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学探索利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一个外星巨型结构(系外行星)
48957

利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一个外星巨型结构(系外行星)

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1:13:390

太空探索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利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宇宙的深空。这些望远镜接收到的信号包括可见光、红外光以及X射线和无线电波。地球上已经发射了几台天文望远镜,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新发射的韦伯太空望远镜,以尽量减少对地球大气层的干扰。

我今天说的“英雄”是另一台著名的太空望远镜,2009年3月发射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它的任务不同于其他太空望远镜。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探测行星系统中恒星的特征,并使用“凌日法”来确定岩石行星的大小、数量和其他特征。到 2018 年望远镜“停产”时,已经发现了数百颗系外行星和无数类地行星。

不过,在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探测行星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其他“有趣”的现象,比如恒星耀斑和大型行星际尘埃的发现。开普勒的观测方法主要是看被观测恒星的亮度值和它的周期性变化,所以包括一些科学家在内的“脑洞大”的人都会进行这样的观测。如果有先进的外星文明,它是否也能探测到围绕目标恒星运行的“人造结构”的信号?

说到这里,大家无疑会想到前苏联科学家卡尔达舍夫创立的“卡尔达舍夫文明体系”。等级是分开的。在这个系统中,空间文明分为三个层次。 I 级是行星文明的级别,可以让您全面了解行星及其卫星的能量。二级是可以收集和收集的恒星文明等级。 III级使用其所在恒星系统的所有能量。 III级是一个星系文明的级别,可以使用所在星系的全部能量,可以随时进行航天飞机和能量转移。

第二,如果异界有卡尔达舍夫文明达到二级,那就意味着可以直接收集和使用星辰的能量。一种收集能量的方法可以基于“戴森球”模型,例如在恒星周围建造大量太阳能电池。这个虚构文明的层次已经达到了如此之高,所造出来的巨大结构难免挡住了一些星辰发出的光芒。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