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生物圈实验,意味着人类无法建造生态循环,只能留在地球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8亿年后生命逐渐从海洋出现,至今已有38亿年的历史,但在这其中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在地球上长盛不衰的延续下去。
它们或是被自然灾害逼向灭绝,或是在进化中逐渐淘汰,总之最后都走向了消失的结局。这是否意味着,人类有天也会步它们的后尘?
有人说那些灭绝的动物都没有产生高等文明,只能在自然的大潮中随波逐流,而人类发展的科技已经足以我们改变自己的命运,假如地球不适合人类生存,就搬到其他星球,让文明永远延续下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为了证明人类也可以模拟出自然的生态系统,斥巨资建造出了生物圈2号,将4男4女关在了这个封闭系统中,企图复制出一个缩小版的地球生态系统,然而实验结果出乎意料。
生物圈一词由奥地利地质学家爱德华.修斯于1875年提出,是地球表面生物以及自然环境的总称,一些学者对人类是否能在外星球建立和地球一样的生态圈产生了极大兴趣,并于1984年开始设计模拟地球的生态圈2号。
整个生态圈由亿万富翁艾德.巴斯出资2亿美元打造,它建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部,占地13000平方米,耗费了80000跟钢筋和6000快玻璃,构造了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世界为了。模仿地球的生态环境,科学家在生态圈内部投放了四千多种生物,包括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和细菌等,甚至模拟了沼泽、沙漠、海洋、草原等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环境。
竣工之后科学家并没有让实验人员立即入住,而是先对植物进行了培养,利用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使氧气浓度达到了自然界的正常水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91年,科学家挑选了4男4女进入其中,计划在生态圈中自给自足的生活两年。
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实验者觉得这里的环境很好,别说两年,八年都没什么问题。然而仅一个月以后,生物圈2号内的氧气浓度开始急剧下降,从原来的21%一直跌到16%,远在安全范围之下。
这导致大量生物死亡,并连带着植物也继而死亡,为了保障实验者的生命安全,不得已之下生物圈开始从外界输入氧气,这才使实验得以进行。
但环境仍在继续恶化,在封闭的环境下,实验者之间的矛盾也接连不断,出现了严重的冲突,更令科学家不解的是,只要停止向实验圈输送氧气,内部的氧气浓度就会每个月稳定下降0.25,他们甚至根本找不到是谁在消耗氧气.
最终原本计划两年的实验,在第21个月的时候被迫终止,此时生物圈2号已经和实验开始之初截然不同,原本的生机盎然变成了死气沉沉,空气也浑浊不堪,大量的动植物都出现了死亡甚至灭绝。
这让科学家意识到,我们似乎永远无法在其他星球上建立像地球一样的生态环境,换句话说,我们永远也离不开地球,而地球的能源总有一天会消耗完,更重要的是地球的环境也在恶化,这样下去,人类走向生物大灭绝已经是未来能够预见的事。
在地球历史上,共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其中二叠纪最为严重,约90%的生物永久灭绝,地球的生物发展史几乎是被直接腰斩,从几次生物大灭绝的时间可以看出来,它们似乎并不是某个偶然的原因导致的,而是每隔5000万年到1亿年就会周期性发生的事件,而我们距离上一次生物大灭绝恰好过了5500万年,处于第六次大灭绝的周期内。
大部分人认为,全球变暖就是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序幕,回溯过去的五次生物大灭绝,有两次是全球变冷,一次是火山活动,一次是陨石撞击,还没有哪个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生物大灭绝,所以不少人认为,我们就是因全球变暖导致灭绝的主人公。
即便没有因自然环境灭绝,人类也可能走向自我毁灭,生物学家约翰.卡尔霍恩曾制造了一个老鼠的乌托邦,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培育了一批老鼠,并为它们提供无限的食物和水,他本预计这些老鼠在经历繁殖的指数爆炸后会趋于平稳,最后保持在一定的范畴。
前半段一切都在预料内,但到了实验后期,老鼠不再有繁殖的举动,尽管生存空间和食物都非常充足,但老鼠就是不生,当最后一只老鼠死亡时,这个乌托邦的老鼠就全部灭绝了,如今不少国家的生育率都在连年下跌,我们似乎正在走向实验的结局。
无论是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还是人口减少,人类始终都被束缚在地球上,地球有个大大小小的活动,人类就会立刻灭绝,所以目前来看,人类要想让文明一直延续下去,只能不断发展科技,提升文明等级。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