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用来比喻做事专注不将别的事放在心上
11729

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用来比喻做事专注不将别的事放在心上

我要新鲜事2023-03-17 13:03:560

在中国古代,有着许多引人深思的典故,能够很贴切的形容某种情况。比如今天介绍的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是指三个月吃不出肉味,用来形容做事专心,全神贯注的不将别的事放在心上。现在这个典故也被用来形容清贫,三月都没有吃过肉。

关于三月不知肉味的介绍

在《论语·述而》中有一句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就是讲述孔子在齐国的时候听到了《韶》乐,因为太过专注很长时间都尝不出肉味,他还说没想到《韶》乐达到了那么让人着迷的地步。这就是三月不知肉味的历史典故,下面为大家具体讲述一下。

孔子精通诗、书、礼、易,同时对音乐也十分的了解擅长,但是却还没有到达精通的地步。他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因为太过专注心里放不下别的事,就连吃肉都尝不出味道。据说孔子对对韶乐情有独钟,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

据说他一连三个月,就连睡觉都不停的反复吟唱。吃饭的时候也在不断的揣摩《韶》乐的音韵,就连他平时最爱吃的肉菜,放在他的面前也尝不出味道来。《韶》乐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音乐,据说极为的优美动人,让许多听过的人都痴迷不已。

孔子本身音乐造诣不错,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能力也极高,在听到好的乐曲之后,往往能让他如痴如醉。《史记·孔子世家》对此也有记载:“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他不仅十分的爱音乐,他的钻心精神还让他能够熟练的掌握弹奏。

后世之人,常常用“尽善尽美”和“三月不知肉味”来评价孔子对韶乐的痴迷。这个典故现在也被很多人用来形容清贫,解释为三个月都没有吃过肉了。其实它本来的解释,是指做事全神贯注,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什么滋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