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学探索杨振宁不为人知的B面
45920

杨振宁不为人知的B面

我要新鲜事2023-05-13 20:48:243

画笔小仙

一提到杨振宁,很多人会津津乐道于他和翁帆的黄昏恋。这真是黑色幽默。一位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诺奖获得者,在自己的祖国最广为人知的事迹竟然是“老夫少妻”的婚姻。

当然,也有人会深入了解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成就太大,就会掩盖其其它方面的成就。对杨振宁来说,我们可能知道“宇称不守恒定律”、听说过“规范场”,也了解他与邓稼先的深厚友谊,但恐怕没多少人知道,杨振宁的文章写得也是非常好的,文才一流。这只需看看《曙光集》就知道了:

“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长夜。我和联大同学们就成长于此似无止尽的长夜中。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八十五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

杨振宁不但是理论物理学家,而且对文化颇有研究。他在美国为西南联大回忆录写序引用到:“在物理方面,我们设法解释以前大家不理解的现象:在诗歌方面,你们设法描述大家早就理解的东西。”

杨振宁用科学家的语言来说明,用艺术的语言解释科学有所不当。可见,他不但科学水平高,艺术水平也高。一次久别重逢,振宁问许渊冲译了晏几道的《鹧鸪天》没有?接着他就背诵起来:“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鈺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小时候背的诗词还没有忘记,可见他的记忆力多么强,对文学作品多么熟悉。许把《中诗英韵探胜》翻给他看,他一读到“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就说,他记得是“桃花扇底风”。

杨振宁曾说过:“中国的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而西方的文化则是向准确与具体的方向走。”又说:“西洋诗太明显,东西都给它讲尽了,讲尽了诗意也没有了。中文的表达方式不够准确这一点,假如在写法律是一个缺点的话,写诗却是一个优点。”

杨振宁喜欢谈中国古典文学,他在广州“粒子物理理论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引用了王勃的《藤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恰地道出了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一百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建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王勃这两句诗,我认为也很确恰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潜力。”

在我们的印象中,科学家(理科生)好像都是专注实验,是理科的代表者,并不会将他们与文学或者艺术交接在一起。但其实很多理科生仍然是具备文学或者艺术细胞的,甚至比文科生更厉害。显然,杨振宁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文理皆优的人才。

他的艺术方面,虽然不至于人尽皆知,但在小众的圈子里大家都知道杨振宁先生的书法是有着一定的造诣的。杨振宁的书法作品就如同他的实验一样,字体整齐,态度严谨,稳打稳扎,布局合理,章法奇特。所以有网友认为杨振宁先生的书法作品已经超过了一般书法家,不仅仅是一名书法爱好者了,这一点从他书法作品的价值就可以看出来,据说一幅作品达到十万的价值。

至于为什么他的书法也这么优秀呢?我想与他的家族文化分不开,从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曾在美国留学,后到清华大学任教,一直将杨振宁带在身边教导,而母亲对于杨振宁艺术细胞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杨振宁四岁就认字,母亲教了他三千多字;他五岁读《龙文鞭影》,虽然不懂意思,却能背得滚瓜烂熟。父亲杨武之说:“振宁六岁,在厦门和清华园我已感到他很聪明,领悟能力很强,能举一反三,能推理,还善于观察。他的表达能力也不错,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书时,参加演讲比赛,得过两个银盾,演讲稿都是他自己准备的。”

杨武之最得意的弟子是华罗庚,他对华罗庚的才华自叹弗如,曾感慨道:“这辈子我的数学是赶不上你了,你比我好,但是我儿子杨振宁一定会超过你。”

可是孩子大了,总会有自己的想法。杨振宁并没有如同父亲期望那样,成为超越华罗庚的大数学家。我们都知道,他迷上了物理。

盼望儿子成为数学家的梦想落空了,杨武之却丝毫没有生气。

这就是他作为家长的伟大之处:如果孩子能够实现自己未竟的抱负,当然很好;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那就尊重他。

杨武之那一代知识分子,出生于国家和民族最危难沉沦的时刻,他们对于救国图存的渴望,远远胜过对个人事业成功的追求。所以,不管儿子选择哪条道路,只要他能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就足够了。

杨武之非常博学,尤其是数学领域。但他在教育儿子的时候丝毫不着急,一点都不急着让儿子过早接触数学。相反,他让杨振宁大量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方面的书籍,这些和数学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在杨振宁一生的漫长岁月中,少年时打下的中国文化功底,却在人生中的很多时刻给予他精神力量或共鸣。

学生时代背诵的古诗词和古文,很多都将会在成年后给予我们共鸣、安慰、激励。被贬斥排挤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想起“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勉励自己的时候,会吟诵“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遭遇丧妻之痛的时候,可能会想起归有光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黯然落泪。

古典文学的熏陶,可以健全一个人的心性。

杨武之尤其重视《孟子》。在他要求下,杨振宁背诵《孟子》中的篇章,还专门拜在清华大学历史系高才生丁泽良门下,学上古历史知识并进行研习。

深厚的古文功底磨练了杨振宁的文笔,他的文采足以让众多学文的写手们汗颜。当杨振宁从邓稼先那里确知,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造出来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并写下《邓稼先》一文——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这篇文章能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是有道理的。去国多年以全身心浸淫于宇宙奥秘之中,仍能如此生动自如地运用祖国语言,实在令人叹服!中文水平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实在是了不起。以他中文文字的老道和文章内容的卓尔不凡,称其为文人一点都没错。文理兼通,大师真的不愧是大师啊!不知当今我们学理工的专家学者有多少人具备如此的古文功底呢?

杨振宁曾提到:“在古代中国的艺术与文学批评中有这样一种传统,是选用很少几个词来印象式地描绘每个画家或诗人的独特风格。”一看便知他没少看中国古代文论著作,准确概括了中国文艺批评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他采用同样方法对四位伟大物理学家学术成就的特点用英文作了归纳:泡利——威力(power),费米——稳健、有力(solidity、strength),海森伯——深刻的洞察力(deep insight),狄拉克——笛卡儿式的纯粹(Cartesian purity),我辈虽不懂,但相信一定是很准确的。

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永远是成才之道必不可少的一条路径。文理兼顾永远是莘莘学子学有所成的不二法门,把自然、人文和艺术融会贯通的杨振宁永远是华人的骄傲!

多种权威评论均认为:杨振宁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与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伟人并列,且为当今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据统计,杨有13项具有开拓性的科学研究,按普林斯顿大学 HK Charles教授的说法,杨振宁起码有五六个诺奖级成果。

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一个人确需漫长的过程。芸芸众生再对杨振宁晚年移居故土之为奚落嘲讽就略显浅薄,而对他与翁帆的黄昏恋说三道四更是那么无聊。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