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历史上魏延怎么死的,被诸葛亮设计杀害(反骨只是借口)
10387

历史上魏延怎么死的,被诸葛亮设计杀害(反骨只是借口)

我要新鲜事2023-03-14 20:25:290

三国时期魏延可是刘备身边一位非常忠诚勇猛的将领,一生战功无数,可是你知道魏延怎么死的吗?自古名将都无法功成名就,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皇帝所杀害,除了吕蒙之死非常诡异之外,魏延就比较悲催了,据传魏延反骨,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魏延被队友给坑杀了。

一、魏延被诸葛亮设计杀害

魏延是继关张马黄赵之后,当之无愧的蜀汉第一猛将,为蜀汉伐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的死却是三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那么魏延怎么死的呢?在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说的是魏延头后生有反骨,所以诸葛亮预料自己死后魏延必反,所以诸葛亮在临死之前,安排了魏延的灭亡之路。

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把魏延死因描写得非常详细,但这并不是历史中魏延之死的真相,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魏延到底有没有反。根据历史考证,魏延是没有谋反之心的,根本就不会谋反,而所谓的反骨,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真实性需要考证,就像重瞳子、狼顾之相一样,真的帝王之相?谁又知道呢?

二、魏延不可能造反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知道刘备是非常信任魏延的,而且魏延在蜀汉也是一直官路亨通,完全没有造反的必要,所以说魏延跟造反有关肯定是站不住脚的。据《三国志·魏延传》中记载,魏延是作为刘备的亲信/嫡系跟随刘备第一批入蜀的将领,并且随着刘备的权势越来越大,魏延的官职越来越大。

刘备登基以后,又升魏延做了镇北将军,如此种种,说明刘备是相当信任和器重魏延的。即使是在刘备死后,魏延也同样是顺风顺水。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建兴五年,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使。建兴八年,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可以说魏延在蜀汉政权中是相当有地位的,古人讲究知遇之恩,甚至有”仕为知己者死“的说法,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魏延虽然脾气很怪,但却是个忠义之人。所以,这是我认为魏延不会谋反的第一个原因,因为没必要嘛!

其次,魏延对蜀汉赤胆忠心,更是一个坚定的抗曹分子。为什么这样说?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在刘备策封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之后的一次大会群臣的宴会上,就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的回答很干脆也很忠诚,他是这么说的”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若曹操举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是要誓死保卫蜀汉,欲与曹魏抗争到底的赤胆忠心啊。

再次,魏延此时并不具备造反的实力。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此时魏延手中大概有多少兵力。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亮制而不许。”子午谷一计,魏延只要精兵五千,诸葛亮都不肯给。而且诸葛亮临死安排撤军计划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令延断后,姜维次之;或延不从命,军便自发”,说明诸葛亮已经做好了放弃魏延的打算,如果魏延手中兵力很多,足以威胁到蜀汉安危,诸葛亮不会也不敢放弃魏延,他很清楚魏延的脾气。因此我推断魏延手中的兵力肯定是很少的,最多不过一万,甚至不足五千。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魏延不会不知趣到以卵击石的地步。

复次,作为一个久经沙场,智勇双全的蜀汉名将,魏延不可能蠢到都要造反了,还不事先统一手下将士的思想,搞好战前动员。《三国志·魏延传》中说,魏延一路南奔,先到了南谷口,在那里据守。杨仪追来过后,魏延带兵去打杨仪,杨仪手下的一个将领何平(就是王平)就大声对魏延的人说,丞相刚死,尸骨未寒,您们怎么就敢这样呢?魏延手下的将士就仅仅听了何平这一句话,觉得非常羞愧,一哄而散,就剩魏延和他的几个儿子瓜兮兮的在那儿站起。如果说魏延要造反,又不事先统一好手下将士的思想,岂不是显得魏延很智障吗?所以魏延的本意并不是想造反。

最后,魏延的行军路线不符合造反的逻辑,这也是证明魏延没有谋反的最有力的证据。以魏延的军事才干,他不可能不知道就凭他手中那几根葱几头蒜,想要造反岂不是天方夜谭。那他为什么要造反了还往南而不往北呢?唯一的解释就是魏延不是谋反。因为往南跑,魏延只会让自己腹背受敌,成为翁中之鳖,而往北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魏延本来就在抗曹的最前线,北投魏无疑是最好的反叛选择,况且北魏一向厚待敌国有能力的降将,张绣就是最好的例子。也就是说,魏延本意是要杀杨仪,和杨仪争夺诸葛亮的位置,这很明显就不能被定义为谋反嘛。

三、魏延真正的死因

首先,跟魏延的性格有关系,牛气冲天,得罪了不少同僚,尤其是杨仪,两人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境况。诸葛亮在的时候还能管住这两人,现在诸葛亮死了,这两人就爆发了。这个时候魏延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就成为了他现在最大的隐患。这个时候大家就会想了,杨仪一介书生,每次和魏延发生矛盾都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况且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杨仪肯定不会反。那么魏延呢?骄横拔扈,目中无人,动不动就亮家伙,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得罪了朝中不少大臣,即使有人反,大家也一致认为肯定是魏延反。

其次,魏延抗曹的决心太过坚定,违背了诸葛亮的本来意图。刚开始,诸葛亮的北伐决心肯定是十分坚定的。但是当荆州失守,刘备崩殂,关张马黄赵相继死去,在北伐大业困难重重,蜀汉政权内部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诸葛亮的北伐目的已经不是平定中原,匡扶汉室,而是转移矛盾,缓和蜀汉内部的紧张关系,维护蜀汉内部的和谐稳定。魏延错就错在不能领会诸葛亮的真实用意,抗曹过分激进会给本来就不稳定的蜀汉政权带来致命的灾难。

最后,魏延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太过激进,导致不知情人士的误会。当魏延知道杨仪等人要放弃自己,准备撤军的时候,魏延连夜拔营撤军,撤在了杨仪等人的前面,叫做“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魏延你回去就回去嘛,烧什么栈道嘛!他本意是要杀杨仪等人,却给人造成了一种假象,看来魏延是真的反了!这次魏延就是跳一百次黄河也洗不清了,所以在他被杀之后,背了造反之名,落了个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