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任性的皇帝,瞒着大臣迁了都,偏偏任性造就了一代明君
大家都知道,皇帝这个职位可是要求非常高的,一般的人要做皇帝是比登天还难,做皇帝的人一定要有帝王之才。
也就是说,皇帝必然是集智慧、谋略、冷静为一体的,每天都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奏折堆成小山一样,随便一个决定就可能影响着国家命运。
所以如果不冷静,皇帝早就hold不住了,冷静地对待自己下达的每一个命令是历代皇帝共同遵守的准则。
当然了,也有相反的例子,暴虐的秦王就是喜欢依着自己的性子来,想要行宫了,大手一挥,几百几千的农民就要被送上工地,这也是秦朝没能存活很久的原因之一。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也是一个有点“任性”的皇帝,跟秦王不一样的是,他可不是仅仅想在某个地方建个行宫而已,人家是要把整个首都,都一起迁到自己看中的地方。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太任性了呢?但恰恰就是他的任性,造就了一代明君。
到底是谁有这样的能力?答案就是,孝文帝。
首先,孝文帝不是汉族人,而是少数民族鲜卑族人,说起鲜卑族大家可能觉得很陌生,但说起他们民族的姓氏,一定会有种熟悉的感觉。
鲜卑族皇室姓拓跋,后来改为“元”,是不是觉得在某些影视剧里听过这个姓氏呢?
说回正题,当时经过一段混乱的战争之后,鲜卑族统治了中原,文帝则是领袖,他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知道,要让自己的国家强盛,一定要改掉游牧民族的坏习惯。
为此,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国都从现在这个高原迁到合适的地方。
但是大臣们大都是鲜卑族人,他们都在高山平原上生活习惯了,肯定不会同意这个做法。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于是自己想了个办法。
首先,孝文帝跟大臣们说,觉得自己地盘不够,还想要攻打南方,他趁着上朝的机会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其中最不愿意的就是拓跋澄。
皇帝就假装很生气地说:连这个中原都是我的,你还想阻止我吗?
拓跋澄也反驳说:“我知道中原都是您的,但是我是您的臣子,您的方法不妥,我怎么可以不告诉你呢?”
皇帝也不跟他多废话,假装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等到回到宫里,又单独召见了这个臣子。
跟他说:“现在我对你说真话,刚才我对你生气,不说真的针对你,而是想给大臣们看看,让他们害怕。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咱们现在的首都啊,是个适合用武的地方,但是不适合我们改革政治,现在我们要变强,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这大家迁都,你看怎么样?”
听了这一番话,拓跋澄才恍然大悟,没想到皇帝看起来任性的决定背后居然藏着如此深远的谋划,他马上就同意了孝文帝的主张。
有了心腹大臣的辅助,做起事来更是如虎添翼,孝文帝说干就干,马上颁布命令,带着大臣们向南行进。
公元493年,孝文帝亲自带着三十多万步兵和骑兵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说来也巧,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军队也走不动了,老天也要帮孝文帝一把。
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行军。
大臣们本来就不想跟着去打仗,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皇帝严肃地说:“我们这次向南行军,皇帝大臣都出动了,要是走到一半回去了,别人不是要笑话我们吗?不如这样,既然大家都不想走了,我们就留在这里,把首都迁到这里,如何?”
大家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说话。孝文帝看这个样子立马又补上一句说:“我不等了,你们要是同意留在这里,就站左边,不同意的就站另一边。”
大臣们虽然很不情愿这个决定,但是听说可以停止打仗,自然不想再冒雨行军了,也都只好表示自己同意迁都。
孝文帝仅仅用了一个小计谋,就完美地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可见皇帝除了冷静,聪明的头脑还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当时他直接提出要迁走首都,肯定要在朝廷里引起争端,说不定还会危及打自己皇位,而巧用借口,让大臣们来不及反应,不但完成了迁都的计划,还削减了大臣们的锐气,这对于在战争中立下来的国家,实在是一个妙计。
- 0003
- 0002
- 0001
- 0000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