商土战争的频繁性
尽管土方位于北方,与商朝相距千里,本可以和平相处,但商土战争却异常频繁。这引发了疑问,为什么土方与商朝发生如此多次的战争?如果将“土方”视为夏朝的残余,那么这种对抗关系就变得合理了,因为土方攻打和消灭了商朝的仇敌,而商朝则试图消灭夏朝的余孽,这两国之间的敌对关系难以调和。
2.夏人北逃的记载
据《史记》记载,商汤灭夏后,一支夏人北逃,后来成为匈奴。尽管考古学家对匈奴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但许多史书都记载了一支夏人北逃的情况。如果假设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都城,那么夏人可能从那里北逃,距离商汤都城不远。这个假设符合历史文献中“夏邑”或“夏墟”的地名记载,这些地名通常位于山西运城一带,与二里头遗址相对接近。夏都是否位于运城附近,仍有待进一步的考古研究,但这个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夏人北逃的路径。
3.“下土”与大禹的联系
先秦时期的文献中,有关大禹的描述中出现了“下土”这个词汇,例如《诗经》中提到“禹敷下土方”,《楚辞·天问》中说“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尚书》中提到“帝釐下土方,设居方”。这些描述中,“下土”似乎与大禹有关。如果将“下土”解释为大禹下的“土方”,其中的“下”是一个方向,那么甲骨文中的“土方”和史书中的“下土方”可能是一致的,这或许表明土方就是夏朝的一部分。
4.“夏”与“下”的发音相似
“夏”和“下”的发音在古代汉语中相似,而且夏季草木繁茂,很大,因此“夏”也有“大”的意思。这可能导致了“夏朝”被误称为“下土方”,即代表“土族”的土方国,而实际上夏朝自称为“下土”,代表辉煌大国。因此,“夏朝”的真实情况可能是夏人自称“下土”,而商朝则将之称为“土方”,以抹去夏朝的光辉,将其误传为“夏”。
甲骨文中的“土方”不仅证明了商朝时期北方存在一个强大的“土族”,还可能揭示了大禹与夏朝之间的关联。史书中关于“下土方”的描述也与甲骨文中的“土方”相吻合,这表明夏朝的真相可能隐藏在史书中,只是需要考古发现相关证据来揭示。随着未来考古研究的深入,我们或许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夏朝的历史。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