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同类相残有多可怕呢(吃掉孩子)
印度北部曾发生了一起猴子同类相残的事件。一只雌性猴试图夺取另一只雌性猴的幼崽,但被母亲捍卫。于是,该雌性猴带着一批其他猴子前来报复,导致至少15只猴子死亡,其中包括三只母猴和12只幼崽。
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猴群间暴力行为的关注。虽然猴子通常是和平的动物,但是它们也会在食物、领地和资源等问题上展开激烈的争斗。
据了解,大多数猴群内部都有一个“等级制度”,高级别的猴子可以控制低级别的猴子,并有权使用资源和食物。当这种等级制度破坏或崩溃时,猴子们可能会变得暴力,甚至发生同类相残事件。
而这类同类相残的事件并不罕见,它在自然界早已是一种普遍的动物行为。
谋害幼崽的黑色阴影
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生物学家珍妮·古道尔开始了她在坦桑尼亚Gombe Stream国家公园的野生黑猩猩群体中的研究工作。在她的长期观察中,珍妮·古道尔记录了许多黑猩猩之间的冲突和暴力行为,其中包括幼崽被杀害的情况。在1964年,珍妮·古道尔目睹了一只雌性黑猩猩袭击并杀死了一只不是她自己孩子的幼崽。这个事件让珍妮·古道尔感到非常震惊和困惑,因为传统上认为黑猩猩是温和、社会化的动物,很少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然而,通过进一步的观察,珍妮·古道尔发现这种行为并不罕见,在黑猩猩社会中经常发生。珍妮·古道尔指出,黑猩猩杀害幼崽的原因通常与竞争和资源争夺有关。在Gombe Stream国家公园,黑猩猩群体经常会互相争夺食物和领地,并且雄性黑猩猩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幼崽往往成为攻击目标,因为它们对于其他黑猩猩来说是易受攻击的弱势群体。
珍·古道尔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就像人类社会一样,黑猩猩社会也存在暴力和冲突。虽然黑猩猩通常被认为是温和、社会化的动物,但它们也会表现出极端的行为,包括杀害幼崽。这些结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黑猩猩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行为和生态意义非常重要。除了谋杀幼崽,吃掉配偶在自然界也是司空见惯。
吃掉配偶的残酷杀手
说到同类相残,最为著名的当属动物界的“黑寡妇”:以食用配偶为名的螳螂。螳螂的繁殖方式是性接触,雌性需要精子来产卵。然而,由于螳螂通常生活在稀缺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雄性数量往往比雌性多得多。因此,只有最强壮、最适合交配和生育后代的雄性才有机会成为父亲。然而即便是最强壮的雄性,也很难逃掉被母螳螂吃掉的命运。
约翰·艾默生是美国昆虫学家,他通过实验来研究螳螂吃掉配偶的现象。他的实验对象是中华剑螳螂(Tenodera sinensis)。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观察雌性螳螂是否会吃掉雄性螳螂。在实验室条件下,艾默生将两只中华剑螳螂放在一个小笼子里,观察它们的行为。结果发现,大约75%的雌性螳螂会吃掉配偶。这表明螳螂吃掉配偶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第二阶段的实验是研究雄性螳螂是否能够识别已经交配过的雌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避免被吃掉。实验中,艾默生让一只雄性螳螂先与两只雌性螳螂交配,然后再让它在数个雌性螳螂中随意选择交配。结果发现,雄性螳螂更倾向于避开已经交配过的雌性,从而降低自己被吃掉的风险。
艾默生的实验结果表明,螳螂吃掉配偶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这可能与雌性需要能量来产卵有关,而侥幸活下来的雄性则通过识别已经交配过的雌性来避免被吃掉的风险。根据后续研究发现,螳螂母体通过吃掉配偶,可以从配偶身上获取额外的营养和能量,使自己更容易成功地产卵和孵化幼虫。同时,也可以确保本身不会因为怀孕降低战斗力,当螳螂母体在交配过程中吃掉配偶后,它们往往会变得更加凶残和强大,这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应对潜在的捕食者和其他威胁,保证自己和后代的生存。
虽然螳螂吃掉配偶的行为看起来很残忍、不道德,但从生命史学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在进化过程中确实给了它们一些优势。通过吃掉配偶,螳螂母体可以获得更多的营养和能量,同时提高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和生存能力,保证族群的繁衍和生存。
残酷的生存竞争
配偶之间都如此残忍,兄弟姐妹之间就更加残酷。在猛禽中,大多数种类的雏鸟会表现出同类相残的行为。金雕(Aquila chrysaetos)在繁殖季节,金雕会形成稳定的配对关系。雄性和雌性会共同筑巢,并相互依靠筑巢、孵化和抚育幼崽。雌雕每次产卵一般为1-4枚,孵化期为40-50天。孵化后,雄雕和雌雕都会轮流照顾幼崽,并为它们提供食物和保护。然而大自然的竞争是残酷的,食物通常难以保证复数幼崽的存活。因此雏鸟之间就会彼此攻击,直至其中一只或多只死亡,到最后通常只有一只雏鸟能长成离巢,更为残酷的竞争甚至发生在出生前,也就是胎内竞争。
胎内竞争(intrauterine competition)指的是在母体内部,胎儿之间因为资源的有限性而展开的一种生存竞争。许多物种都会发生胎内竞争,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鱼类等。在这些物种中,胎内竞争对于胚胎生长和成活具有重要意义,也影响着个体后期的生殖成功和适应力。
胎内竞争在哺乳动物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在具有多胎妊娠的物种中。在人类以外的哺乳动物中,胎内竞争通常表现为双胎或多胎中的一个或几个胎儿相对其他胎儿占据更多的营养和资源,导致其他胎儿的发育落后或者死亡。
例如,豪猪在多胎妊娠中,会出现所谓的“half-sibs effect”现象。这种现象是指同一个卵巢排出的两个卵子分别被不同的精子受精,在母体内形成两个不同的胚胎。然而,这两个胚胎之间的遗传连锁效应会导致它们分别发育成两个不同的亲代,进而引起胎儿搏斗和排斥。实验表明,在豪猪子宫内,不同胚胎之间很容易发生胎内竞争,通常会出现一个胚胎占据更多资源,导致另一个胚胎的发育迟缓或者死亡。
除了豪猪以外,其他一些哺乳动物也被观察到了胎内竞争的现象,如小鼠、绵羊和牛等。在这些物种中,胎儿之间的节律运动是胎内竞争最直接的体现。例如,小鼠的胎儿会对母体的血流产生影响,从而控制自己所获得的营养。在慢性营养限制的情况下,小鼠胚胎会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适应模式来抵消资源缺乏的影响。而在高营养供给的情况下,小鼠胚胎则会增加自身的代谢率,以便更好地利用可获得的资源。
鸟类的胎内竞争比较少见,因为它们通常只会孵化出一个或者两个蛋。然而,在一些雌性鸟类中,仍然会出现胚胎之间的竞争现象。例如,在海鸥中,虽然每个卵巢通常只排出一个卵子,但是如果在一个卵巢内形成了两个卵泡,就有可能会产生双胞胎。在双胞胎中,由于占据优势地位的胚胎会更快地发育并吞噬掉不占优势的胚胎,导致其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为“胚胎淘汰”(embryo culling)。实验表明,胚胎淘汰可以通过双胞胎之间的竞争来实现。例如,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海鸥双胞胎在孵化期间会进行剧烈的胚胎斗争,最终导致弱小的胚胎死亡。
爬行动物中,蛇类是最常见的具有多胎妊娠和胎内竞争现象的物种之一。在蛇类中,胎儿之间的胚胎竞争通常表现为同居的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攻击,以争夺有限的营养和空间资源。例如,在美洲短尾蛇中,胎儿之间会进行残酷的斗争,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生存空间。最终,一胎几十个胎儿,只有最强壮的几个胎儿才能存活下来。除了蛇类以外,如鳄鱼、龟和蜥蜴等。在这些物种中,胚胎之间的竞争通常表现为占据更多资源和空间的个体成长得更快,并最终在出生前获得优势地位。
鱼类中当然也存在着胎内竞争的现象。在某些鱼类中,卵巢会排出多个卵子,形成多胎妊娠,但是由于水中资源有限,每个胎儿能够获得的营养和氧气都很少。因此,在胎儿之间会发生激烈的竞争,以争夺可获得的资源。例如著名的锥齿鲨,这种鲨鱼是卵胎生动物。也就是在母体内发育成熟,才会真正产出。而锥齿鲨幼崽就会在子宫中会吃掉兄弟姐妹以获取更多的营养和生存空间。母锥齿鲨一次就会产出16—23个卵,但最终只有两条小鲨鱼能够顺利出生。
结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界看起来残酷的同类相残,实际上通常属于自然界的规律之一。在野外,动物经常会展开激烈的争斗或者猎杀,这些行为与它们的生存和繁衍密切相关,甚至是多年进化和基因共同决定的。虽然现代人类有能力对动物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干预,但是这种行为可能会扰乱自然界的平衡,并引发其他问题。野生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着复杂的生态系统和生活习性,任何不必要的干预都可能破坏这些系统和习性,导致动物种群的下降和生态平衡的失衡。
同时,动物也有其自身的行为模式和社交规律,我们的干预可能会扰乱这些规律,影响动物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和自然习性,以实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