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有多大它的中心在哪 银河系之谜揭秘
大家对“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这首一定很熟悉 ,里面描写的银河如画般的梦幻。我们抬头看到的漫天繁星便是银河系里面的。银河系有多大呢,下面探秘志为你揭开这位身穿蒙纱的银河美女之谜,找出银河系中心在哪里?
银河系有多大?
视频:银河系之谜
银河系(天河或天汉)是太阳系所处的星系。是一个由1,000至4,000多亿颗恒星、数千个星团和星云组成的棒涡星系系统,它的直径约为100,000多光年,中心的厚度约为6,000多光年。银河系之外也有无数个星系统称河外星系。银河系呈旋涡状,有4条螺旋状的旋臂从银河系中心均匀对称地延伸出来。银河系中心和4条旋臂都是恒星密集的地方。从远处看,银河系像一个体育锻炼用的大铁饼,大铁饼的直径有10万光年,相当于9460800000万万公里。中间最厚的部分约3000~6500光年。太阳位于一条叫做猎户臂的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5万光年。 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系,我们也处在一个星系中,我们把这个星系命名为“银河系”,但并不是说它和其它的星系有多么大的差异,它只是一个相当标准相当典型的螺旋星系。
银河系中心在哪里?
起初,人们用光学望远镜企图窥测到银河系中心的秘密,尽管人们有能力把光学望远镜造得越来越大,能够望得越来越远,但仍然看不见银河系中心真面目。后来才弄清了这一原因,那是因为银心附近布满了大量的尘埃,这些尘埃就像一片白朦朦的大雾或刮起的黄朦朦的沙尘暴一样,可以遮挡住人们的视线。
银河系(天河或天汉)是太阳系所处的星系。是一个由1,000至4,000多亿颗恒星、数千个星团和星云组成的棒涡星系系统,它的直径约为100,000多光年,中心的厚度约为6,000多光年。银河系的中心也就是银河系的自转轴与银道面的交点,而银河系的核球即银核是在人马星座方向。用赤经、赤纬来表示的话,它2000年时在赤经17度45.6分,赤纬-29°00′,这一"点"就在伽马星西北不远,靠近蛇夫座和天蝎座边界附近。
射电望远镜发现,银河系中心处有一个很强的射电源,它被命名为人马座A。
这个射电源的中心特别小,最大不大于木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有人认为,如果银河系中心核的半径不大于0.1秒差距,即不大于0.3光年的话,就意味着这里很可能是一个大质量的致密天体的中心,很可能是一个黑洞。如果中心核的半径为0.6秒差距,即约2光年的话,那么,不是黑洞的话,也该是一个质量很大的物质团,其中包含着相当于200万个太阳质量的物质。根据1987~1988年天文卫星的观测结果,日本科学家认为,银心曾爆发过一个大质量的天体,或者大量超新星。
银河系中心的结构特点
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是一个很亮的球状,直径约为两万光年,厚一万光年,这个区域由高密度的恒 星组成,主要是年龄大约在一百亿年以上老年的红色恒星,很多证据表明,在中心区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动十分剧烈。银河系的中心,即银河系的自转轴与银道面的交点。银心在人马座方向,1950年历元坐标为:赤经174229,赤纬 -28°5918。银河系中心心除作为一个几何点外,它的另一含义是指银河系的中心区域。太阳距银心约10千秒差距,位于银道面以北约8秒差距。银心与太阳系之间充斥著大量的星际尘埃,所以在北半球用光学望远镜难以在可见光波段看到银心。射电天文和红外观测技术兴起以后,人们才能透过星际尘埃,在2微米到73厘米波段,探测到银心的信息。中性氢21厘米谱线的观测揭示,在距银心4千秒差距处o有氢流膨胀臂,即所谓“三千秒差距臂”(最初将距离误定为3千秒差距,后虽订正为 4千秒差距,但仍沿用旧名)。大约有 1,000万个太阳质量的中性氢,以每秒53公里的速度涌向太阳系方向。在银心另一侧,有大体同等质量的中性氢膨胀臂,以每秒135公里的速度离银心而去。它们应是1,000万至1,500万年前,以不对称方式从银心抛射出来的。在距银心 300秒差距的天区内,有一个绕银心快速旋转的氢气盘,以每秒70~140公里的速度向外膨胀。盘内有平均直径为 30秒差距的氢分子云。在距银心70秒差距处,则有激烈扰动的电离氢区,也以高速向外扩张。现已得知,不仅大量气体从银心外涌,而且银心处还有一强射电源,即人马座A,它发出强烈的同步加速辐射。甚长基线干涉仪的探测表明,银心射电源的中心区很小,甚至小于10个天文单位,即不大于木星绕太阳的轨道。12.8微米的红外观测资料指出,直径为1秒差距的银核所拥有的质量,相当于几百万个太阳质量,其中约有100万个太阳质量是以恒星形式出现的。银心区有一个大质量致密核,或许是一个黑洞。流入致密核心吸积盘的相对论性电子,在强磁场中加速,于是产生同步加速辐射。银心气体的运动状态、银心强射电源以及有强烈核心活动的特殊星系(如塞佛特星系)的存在,使我们认为:在星系包括银河系的演化史上,曾有过核心激扰活动,这种活动至今尚未停息。
银河系中心的黑洞
众所周知,包括恒星在内的任何物质一旦陷入黑洞的引力场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科学家们新近的这一重大发现却表明,围绕在黑洞周围一定距离上的盘状气态物质也有可能演化为恒星。
超巨黑洞位于星系中心,据推测每个星系都有,质量一般约为星系总质量的0.5%。目前,关于超巨黑洞的形成主要有两种理论。一种观点认为,它可能是随着星系的诞生一次性产生的。但也有推测说,超巨黑洞是以质量更小的黑洞为基础形成的,后者就好比是一些“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化成了巨型黑洞。
近几十年以来,红外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x射线天文学的飞速发展,给天文学家探测银河系中心的奥秘提供了新的观测工具和手段,因为红外线、射电波和x射线均可以穿过尘埃屏障。这样,来自银河系中心的红外线、射电波和x射线,就像是从银河系中心出发的使者,可给 们带来银河系中心的一些重要信息。
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发现,来自银河系中心的红外辐射、射电辐射和x射线辐射相比,比其他区域都强大得多。人们猜测,银河系中心可能不是简单的恒星密集,是什么状况也难下结论。至1971年,两位英国天文学家在分析了对银河系中心区的观测结果后指出,它的中心应该是一个有着一定质量的“黑洞”(实际上他们所说的“黑洞”应该是黑窝。如前所述,黑窝是实体性的天体,只不过因为其质量大,在巨大引力的作用下连光都逃逸不出来, 们无法看到,故而称其为黑窝。黑洞则是虚体性的特殊天体,对于实体性物质而言,它不但没有质量和引力,而且也没有空间。为了加以区别, 们将他们所说的“黑洞”二字都加上了引号,以表示它的真正准确的名字应是黑窝。以下类同)。他们预言,如果他们所提出的假说是正确的话,那么,银河系中心还应该有一个强射电源,并且这个强射电源发出的辐射应该是同步加速的。几年之后,人们果然在银河系中心方向发现了这样一个发出强烈同步加速辐射的强射电源,它就是人马座a,是所知银河系内最大的射电源。一些人据此判断,人马座a极有可能就是一个大质量的“黑洞”,但是一些人认为只能暂时将它看作是大质量“黑洞”的最佳候选者,还不能给它下最后的结论。
近期,美国天文学家经过观测后作出推测,认为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两个“黑洞”。据称,银河系的中心地带可能有一个质量为太阳数千倍的中等大小的“黑洞”,它正拖着一些年轻的恒星朝银心的巨型“黑洞”运动,推测它的运动方式是以100年为周期环绕巨型“黑洞”运行,它早晚会被巨型“黑洞”吞噬掉,从而使后者更为庞大。与此前后不久,一些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在地球附近也发现了3个巨型“黑洞”,它们位于距离地球5000万至1亿光年的室女座和白羊星座内。虽然1光年相当于大约10万亿公里,但以宇宙天体的测量标准而言,这样的距离就等于是左邻右舍而已。
不寻常的是,这3个“黑洞”,每个质量是 们太阳的5000万至1亿倍。这些天文学家认为,这样巨大的质量在“黑洞”之中较为少见,已知的同类“巨无霸”只有约20个,其他大部分的“黑洞”质量仅为太阳的数倍。
有关这些“黑洞”是怎样形成的问题,科学家们众说纷纭。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的研究员里奇史通认为,这3个大型“黑洞”可能是类星体的残余物质,类星体是极光量的物质,在火星般大的范围内,光照程度等于1万亿个太阳。他还指出,类星体在银河系的大部分星球形成前便已出现,如果最后确认3个巨型“黑洞”是来自类星体,它们可能在类星体年代的高峰期便已出现,亦即宇宙诞生后大约有10亿年历史的时期。如是这样,究竟是先有银河系还是先有的“黑洞”,便成为天文学家下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他们还探测到宇宙中存在着中等大小的“黑洞”。这个发现不仅为研究“黑洞”家族的演变补上“缺失的一环”,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星系结构的形成等天文学基本问题。
据报道,这次探测到的中等大小的“黑洞”共有两个,分别存在于飞马星座的m15星团和仙女星座的g1星团中,这两个星团中都包含有极为古老的恒星。
天文学家称,这种中等大小的“黑洞”曾经是“黑洞”研究中的一段空白。以往天文学家们发现的“黑洞”有超巨“黑洞”和微型“黑洞”两类,超巨“黑洞”一般存在于星系的中心,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倍,很多情况下它们在星系的中间。微型“黑洞”质量与太阳基本上处于一个数量级,它是由质量相当于太阳10倍的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时形成的。这可能只是一个体积的问题,然而,这二者之间到底有没有联系?它是困扰天文学界的一个问题。天文学家一直猜想可能存在着中等大小的“黑洞”,因为他们推测,超巨“黑洞”可能是在微型“黑洞”的基础上形成的,后者就好比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进化成超巨“黑洞”。中等“黑洞”的发现为这个“黑洞进化论”提供了支持。这些“黑洞”可能是解释它重要循环的关键,它是生长周期的中间环节。
早先的一些观测显示,位于星系中心的超巨“黑洞”,质量一般为星系总质量的0.5%左右,这次新发现的两个中等大小的“黑洞”与它们所处的星团之间也有着类似的比例。天文学家指出,这意味着“黑洞”与其赖以生存的宇宙环境间可能存在着某些尚待发现的本质规律。
让天文学家感到意外的是,新观测到的两个中等质量“黑洞”都位于球状星团而非星系之中。这一发现帮助科学家们在星团与星系间建立起了联系。科学家们认识到,“黑洞”在宇宙当中是一个比想象中更普遍的现象。这为回答宇宙中星系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提供了有用信息。
看来,大多数科学家倾向于确认银河系中心是个超巨“黑洞”的说法,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科学家坚持银河系中心可能是密度极高的恒星集团,并非是什么超巨“黑洞”。他们认为,对于银河系中心存在强射电辐射和红外辐射这种现象,用其他非黑洞理论解释也能说明,譬如恒星之间频繁、剧烈的碰撞或许也能产生人们已经观测到的那些现象。其次,人们对银河系中心的情况了解得确实太小,比如,银心发出的可见光 们完全看不到,而实际上恒星物质的辐射大部分都是在可见光波段。如此一来,在只看到一个物体的很小部分时,就想对整个庞然大物进行整体描述,有如瞎子摸象,肯定会出现差错。因此银河系中心是否有黑洞,其真实的分布状况究竟如何,在没有充分观测证据的情况下,还无法下最后的结论。
但是, 们现在完全可以用天体爆发定律理论来作出较合理的预测。
“银河火球”的爆发不仅仅是外向的,而且同时也有内向的。即:既有向外爆发抛射,又有向内爆发挤压。 们把此称为“双向爆发”。向外爆发的规律 们已在前面做过介绍,并且总结出天体爆发定律;向内爆发的一些规律 们此后进行探讨。
首先,像“星系火球”这般质量的爆发发生时,不管是向内爆发还是向外爆发,只要其爆发的冲击速度达到光速,就会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一个与 们的时空概念完全不同的封闭的球面,它就是人们称之的“视界”。天体爆发时,向外扩展的“视界”球面迅速膨胀至亚光速时为止;向内收拢的“视界”球心也迅速坍缩至亚光速时止。如果“视界”坍缩至中心一点时仍未降至光速以下,则“火球”中心的部分物质会被挤压成高密度物质,以后会在达到一定极限时从中心点上“爆破”,将高密度物质炸得四分五裂。 们将这些高密度物质天体称作“黑窝”,因为它们被天体爆发向内挤压后体积极小可质量极大,有时其引力可将光线束缚住,使它变成一个看不见的星体,故而称其为“黑”。但是,它们是一个具有时空概念的实体(具有三维性和时间性),因此不能用“洞”来形容它而称其为“窝”。黑窝的来历就源于此。至于 们在前面刚刚说到的“视界”,它的区域内完全是虚空( 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太空是实空,宇宙的外面是虚空),它没有时空概念,不允许任何三维性物质进入,是一个与 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另一个世界”。对这样一个“视界”区域, 们称其为黑洞。有关黑洞、黑窝等问题, 们已在前面做过阐述。
如果“银河火球”的爆发冲击力足够大,内向爆发的结果是会在银河系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黑洞的中心没有什么“奇点”,高密度物质在向内迅速坍缩时会出现“引力失衡”现象,导致这个高密度物质在被挤压至一定极限时从中心点上产生“爆破”,将这些物质炸得四分五裂。
因此,银河系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黑洞。一些比银河系大的星系中心也都应有一个黑洞。所有的黑洞没有质量,也没有什么“中心奇点”。对此, 们已在前面对“中心奇点”的论断进行了有力的批驳。
其次,当“银河火球”中心地带的高密度物质“爆破”后,它们在向外抛射时会将气体和尘埃撕裂,或是将这些气体和尘埃吸积起来,或是在众多的恒星材料之间成为“中央领导”,形成 们现在可观测到的“球状星团”。
这样一来,银河系的中心一般不会有巨大质量的黑窝(即原科学家们所称的黑洞),这些巨大质量的黑窝应该是环绕黑洞四周随机分布的。它的数量也不会是一个,而应有更多一些,估计大约几十或几百甚至上千个。同时,除了在银球附近,以外的区域也含有质量大小不一的黑窝,也应是随机分布的。
天文学家所观测到的所谓银心的一些情况,它根本不会是真正的银心,只是银心黑洞周围的一些黑窝的情况。黑洞——银河系中心是根本观测不到的,因为它没有任何辐射。证明它的存在,只能用时间和空间来间接论证。譬如,当一个星体横穿银河系中心时,在规定的距离内,在保持行进速度不变的前提下,所用的时间会出现节省,或是会感觉到它的行进速度异常地快,远远地超过了这个星体本身原有的速度。为了将黑洞的特殊性质讲清楚, 们在后面还要作进一步的阐述。
银河系相关链接
银河系(Galaxy)的资料信息
银河系是地球和太阳所属的星系。因其主体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带被我国称为银河而得名。
银河系呈旋涡状,有4条螺旋状的旋臂从银河系中心均匀对称地延伸出来。银河系中心和4条旋臂都是恒星密集的地方。从远处看,银河系像一个体育锻炼用的大铁饼,大铁饼的直径有10万光年,相当于9460800000万万公里。中间最厚的部分约3000~6500光年。太阳位于一条叫做猎户臂的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3万光年。
银河系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望远镜发明后,伽利略首先用望远镜观测银河,发现银河由恒星组成。而后,T.赖特、I.康德、J.H.朗伯等认为,银河和全部恒星可能集合成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18世纪后期,F.W.赫歇尔用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开始恒星计数的观测,以确定恒星系统的结构和大小,他断言恒星系统呈扁盘状,太阳离盘中心不远。他去世后,其子J.F.赫歇尔继承父业,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把恒星计数的工作扩展到南天。20世纪初,天文学家把以银河为表观现象的恒星系统称为银河系。J.C.卡普坦应用统计视差的方法测定恒星的平均距离,结合恒星计数,得出了一个银河系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太阳居中,银河系呈圆盘状,直径8千秒差距,厚2千秒差距。H.沙普利应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测定球状星团的距离,从球状星团的分布来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和大小。他提出的模型是:银河系是一个透镜状的恒星系统,太阳不在中心。沙普利得出,银河系直径80千秒差距,太阳离银心20千秒差距。这些数值太大,因为沙普利在计算距离时未计入星际消光。20世纪20年代,银河系自转被发现以后,沙普利的银河系模型得到公认。
银河系是一个巨型旋涡星系,Sb型,共有4条旋臂。包含一、二千亿颗恒星。银河系整体作较差自转,太阳处自转速度约220千米/秒,太阳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年。银河系的目视绝对星等为-20.5等,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我们太阳质量的1万亿倍,大致10倍于银河系全部恒星质量的总和。这是我们银河系中存在范围远远超出明亮恒星盘的暗物质的强有力证据。关于银河系的年龄,目前占主流的观点认为,银河系在宇宙诞生的大爆炸之后不久就诞生了,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我们银河系的年龄大概 在145亿岁左右,上下误差各有20多亿年。而科学界认为宇宙诞生的“大爆炸”大约发生 …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一二千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扁球体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千光年。核球的中部叫“银核”,四周叫“银盘”。在银盘外面有一个更大的球形,那里星少,密度小,称为“银晕”,直径为7万光年。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具有旋涡结构,即有一个银心和两个旋臂,旋臂相距4500光年。其各部分的旋转速度和周期,因距银心的远近而不同。太阳距银心约2.3万光年,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心运转,运转的周期约为2.5亿年。
河系物质约90%集中在恒星内 。恒星的种类繁多。按照恒星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空间分布和运动特征,恒星可以分为5个星族。最年轻的极端星族Ⅰ恒星主要分布在盘里的旋臂上;最年老的极端星族Ⅱ恒星则主要分布在晕里。恒星常聚集成团。除了大量的双星外,河系里已发现了1000多个星团。河系里还有气体和尘埃,其含量约占河系总质量的10%,气体和尘埃的分布不均匀,有的聚集为星云,有的则散布在星际空间。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现了大量的星际分子,如CO、H2O等 。分子云是恒星形成的主要场所。河系核心部分,即心或核,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发出很强的射电、红外,X射线和γ射线辐射。其性质尚不清楚,那里可能有一个巨型黑洞,据估计其质量可能达到太阳质量的几千万倍。对于河系的起源和演化,知之尚少。
1971年英国天文学家林登·贝尔和马丁·内斯分析了银河系中心区的红外观测和其他性质,指出银河系中心的能源应是一个黑洞,并预言如果他们的假说正确,在银河系中心应可观测到一个尺度很小的发出射电辐射的源,并且这种辐射的性质应与人们在地面同步加速器中观测到的辐射性质一样。三年以后,这样的一个源果然被发现了,这就是人马A。
人马A有极小的尺度,只相当于普通恒星的大小,发出的射电辐射强度为2*10(34次方)尔格/秒,它位于银河系动力学中心的0.2光年之内。它的周围有速度高达300公里/秒的运动电离气体,也有很强的红外辐射源。已知所有的恒星级天体的活动都无法解释人马A的奇异特性。因此,人马A似乎是大质量黑洞的最佳候选者。但是由于目前对大质量的黑洞还没有结论性的证据,所以天文学家们谨慎地避免用结论性的语言提到大质量的黑洞。我们的银河系大约包含两千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一千多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螺旋状星系,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旋臂的银盘,中央突起的银心和晕轮部分。
螺旋星系M83,它的大小和形状都很类似于我们的银河系
银盘:
银盘(Galactic disk):在旋涡星系中,由恒星、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扁平盘。
银盘是银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银河系中可探测到的物质中,有九成都在银盘范围以内。银盘外形如薄透镜,以轴对称形式分布于银心周围,其中心厚度约1万光年,不过这是微微凸起的核球的厚度,银盘本身的厚度只有2000光年,直径近10万光年,可见总体上说银盘非常薄。
除了1000秒差距范围内的银核绕银心作刚体转动外,银盘的其他部分都绕银心作较差转动,即离银心越远转得越慢。银盘中的物质主要以恒星形式存在,占银河系总质量不到10%的星际物质,绝大部分也散布在银盘内。星际物质中,除含有电离氢、分子氢及多种星际分子外,还有10%的星际尘埃,这些直径在1微米左右的固态微粒是造成星际消光的主要原因,它们大都集中在银道面附近。
由于太阳位于银盘内,所以我们不容易认识银盘的起初面貌。为了探明银盘的结构,根据本世纪40年代巴德和梅奥尔对旋涡星系M31(仙女座大星云)旋臂的研究得出旋臂天体的主要类型,进而在银河系内普查这几类天体,发现了太阳附近的三段平行臂。由于星际消光作用,光学观测无法得出银盘的总体面貌。有证据表明,旋臂是星际气体集结的场所,因而对星际气体的探测就能显示出旋臂结构,而星际气体的21厘米射电谱线不受星际尘埃阻挡,几乎可达整个银河系。光学与射电观测结果都表明,银盘确实具有旋涡结构。
银晕:
银河晕轮弥散在银盘周围的一个球形区域内,银晕直径约为九万八千光年,这里恒星的密度很低,分布着一些由老年恒星组成的球状星团,有人认为,在银晕外面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呈球状的射电辐射区,称为银冕,银冕至少延伸到距银心一百千秒差距或三十二万光年远。
探秘志独家观点:
银河系相对宇宙来说只是众多星系的一个,地球只是星系中的沧海一粟,人类更是显得渺小之极。对地球之外的宇宙探索,我们知道的还少之又少,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也许我们能找到一个比我们地球还可爱的星球。
宇宙中有白洞吗?相信很多想知道白洞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其白洞到目前为还只是一个概念,其真实性一直没有被证实,可能一些新手小白对这方面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让探秘志的小编来详细介绍宇宙上有白洞吗?有兴趣的可以进来看看。
白洞起源
白洞学说出现已有一段时间,1970年捷尔明便提出它们存于类星体,剧烈活动的星系中的可能性。相对论和宇宙论学者早已明白此学说的可能性,只是这与一般正统的宇宙观不同,较不易获得承认。某些理论认为,由于宇宙物体的激烈运动,或者星系一部喷出的高能小物体,它们遵守着克卜勒轨道运动。这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推测,亦即一个地方有几个白洞,在星系核心互相旋转,偶然喷出满天星斗。喷出的白洞演化成新星系。而从星系团的照片中可观察到一系列的星系由物质连接起来。这显示它们是由一连串剧烈喷射所形成的。照此来说,白洞可能会像阿米巴原虫一样分裂生殖,由分裂而形成星系。然而这又和目前的理论相违背。
从此看来,就是星系生成也有不同见解。有的天文学家便提出并接受宇宙之初便有不均匀物质的结块,而其中便包含了白洞。宇宙向最初奇点收缩,星系,星系群都同一动作,这当然和黑洞的奇点相似。宇宙的不同区域,其密度皆不同,收缩时首先在高密度的地方,达到了黑洞的临界密度,从此消失在事界之后,宇宙不断收缩,使不断出现高密奇点。宇宙成为大量黑洞及周围物质的集合体。然而事实上,宇宙是膨胀而非收缩的,因此它是白洞而不是黑洞。在宇宙整体性源始的大奇点中存在着密度高的小质点,它们随着膨胀向四面八方扩散,大白洞大量爆发生出小白洞。星系等不均匀物体,正是由它生成的。不均匀物体之所以易和黑洞拉上关系,皆是因为它和膨胀现状相对称的宇宙中局部收缩的过程。目前宇宙中黑洞和白洞的存在是并行不悖的,是过程的两个端点而已。黑洞奇点是物质末期塌缩的终点,白洞物质的奇点是星系的始端。只不过各过程不是同时,而是先后交错的。
白洞的喷发
有关于白洞的信息,目前并不多。所以我们对白洞的喷发并不十分了解。白洞的喷口的来历并不清楚,一如大爆发原因不明。奈里卡在1975年论述了许多使天文学家感觉困扰的问题和白洞的数学连系,这是相关重要的。在喷发中白洞存在的前提下。外部观测者可以探测到蓝移所致的不同辐射源的频谱。大爆发的初期状态所遵循的爱因斯坦宇宙论方程式同样可施于探索星系规模膨胀系统的未爆核状态,但奈理卡使用了方程式时结合了过程的物理项。白洞向外爆发的时间极短,这一瞬的过程当然很难说明,但白洞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市可计算的。观测到的爆炸光谱的最大特征,是最初以高能辐射为主体,不久就显示出低能辐射。
白洞存在吗
到目前为止,『白洞』还只是个理论名词,科学家并未实际发现。在技术上,要发现黑洞,甚至超巨质量黑洞,都比发现白洞要容易的多。也许每一个黑洞都有一个对应的白洞!。但就我所知,我们并不确定是否所有的超巨质量"洞"都是"黑"洞,也不确定白洞与黑洞是否应成对出现。但就重力的观点来看,在远距离观察时两者的特性则是相同的。我们知道,由于黑洞拥有极强的引力,能将附近的任何物体一吸而尽,而且只进不出。如果,我们将黑洞当成一个『入口』,那么,应该就有一个只出不进的『出口』,就是所谓的『白洞』。黑洞和白洞间的通路,也有个专有名词,叫做『灰道』(即『虫洞』)。虽然白洞尚无发现,但在科学探索上,最美的事物之一就是许多理论上存在的事物,后来真的被人们发现或证实。因此,也许将来有一天,天文学家会真的发现白洞的存在。
恐龙是在人类出现前就生存在地球上的一种生物,但遗憾的是,距离现在恐龙在大约已经灭绝了6500万年之久了,到底恐龙是怎么灭绝的?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恐龙灭绝的呢?针对这些问题也困扰了很多科学家,虽然现在不少科学家们针对恐龙灭绝之谜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因为火山爆发,也有人说是恐龙自相残杀,还有人说是地球的各种原因造成的,那么科学家们提出的这些恐龙灭绝的原因都有什么理据呢?下面探秘志就大家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些相关的说法。
造成恐龙灭绝的真实原因分析
据探秘志了解,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虽然这些说法都是著名科学家提出来的,但也都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证据来支撑这些看法,所以恐龙灭绝的真实原因也一直成为了一个不解的谜团,尽管如此,探秘志还是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听起来比较靠谱的说法供大家参考。
火山爆发说
六千六百万年前,一颗小行星落在墨西哥的犹加敦半岛,导致恐龙大灭绝。十万年后,位于印度德干高原的火山开始喷发出大量岩浆,长时间的火山爆发可能再次造成地球上的物种大灭绝。在柏克莱大学教授地球与行星科学的马克?理查认为这两起事件之间绝对有因果关系,他说:“为什么地球上规模最大的撞击事件和德干高原的火山爆发事件会在十万年间接连发生,这一定不只是巧合而已。”
理查和他的研究团队因此推论,火山爆发是由小行星撞击所引起的。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德干高原就已经有岩浆流出,而撞击事件就像是导火线一样,一下子点燃了火山内部的岩浆,在接下来的数十万年之间,火山不断喷发出二氧化碳等其馀会改变气候的气体。理查表示,地球上大多数的生物在恐龙时代接近尾声时灭亡,理查发现其中有四次的物种大灭绝都与火山爆发发生于同一时期。于是他大胆假设,六千六百万年前的火山爆发事件肯定与当时的物种大灭绝脱不了关系。
理查和Renne的同事Michael Manga指出,火山爆发也会因强烈地震而引起。理查估计,小行星撞击的强度可以在地球各地引发规模九以上的地震,而这样的规模已能促成德干高原及其他地区的火山爆发。同时,研究团队也发现火山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前后所喷出的岩浆的化学成分并不相同,再次验证了小行星撞击促成火山爆发的说法。不过,许多科学家仍对火山爆发在恐龙灭绝中所扮演的角色抱持着怀疑的态度,他们依然深信,小行星撞击是导致恐龙消失的主要原因。
本文由我要新鲜事(www.51774.com)搜集整理,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小行星撞击地球说
科学家发现,在白垩纪末期地层的黏土层中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陡然增加了30-160多倍,而铱元素在地壳中属罕见元素但却广泛存在于小行星之中。因而当前最为流行和最有影响的观点是:6500万年前,陨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引发气候剧变,植物大量死去,恐龙因食物匮乏而遭致灭顶之灾。对恐龙灭绝之谜的解释与说法其实还有很多,公开发表的就有一百多种。
据报道,恐龙死于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事件,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大发现。虽然我们有比较充分的证据显示,恐龙死于小行星撞击以及撞击所引发的环境剧变,但仍然有研究人员认为小行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恐龙灭绝还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美国科学家在印度德干地盾附近发现了关于恐龙灭绝的证据,研究结果显示恐龙灭绝不仅仅是小行星造成的因素,还有火山喷发影响了地球环境。
小行星撞击地球是目前主流的恐龙灭绝原因,一颗直径为8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大量的尘埃遮挡了太阳光照,导致一连串的灾难性事件,比如绿色植物大量死亡影响了食草恐龙的生存,而小型动物的大规模死亡也导致食肉恐龙的灭绝。现在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有更多的证据显示在小行星撞击前地球上出现了大规模火山喷发,也对恐龙的灭绝产生了促进作用,因为火山大规模喷发导致一些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达到危险水平,地球大气变得浑浊,而小行星的撞击进一步奠定了恐龙灭绝的命运。
暗物质说
暗物质间接导致恐龙灭亡,这种说法可能有些让人难以相信,不过暗物质有可能已经发送了好几颗彗星撞击地球。两位科学家兰德尔和里斯展示了当太阳系经过暗物质盘时,后者会对前者产生更强的引力拖拽作用。这样的拖拽力会扰乱奥尔特云,一种据称是环绕太阳系的遥远冰冻物质结合体。奥尔特云产生了一些彗星,包括世纪彗星ISON彗星,去年ISON掠日时就曾引起了一些扰乱。暗物质盘越密集,产生的引力潮汐力的效应越强。
其次,兰德尔和里斯观察了在过去2.5亿年间地球上直径超过20千米的陨石坑。将这些陨石坑的年龄与太阳系3500万年周期相比,结果发现在某些情况里,彗星撞击的频率高峰期与太阳系经过暗物质盘发生了紧密的重叠,而在其它情况里则不是。整体来说,分析表明暗物质更可能在陨石坑频率问题上,而非产生陨石坑的平等比率上,产生可观测到的模式。
据称与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有关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并没有完全与太阳系经过暗物质盘的时间点相重合——但兰德尔表示其中仍存在足够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存在连接也并非不可能的。“两者发生的时间还是比较接近的,虽然并不是完美的吻合,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意大利米兰布雷拉天文台的路易吉·福斯基尼表示这项理论需要进一步的详细审查。“我认为寻找尽可能多的假设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他也很谨慎,因为无论是彗星撞击的频率模式,还是暗物质的盘状理论,目前都没有得到证实。虽然暗物质导致恐龙灭绝的说法还缺少实际的证据,不过由暗物质引起的彗星撞击地球这种说法也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不过暗物质说也存在不少漏洞,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来支撑这一理论。
在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莫名其妙的担心各种国家大事,例如天塌下来了怎么办?地球会不会被毁灭?等等之类的问题,随社慢慢的成长,接触到不少的科学知识后发现,原来小时候莫名其妙的担心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例如地球会不会被毁灭呢?实际上,没有科学能够证实地球能够永久的存在,而造成地球毁灭的原因也很多,导致我们现在担心的问题会更有针对性,例如我们现在可能会担心,因地磁场发生的变化地球会被毁灭吗?下面探秘志小编就以这个话题,来和大家详细的聊聊吧。
两年多以前,欧洲太空总署发射了三颗卫星用以收集地球磁场数据。从那以后,这三个探测器开始不知疲倦地测量地球磁场,并细致地将它描绘出来。现在,一项新研究用这些数据来向人们展示近几年来地球磁场的变化,其结果与地核正在经历的事情相吻合。
地球磁场也许不可见,但它很复杂且千变万化,保护着我们不受宇宙辐射和太阳风的伤害。2013年末,欧洲太空总署发射的蜂群卫星上天之后,一直在研究地核、地幔、地壳、海洋、电离层以及磁气圈的不同磁场信号。
最近这些数据都被新研究用来描述哪些地方的磁场在减弱、哪些在加强以及这些变化发生的快慢。这些发现被呈现在生命行星座谈会上,研究人员们还采用两个动画来展示这些变化。
第一个动画(还采用了CHAMP与?rsted卫星采集的数据)显示了1999年至2016年5月之间的磁场强度变化。红色区域代表磁场正在增强,蓝色区域代表磁场在减弱。
总体上,北美上方的磁场减弱了3.5%,而亚洲上方的磁场增强了2%。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的磁场也减弱了百分之二。
第二个动画与第一个略有不同,它描述了2000年至2015年期间磁场的变化率。与第一个动画类似的是,变化率较慢的地区以蓝色标识,较快地区以红色标识。这是一幅复杂的图片,亚洲上方磁场的变化正在加快,而南非磁场的变化速度则在减慢。
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变化呢?人们认为磁场是地核中大量熔铁流在地下三千公里处移动的结果,因此这一变化预示着熔铁流的速度发生了改变。
高级科学家Chris Finlay表示:“蜂群卫星给出的数据使得我们能够绘制地球磁场的详细变化,除了地表磁场的变化之外,我们还能了解地核的磁场变化。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发现磁场的局部快速变化似乎是地核内铁水流动速度变化的结果。”
蜂群卫星将继续测量地球磁场并加以研究,这有助于我们加强对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的理解。
可能大家看了这么长一篇科普文之后,还有些迷惑,那么探秘志小编就通俗的和大家简单说说吧,地磁场发生变化,人会死,地球不会有事,磁场消失地球可能变成火星现在的样子,对于地球来说不算毁灭。
人类的自由意识到底存不存在,这个问题最近已经被公开答案,科学家们也许已经证实,自由意志可能是一种由我们的大脑创造出来的幻觉。
人类确信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出有意识的决定,也许只是大脑在有限的选项中做出选择之后让人有了这一感觉而已。
科学家们在实验中,让参与者们在看到结果之前做出决定。在实验中,科学家们让参与者们相信他们能利用自由意志做出选择,即便这根本不可能。
20年前,心理学家Dan Wegner和Thalia Wheatley提出,是人类自己让自己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他们认为人类有想要做某件事的感觉是真的,但这种感觉与人们真正去做这件事之间并无联系。
新研究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并表示大脑在做出决定的时候会改写历史,改变我们的记忆以便让我们相信某件事在发生之前是我们自己想要去这样做的。
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Adam Bear和Paul Bloom在研究中,利用某个计算机显示屏上的五个白圆圈对参与者们进行测试。参与者们需要在其中某个圆圈变成红色之前随便选一个。
接着参与者们需要告诉研究人员,他们是否认为自己挑选到了正确的圆圈或者他们当时是否没有时间去挑选圆圈。
在统计上,人们挑选出正确圆圈的概率是百分之二十。但参与者们认为自己选对的概率高于百分之二十,如果圆圈非常迅速地变红那么他们自报的正确率甚至会高于百分之三十。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发现表明,参与者的大脑在事件发生顺序之间来回切换,因此看起来参与者们像是已经选出了正确的圆圈,即便他们根本没这个事件去做出选择。
自由意志观点的兴起源自于它很有用,它让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控制感,也让人们因犯错而受惩罚。但同样的感觉会误导人。也许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控制感这一点很重要,但这很容易让人们感觉自己能控制天气之类的外在过程。
科学家们警告说选择的幻觉不仅会被应用在那些不假思索的选择中,还有可能它无处不在,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研究人员们写道:“不论情况如何,我们的研究表明就连我们对自己的机构和意识体验那看似牢不可破的信仰,也会大错特错。”
该研究被发表在心理科学期刊上。
- 0000
- 0008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