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会变成黑洞时空中的“副本”吗?
黑洞是宇宙中极为恐怖的天体,其引力非常强大,一旦落入黑洞,根据目前的物理学知识应该是没有救了。《星际穿越》中利用黑洞进行时空旅行或许存在,但至少我们现在不知道黑洞里面到底是什么,是否有时空隧道可以打开进入其他宇宙。俄亥俄州立大学萨米尔博士发现如果地球不幸落入黑洞之中,我们可能不会立刻二维化,相反黑洞会创造出地球的全息图,但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地球会变成黑洞时空中的“副本”。
黑洞的引力可统治整个星系,银河系中央就有一个黑洞,质量为400万倍太阳质量,如果地球开始接近黑洞。
首先我们会看到黑洞边缘发出明亮的光芒,因为黑洞边缘的物质在以接近光速运行,摩擦产生的热量可使得黑洞边缘清晰可见。其次,引力会把地球拉伸成意大利面条,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后景象之前的画面,引力拉伸非常可怕,由于进入黑洞引力边缘的距离不同,拉伸会从地球最靠近黑洞的一端开始。
而地球另一端仍然处于正常的状态,此时的地球已经是意大利面条状态。这和霍金提出的宇航员落入黑洞的一致的,宇航员的脚开始接触黑洞边缘,被无限拉伸,而头部仍然在黑洞边缘之外,形成了意大利面条。萨米尔博士的发现指出,第三个场景会把地球变成一个不完美的副本,完全进入黑洞之后可以继续在高维时空存在。
萨米尔博士认为在黑洞内的高维时空中可以想象成在三维时空中被二维化的地球,地球虽然被拉伸消失,但信息仍然存在,宇宙的高维时空就是如此神奇。《星际穿越》中库伯通过黑洞穿越时空,用莫尔斯电码形式与地球联系,或许现在这是科幻,但宇宙的高维时空或许比这个还要神奇。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灾难和异常天气逐渐显现出来,一些人认为,全球变暖可能会带来世界末日;也有人认为,全球变暖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但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化早已开始了对地球的破坏。图为利比亚沙漠里种田,1987和2010对比。
美国NASA办了一个影展叫做【Image of Change】丢,从“上帝的视角”对比了几十年间的地球变化照片,一直都以为所谓“沧海桑田”是以几千几万年来计算的,没想到也就是这短短数十年时间,地球的改变也已经是触目惊心。
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咸海曾经是地球上第四大湖,现在已经是几个断开的小水洼了。左图为2000年水位,黑色的轮廓是它60年代时的范围,右边是2014年。60年代,为了灌溉附近的棉花地和其他农田,苏联利用大坝和运河,改变了为咸海提供水源的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流向,因此咸海周围急剧荒漠化,最终导致了灾难。
中国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前后的长江上游。
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的鲍威尔湖,1999年和2014年对比。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罗维尔湖,2010年和2016年前后对比。
阿根廷奇基塔湖,1998年(左)和2011(右)年对比。
从 1986 年到 2014 年,阿拉斯加哥伦比亚冰河向北后退了将近 20 公里。
美国犹他州大盐湖1985到2010年间大盐湖水量的遗失情况。
黄河三角洲,下面左图拍摄于2001年,右图拍摄于2009年。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第六大河流,被誉为中国文明的摇篮,也曾经由于洪水泛滥,称为“中国之痛”。
瑞士和意大利之间的阿尔卑斯山脉马特洪峰,1960年和2005年前后对比。
美国阿拉斯加的皮德森冰川,1917年还是一片冰川,到2005年时山脚下已是青草幽幽。
巨型黑洞是宇宙中质量最大的黑洞,它的质量最大可相当于140亿个太阳,而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可以说地球还不够巨型黑洞“塞牙缝”的,但是黑洞可从来不“挑食”,宇宙中无论什么东西都逃脱不了它的引力,统统都被引入其中。今天探秘志小编就来为大家探索有关巨型黑洞的未解之谜。
巨型黑洞是怎样形成的
巨型黑洞是由质量较大的恒星能量耗尽后坍塌而形成的天体,它所能具有的最大质量约为10倍于太阳,但是,引力坍缩理论允许我们设想千倍、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太阳质量的黑洞。
科学家也已经证实了巨型黑洞的存在,甚至是双巨型黑洞的存在,巨型黑洞存在的意义是可以让科学家能够很好的研究宇宙的演变以及未来发展,并且可以证实很多理论上的东西。
巨型黑洞会吞噬地球吗
巨型黑洞吞噬星球视频
与别的天体相比,黑洞显得太特殊了。黑洞有“隐身术”,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连科学家都只能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那么,黑洞是怎么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呢?答案就是——弯曲的空间。我们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可是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会在引力场作用下弯曲。这时候,光虽然仍然沿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传播,但走的已经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形象地讲,好像光本来是要走直线的,只不过强大的引力把它拉得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在地球上,由于引力场作用很小,这种弯曲是微乎其微的。而在黑洞周围,空间的这种变形非常大。这样,即使是被黑洞挡着的恒星发出的光,虽然有一部分会落入黑洞中消失,可另一部分光线会通过弯曲的空间中绕过黑洞而到达地球。所以,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观察到黑洞背面的星空,就像黑洞不存在一样,这就是黑洞的隐身术。但是会隐身术的黑洞会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呢?
有些恒星不仅是朝着地球发出的光能直接到达地球,它朝其它方向发射的光也可能被附近的黑洞的强引力折射而能到达地球。这样我们不仅能看见这颗恒星的“脸”,还同时看到它的侧面、甚至后背!“黑洞”无疑是本世纪最具有挑战性、也最让人激动的天文学说之一。许多科学家正在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而辛勤工作着,新的理论也不断地提出。对于黑洞未来的发展趋势,专家猜测,其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影响,也就是说黑洞极会吞噬地球。
黑洞或许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现象,不论任何东西,只要靠近黑洞都会被其巨大引力吸收,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有人提出假设巨型黑洞会吞噬地球吗?连太阳和银河会被黑洞给吸走吗?那么宇宙黑洞里是什么?为什么不能逃避它的引力?它就如同一个无底洞一般,贪婪的吸食着宇宙中的一切,黑洞里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探秘志小编就来带大家一起探秘黑洞未解之谜。
宇宙黑洞里是什么
黑洞是一类诡异之地,在这里我们所熟知的物理定律不再有效。爱因斯坦指出,黑洞的引力会弯曲时空,造成时空本身发生扭曲。因此如果有一个密度足够高的物体,时空将发生严重扭曲,以至于在这个物体周围的现实时空之中形成一个类似凹陷的区域,这就是黑洞,那宇宙黑洞里是什么?有两种说法:
1、扭曲时空的奇点
黑洞最外层的是它的事件边界,也就是光线恰好开始无法逃离的引力范围边界。在这一区域之外,光线还可以逃离,而一旦越过这一边界,任何逃离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事件边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此处的量子效应会产生强大的高温粒子流并向外辐射,这就是所谓的“霍金辐射”。这是以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金教授的名字命名的,因为是他最先预言了这种辐射效应的存在。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这种霍金辐射将最终耗尽黑洞的所有质量并导致黑洞的最终消亡。
随着你逐渐深入黑洞,就会越加了解宇宙黑洞里是什么,时空变得更加扭曲,直到抵达黑洞的核心——在这里,时空的扭曲达到无限程度,这就是“奇点”。在这里空间和时间不再有意义,我们所熟知的,基于时间与空间概念的物理学定律也将全部失效。
2、高级文明无限维持生存的能量
恒星级黑洞将在10e’年里蒸发光,星系级巨型黑洞需要100’年,超巨型黑洞则需要10’历年。作为能量和墑的最后蓄积,黑洞将变得与白洞类似,把自己的物质散布到膨胀的宇宙中。
面对宇宙不可避免地变得稀薄和冷却这种不利的条件,高级文明能否通过从黑洞中提取能量来无限期地维持生存?这个设想使人回忆起一些典型的科学幻想故事,而与现代粒子物理的一个预测相抵触,那就是,质子不一定是永存的,也许是会在大约‘年后衰变。
那么,远在黑洞开始释放其能量之前,所有的物理结构和生命组织就都已消亡。
怎样才能科学地推算地球的年龄呢?
17世纪到18世纪期间,有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究海洋里的盐度来推算地球的年龄。他们假定海水最初是淡的,由于河水把盐冲人海洋才使海水变咸。知道了目前海水的含盐量和全世界的河流每年能把多少盐冲人海洋就可以算出海洋的年龄,并进一步推算出地球的年龄。
因为海水最初是不是淡的本身就是一个末解之谜,河流每年带入海洋的盐量也并不一样,此外地球的形成比海洋的出现早多少年也不得而知。因此这种方法解决不了问题。
还有一些科学家想通过测量海洋每年的沉积率来推算地球的年龄。他们认为算出海洋每年的沉积率,再测出海洋沉积物的总厚度,就可以计算海洋的年龄。然而由于海底是不断运动的,海底沉积也随之时常在变化,这种方法也站不住脚。
19世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后,人们发现了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来确定岩石相对年龄的方法,但是用这种方法还不能推算出地球本身的绝对年龄。
到了20世纪,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测定地球年龄的最可靠的方法,叫做同位素地质测定法。20世纪初期,人们发现地壳中普遍存在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它们的原子核中能自动放出某些粒子而变成其它元素,这种现象被称做放射性衰变。在天然条件下,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度不受外界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而始终保持很稳定。例如1克铀经过一年之后有1/74亿克衰变为铅和氦。在铀的质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经过约45亿年以后,大体就有1/2克衰变为铅和氦。
利用放射性元素的这一特性,我们选择含铀的岩石,测出其中铀和铅的含量,便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岩石的年龄。用这种方法推算出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大约为38亿年。当然这还不是地球的年龄,因为在地壳形成之前地球还经过一段表面处于熔融状态的时期,科学家们认为加上这段时期,地球的年龄应该是46亿年。
实测认为地表面十分年轻,其原因为近50亿年以来,地球不断重复着侵蚀与构造的过程,地表大部分被一次次的形成和破坏,于是早期的地球历史都被抹除了。根据古地质探测与考古,已知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石头距今已有40亿年,超过30亿年的屈指可数,最早的生物化石小于39亿年,没有任何确定的记录可以表明生命真正开始的时刻,71%的地表被海洋所覆盖。
目前科学界认为地球形成初始,大气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几乎都被组合为碳酸岩石,只有少部分溶入大海或被活着的植物消耗了,而现在的板块活动与生物活动维持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循环流动、轮回,使二氧化碳稳定存在,温室效应对地表温度环境的维持具有深远的重要性,是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了35℃(从冻入的-21℃升到了+14℃)。因此水在常温下为液态,使生命适宜存在与发展。而丰富的氧气维持则是由生物活动完成的,没有生命就不会有充足的氧气(在这里完全的忽略了阳光的光合作用)。
近些年来,人们又用同样的方法推算了各类陨石以及"阿波罗"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的月岩的年龄。结果,它们的年龄都是45亿年至46亿年。这说明太阳系中这些天体是同时形成的,同时也说明用这种方法来测定地球的年龄是比较准确的。
- 0000
- 0002
- 0000
- 0002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