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学探索暴赚166亿!“土掉渣”的国民汽车,凭啥三打特斯拉?
45343

暴赚166亿!“土掉渣”的国民汽车,凭啥三打特斯拉?

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8:03:580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70后和80后的回忆中,那款在千禧年后横空出世的比亚迪F3一定是一段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流传着各种对F3的调侃,比如开这车装大款,比如一辆F3养活一个修车厂。

可大伙怎么也想不到在20年后,比亚迪的年销量竟然在国内会位居榜首,并暴赚166亿,顺便还三次打脸“神车”特斯拉。

那么,比亚迪的奇迹到底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王传福是安徽无为人,出生于1966年,爹妈都是农民。他有5个姐姐、1个哥哥和1个妹妹。

小学毕业那年,他父亲去世,初中毕业那年,他母亲去世。因为要办理丧事,王传福阴错阳差地没能考上中专,而是上了高中。

在他那个年代,国家给中专生包分配工作,所以中专很热门。冥冥之中是塞翁失马。王传福的脑子绝对够聪明,他在1987年从中南工业大学毕业后,又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读硕士后。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王传福开始研究电池。硕士毕业后,他留院工作,26岁就成为301室最年轻的副主任。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了比格电池,因为他就是研究这个专业的,所以院里派他当了总经理。

王传福有个表哥叫吕向阳,在2009年的胡润上位列前10。

1995年2月,这对表兄弟俩见了一面。干地产的表哥听说表弟要借200万创业时,大为不解:你这处级的副主任,还是副教授,没事带几个研究生,小日子不是挺好吗?

王传福费了半天劲,让表哥相信他不是一时冲动。他告诉吕向阳:“第一,我懂技术。第二,我懂管理。第三,手机行业马上就要大爆发,干电池行业绝对有前途。一个大哥大要好几万,一块电池就上千。”

在1990年代,一个普通职工的月工资也就几百块。

吕向阳一琢磨,感觉可以。他知道这个表弟说的句句属实,一点也没有夸张。而且,能进胡润前10的人,商业灵敏度不是一般高。于是,表哥给了表弟250万。

然后,王传福带着10个员工创办了比亚迪。

当时,深圳干电池行业的人不少,但都没有核心技术,产品说是国产,其实电池芯都是从日本进口,利润不怎么样。

王传福和大伙走的路不一样。他专把“三洋”这些顶级品牌的电池拿来研究,看看里面哪些是专利品,哪些是非专利品。

没专利的组件,他拿过来直接用。有专利的组件,他改一改,改成自己的产品,顺便再申请个专利,妥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套路让一众电池大佬欲哭无泪,即使起诉王传福,他们也没赢过官司。

在生产方面,王传福的绝招更是让前来参观的友商们大为震恐。

著名科幻小说《三体》中有一段关于人体计算机的描述,说的是用人来充当集成电路里跑来跑去的电子,最终达到信息处理的效果。

王传福的思路和这个差不多。

外资企业和很多国内企业用的都是自动化生产线。一条线的价格就要上亿美元,如此一来,虽然生产效率能保障,但产品成本却上去了。

在王传福的工厂里,他把所有工序全部拆成一个又有一个的工作岗位,完全通过人来完成自动生产线的工作。如此,这样半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效率一点不比全自动化的低,而且产品成本要低4成。

有核心技术、产品成本又低得要死,比亚迪不起飞都难。到2000年左右,比亚迪就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电池生产企业。平均每3部手机里,就有一部用的是比亚迪电池。

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成功上市。

要说起王传福的死敌,很多人都猜不到。那就是郭台铭!富士康的那个老板。

直到现在,郭台铭也挺后悔在2002年让王传福参观了自己的工厂。因为从那以后,比亚迪简直成了富士康在手机代工行业里的影子。好几百富士康员工,包括花了几百万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全都跳槽去了比亚迪。

而且比亚迪通过传统绝活儿“人海战术”,把代工价格做的永远比富士康都低。摩托罗拉、索爱、诺基亚这些巨无霸客户纷纷投入比亚迪的怀抱。有的通讯企业干脆通过扶植比亚迪,来打压富士康。

于是,富士康在2008年的净利润照比2007年,狂跌超过8成。郭台铭是欲哭无泪。而比亚迪的手机业务营收却增长了3成,占到公司总营业额的将近一半。

2006年,富士康也起诉过比亚迪,打了3年官司后,除了几名在比亚迪工作的原富士康员工入狱外,比亚迪安然无恙。

富士康的领导层都哀叹道:“比亚迪对打官司太有心得了。他们的专业法律团队就有100多人,专门处理这些‘知识产权问题’。”说白了,比亚迪就是用专业团队来规避专业方面的风险。而比亚迪的高层自己都承认比亚迪的发展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其实,在参观完富士康的当年,王传福的鼻子就开始在汽车行业里闻来闻去。不过,电池和手机代工都算是跟他有交集的行业,可这个汽车是真的和他三杆子都打不着。他只是敏锐地感觉到这行业能赚钱。

香港投资者的耳朵比他的鼻子灵,一听说比亚迪要搞汽车,立刻做出反应。比亚迪的市值瞬间蒸发了快30亿港币。

可王传福拿定的主意,必须一条道跑到黑。2003年1月,比亚迪收购了西安秦川77%的股权。其实,他心里也嘀咕,就在收购协议签订的前几天,他还问身边的同事:“你觉得这事有戏吗?”同事对曰:“有点悬。”

事实上,他们的预感都没错。

2004年,比亚迪在上海隆重推出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316。王传福在兴高采烈地介绍完自己的“新儿子”后,蓦然发现台下代理商的脸上都挂着一丝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随即,王传福抄起大锤把316砸成了废铁。

首战失利,怎么办?

这对于王传福来说,都不叫挫折。养着那庞大的“知识产权保护”团队是干嘛的?

当时,王传福买来了几十辆最新款的国内外轿车,然后交给汽车设计团队拆解研究。面对一辆豪车时,设计师们实在是不忍下手,王传福则直接拿车钥匙把车漆划成了大花脸。

2005年,那款大名鼎鼎的比亚迪F3横空出世。因为这F3和丰田卡罗拉实在是太像了,有的配件居然能通用!所以,它在江湖得了一个 “比亚迪卡罗拉” 的诨号。不过,F3的价格却只有卡罗拉的7成,可谓物美价廉,瞬间大卖10万辆,比亚迪汽车也因此名震大江南北与黄河两岸。

此后,比亚迪一鼓作气,又推出来一系列经典车型。比如通用凯越的表妹~比亚迪F3R,比如雅阁和凯美瑞的混血儿子~比亚迪F6,又比如奔驰C系与雷诺梅甘娜的私生子~比亚迪F8。

在汽车制造领域,比亚迪已经不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简直是在好几个巨人的肩膀上跳来跳去了。

不过,在汽车业务方面,比亚迪还真没接到过任何诉讼,为啥?

因为判定汽车外形侵权的标准是5个角度的照片对比。只有在一个角度上,比亚迪和原准车模样不一样,那就不算侵权。所以,这就解释了为啥很多国产车的前脸跟国外某大品牌一模一样,但车屁股却看着匪夷所思的原因。

在汽车生产方面,为了降低成本,王传福再次祭出了屡试不爽的“人海战术”。在比亚迪的汽车装配车间中,人都快站满了。一辆车的所有组装工序几乎全都是由人来完成。

过去,总会听到某知名企业员工因为工作压力大而跳楼的新闻。在比亚迪的工厂里,加班是常态,反而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与此相反,如果没有加班,工人反而会怨声载道。

这是为啥呢?

因为王传福对员工的生活非常重视。他是安徽人,比亚迪的员工有几乎一半也是安徽人。

在比亚迪,有专门为已婚员工准备的福利房。员工工作5年以上,公司会按每平米1000元的标准提供购房补贴。

在宿舍区里还有幼儿园,有与深圳本地中学合办的学校,有图书馆,有各种业余兴趣班,

这一切,都是因为王传福要让员工有一种家的归属感。而且,比亚迪工人的工资不算低,加班费更高,所以员工都愿意在周末积极加班,多赚钱。

有了这样的底气,王传福在2007年喊出了一个当时没人信的口号:比亚迪汽车要在2025年达到销量全球第一。

闻听此言,特斯拉的马斯克轻轻哼了一声。

要说王传福确实没把特斯拉当成自己的死敌。2013年底,特斯拉第三起自燃的消息火爆全网时,他却没有狠狠地在这家友商身上再踏上一脚。

而就在一个月前,在媒体大肆吹捧特斯拉的时候,他还喊出了分分钟造出来一个特斯拉的豪言。这是为啥?

因为他知道比亚迪和特斯拉都是新能源车阵营,谁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虽然马斯克对王传福有种不屑一顾的态度,但王传福却没当事,他的目标就是朝着世界第一一路狂奔。不过,在不经意间,他却给了马斯克三连击。

为了扭转比亚迪过去那种低端的定位,王传福在电池技术和车辆外观设计上投入巨大。结果是有目共睹,以“汉”为代表的新一代比亚迪电动车已经成为高端新能源车的优秀代表。

2022年,比亚迪的研发经费高达令人瞠目解释的202亿,价格低于10万的车型占比只有不到2%。而年销量却超过186万辆,比特斯拉多出了50多万辆,净利润暴涨4倍多,达到了惊人的166亿!

同时,特斯拉在悄然之间也成为比亚迪电池的大客户。这把韩国LG急得哇哇直叫。

疫情期间,全世界汽车生产商都在减产。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也在2022年3月停产了20多天。

而比亚迪的工厂却火爆异常,销量更是逆风飞扬,为何?

还是因为王传福的“人海战术”。

目前,比亚迪的员工总数超过了60万。为啥这么多呢?

按比亚迪员工自己的话来讲:“汽车上除了玻璃和轮胎,核心部件基本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这话丝毫没有夸张,比亚迪目前的产业链甚至延伸到了开发锂矿山。2022年,还有报道说比亚迪要建立一支自己的远洋船队。

正是因为把产业链上下游全部抓在了自己手里,比亚迪才能在气势汹汹的疫情中稳坐钓鱼台,并按部就班地实现了汽车总产量超过300万的目标。

现在离2025年仅剩2年多,但比亚迪汽车已经实现了国内销量第一。有理由相信,在国际汽车行业的内卷大势中,比亚迪~这位来自东方的神秘“卷王”将会使更多的汽车生产大佬们瑟瑟发抖。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