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颗恒星突然消失,是外星文明在建造戴森球,还是流浪黑洞?
由于古代自然科学条件尚不成熟,所以各个文明都会把星象当做吉凶的预兆,干大事前总免不了来一波夜观天象。
夜空中的星星在他们看来,象征着永恒的力量,然而随着天文学的进步,尤其是大型光学望远镜的出现,星星变得不再神秘,甚至也不再永恒,因为天文学界不止一次的发现了星星突然消失的情况。
2016年,一位瑞典科学家用望远镜向着豺狼座方向拍了一张照片。当他用这时的照片和1950年3月在同样方位拍摄的照片做比对时,意外地发现照片中同一片区域少了一颗恒星,之后用了更精密的仪器再次进行观测,结果还是少了一颗星星,仿佛它凭空消失了一样。
为了找到这颗消失的恒星,2017年该研究团队成立了VASCO百年观测计划,同时还用过去的观测照片和现在的照片作比较,看看是不是还有类似这种突然消失的情况。这个项目的参与者不仅有专业的天文学家,民间的天文爱好者也可以加入。
结果让人出乎意料
在研究人员仔细对比前后照片后,发现凭空消失的恒星远不止最初发现的一颗,林林总总竟然有一百多颗恒星从原有的区域中不见了,并且如果把这些恒星消失的时间和它们的寿命对比,它们几乎是在一小时内消失的,这样的状况可不是常见现象。
有人认为这些恒星只不过移动了位置,跑出了拍摄区域或者被其他天体挡着了,所以观测不到,毕竟宇宙中的天体不是静止的。但是这些观察区域都距离地球特别远,所以拍摄范围也非常大,也就是说这片星空对于地球来说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跑出去”的这种理论自然是站不住脚的。
也有科学家认为这些突然消失的恒星是,被科技发达的文明用作了戴森球,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提出的一种猜想,它认为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消耗的资源也越来越大,就会开采主恒星的能源。
在卡尔达舍夫的文明等级中,能够完全利用恒星能源的文明已经达到了二级或二级以上,这些文明就已经有能力利用戴森球来为自身发展提供能源了,戴森球这种装置理论上是可以存在的。
然而以太阳系为例,要想完全包裹住太阳,就算把太阳系的全部物质都拆解,也只能裹住太阳的几十分之一,所以戴森球的科幻属性很重,并不太可能真正出现在宇宙中。
排除了戴森球后,就只剩下黑洞了
黑洞作为宇宙中的幽灵,能吞噬沿途的一切物质,有些小型黑洞并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的,而是在星际空间中流浪的,此前科学家也曾观测到黑洞吞噬行星的事件,一旦行星靠近黑洞,自身就会被黑洞强大的引力撕裂,逐渐被吸进黑洞,最后不留下一点痕迹。
但在恒星消失的区域上,并没有发现黑洞的迹象和恒星被吸收时的光芒,也许是目前观测技术还不到位,未来有更加先进的仪器或许能够观测到一些痕迹。
目前更有可信度的猜测是
这一片区域的观测路径被一片星际尘埃云挡住了,虽然现在的各种大型空间望远镜已经能够看得非常清晰了,但更远处的深空还是模糊的光点,无法细细观察那里究竟有什么。
而尘埃云在星际空间中是广泛存在的,有时面积达几百光年的尘埃云飘过来确实会挡住恒星散发的光亮,从而无法被观测到。
其实无论是站在大地上用肉眼观察,还是用太空中的空间望远镜探测,我们看到的星光都来自于过去,因为宇宙太过辽阔,而光的速度也是有限的。
有些离我们较近的天体,我们看到的可能是几百年前的它,而有些较远的,则有可能在几亿光年之外了,也就是说我们此刻观察到的恒星,是几亿年前的状态了,即便那些星星消失的区域真的存在什么,我们看到的也只是过去。
总体而言
宇宙之于人类,还是未知大于已知的状态,考虑到宇宙仍在不断膨胀,人类可能永远无法探究完整个宇宙的秘密。
- 0000
- 0000
- 0000
- 0003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