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最不放心的一类人,他们往往富可敌国,但是地位却很低下
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富裕,如:从18世纪开始发展的西欧及美国,另一方是生产力低下,社会贫穷的国家,例如:拉美诸国,鼓励自由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少。商品生产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则变成了大量的商品。
马克思曾经指出了:贫富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必要条件。他曾是这样说的:“一面是财富的累计,同时,在另一面,即受到阶级方面的压榨,是贫穷、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累计。”其所阐述的则是资产阶级贫富两极分化的情况。
那么,对于资产阶级的政权来讲,为什么当时没有出现贫穷与富饶之间的那股中产力量?
借鉴外国的史实来看中国的历史,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过资本主义,并且,出现了和国外相同的情况。如果说,国外的资产主义已经根深蒂固,才会导致没有中间阶层的话。那么,中国的情况又是怎么解释呢?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工商业一直都是畸形的发展着。
在两千余年封建历史中,“农本商末”观念一直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主调,由此,形成“重农抑商”政治方针是古代统治者惯行的基本治国之策。自战国时形成“奖耕战”、“抑商贾”政策始,秦汉后“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渐成国策,到宋元“专卖”法乃至明清“海禁”,均是重农抑商政策之表现。可以说,“重农抑商”、“农本商末”的政策深深制约和影响中国历史。
所以,在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下,我国古代商人的地位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即使你是家缠万贯,但是,在外人眼里你仍然干的是地位低下的职业,人们同时也把这看作是一种耻辱。在封建社会时期,帝王的地位永远是处于最高位,他们的权利也是大到超乎你的想象。
其次,地位稍高的就是官员们,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制度就是奴隶制度。帝王和官员们就是高地位的统治阶级,他们手握重权可以随意的剥削百姓,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利。并且,他们通过这种残酷,暴力的手段来压榨和控制百姓。
但是,商人们做生意都是讲究诚信的,他们讨厌欺瞒和暴力,因此,他们能够互相来往,互通有无。在商业的快速发展时,商人们能够将人们的钱财迅速集聚在一起,从中以次获得利润,因此,商人们很快就能赚取很多的财富,但是,这种情况让皇帝看到后会有所忌惮。
一旦你有了大量的钱财,那么,就意味着你可以有足够的实力来谋反,这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的统治。因此,皇帝是很反感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就会出现了重农抑商的情况。最终,在这重重的打压下,人们开始怀疑这条经商之路。
因为,他们害怕,即使你再有钱,你也依然斗不过官府,毕竟,那时候是一个人治的时代。皇帝害怕那一部分商人最终会逃离自己的控制,因此,便不断的打压贬低商人的地位,最终,导致越来越少的从事商业,从而,也导致了商业的止步不前!
可以说,对于中国的王朝统治者而言,只需“重农”便可使国民丰衣足食,确保国家财税收入,政权稳固,何乐而不为?但是,皇帝为了促进全国的工业,科技,文化的向前发展,他又不得不允许部分人们经商。
因此,这两种是矛盾的两方面,最终,统治者们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将盐、铁、酒等重要的行业都收归为官营企业,直白了说,就是“皇家商业”。这几个行业是商业中的龙头产业,一旦被官府们所垄断,那么,其巨额的暴利又将会收入皇帝和大臣们的口袋之中。并且,还向私营的商业经营者收取大量的赋税,如若有半点虚假则将被施以重罚。
其结果就是,官员大臣们是越来越富,然而,经营商业的陆陆续续以破产告终,贫穷的人民也是越来越穷。就这样,刚刚升起的商业萌芽又被扼杀在摇篮里,兴旺的工商业曙光也就此消失了。就在百姓们生活处于水生火热之时,社会风气也是越来越乱,统治者们则不作为,官员们到处贪污受贿,如此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说起贪污,我们立即就能想到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和珅。据说:当时他所贪污的钱财能与大清朝十几年的财政税收相媲美,这个数额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即使是这样,但他与皇帝的钱财相比那简直是不值一提。皇帝乃是万人之上,所有人的钱财都归于他一人所掌管,因此,他可以随意的像任何人索取,所有的大臣们为了讨好皇帝,因此,不断的向皇上献供。
以此来看,在封建时期,国家所有的钱财都在皇帝与官员的手中,百姓们则是越来越贫穷,最终,导致国家的经济发展逐渐走向了畸形,贫富两极严重分化。刚刚出现了一小部分的中产阶级,于是,便立即又被碾压下去。
所以,对于现代社会来讲,发展自由的私有商业是必须的,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不仅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一度的推动这个时代的文化发展。对比古代贫富两极分化来讲,封建专制主义是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彻底的消除剥削与压迫,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才能够健康的发展,打造中间阶级也是一个必须的任务。
- 0001
- 0006
- 0001
- 0000
- 00038