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甲骨文上没有记载 为何周人却知道
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然而他们的传承过程却充满了许多谜团,令人难以理解。根据史书的记载,在夏朝之前是三皇五帝的时代,但关于三皇五帝的身份,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记载。除了我们熟知的《史记》版本外,还有其他版本,其中一些版本中提到了庖牺(伏羲)、神农、炎帝、少昊、太昊等人。这表明许多上古帝王的事迹被后来的周人记录在史册中。然而,在甲骨文出土后,人们查阅商代的皇家档案时,并没有发现三皇五帝、共工、祝融等人的踪迹。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古代的历史记载,帝喾或帝舜可能是商朝的始祖,但在甲骨文中并没有直接出现过"喾"或"舜",至少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两个人在甲骨文中有记载。按照传承的顺序来看,三皇五帝的传承应该是从夏商时期开始,然后传到周代,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
一、甲骨文并不是商代全部档案
甲骨文是商代卜卦的文书,记载了商代进行祭祀和卜问神明的活动,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书,不涉及到三皇五帝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也有部分甲骨文曾被用作"龙骨"的食材,这就是所谓的"口吞商史"。说不定,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内容早已被吞食了。
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商代当然有日常的文书用于国家管理,而甲骨文中的一些文字足以证明这一点,也可以证实周代文献中所说的商代"有册有典"。
根据甲骨文中的"册"、"典"、"书"的形象来看,"册"是指竹简成书的形象,"典"是指双手捧着"册"的形象,而"书"则是指手持笔在书写的形象。一些甲骨文上的墨迹显示,商代很可能已经使用毛笔了,"书"所展示的就是手持毛笔写字的形象。
由此可见,商代的日常文书很可能就是竹简或木简,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书形式相似。也就是说,商代的日常文书档案很有可能被周人俘获,从而将上古历史的传承延续了下来。
二、甲骨文中未必没有记载三皇五帝的内容
甲骨文上大约有4500个文字,目前只有不到一半得以破译,因此不能说三皇五帝的名字一定不在尚未破译的文字中。
这种说法与商代人对三皇五帝的称呼问题有关,因为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称谓和口头传承方式。所以,即使甲骨文中没有直接提到三皇五帝的名字,也不能排除商代人对他们的传承和崇拜。
此外,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甲骨文来了解上古历史。古代的历史记载往往不完整,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时间的推移、战乱、文化交流等等。因此,对于三皇五帝的具体身份和事迹,我们可能无法得出确凿的结论。
关于三皇五帝的身份和传承,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和版本。甲骨文中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存在,但也不能排除商代人对他们的传承和崇拜。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历史记载和文化传统,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上古历史和中华民族的起源。
- 0000
- 0000
- 00040
- 0003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